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2015年4月20—24日,"华文学术期刊发展趋势国际研讨会"在澳门理工学院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澳门理工学院和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联合主办。来自中国内地、台港澳地区及美国、加拿大、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近60位华文学术期刊界知名主编、专家学者,就"华文学术期刊发展趋势与战略""学术评价与期刊评价"和"华文社科学术期刊与国  相似文献   

2.
陈志佳  潘俊才 《源流》2020,(1):39-39
近日,"守初心担使命"全国党刊基层党建创新案例暨首届广东基层党建创新案例交流会在广州珠岛宾馆举行,对来自全省的基层党建优秀案例进行颁奖。其中,"韶关始兴:筑牢党组织战斗堡垒,谱写乡村振兴华章"荣获"广东省基层党建十大优秀创新案例奖"。  相似文献   

3.
"校地党建共建模式"是新形势下加强地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创地方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新局面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对于创新地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活动机制和活力,促进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合力的形成,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新平台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为充分利用校地党建共建模式的积极作用,绍兴文理学院大力探索地方高校基层党组织与地方企业、村和社区基层党组织之间的共建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了一些工作启示.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12月8日,"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外交暨纪念《国际论坛》创刊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国际论坛》编辑部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来自全国十余所高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5.
孙欣 《东方论坛》2005,(4):120-126
2005年8月9日至11日,以"近代中国的城市·乡村·民间文化"为主题的"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大学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岛大学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文化史研究室、<近代史研究>编辑部与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承办,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山西大学、苏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六所大学协办.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大陆以及港台地区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一部分特邀代表也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由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举办的国家"十二五"规划与中国政治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以及深圳大学5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就当代政治的多个热点领域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2001年11月,在深圳大学召开了以“新世纪的挑战与中国广告人才的培养模式”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广告教育研讨会.与会人员围绕中国广告教育的创新与提升、广告学科建设的深化、新世纪广告人才的素质和知识结构的培养、课程体系与教学法研究等开展交流.  相似文献   

8.
由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主办,深圳大学文学院承办的"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6月30日至7月1日在深圳召开。本次年会是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换届后的首次学术交流活动,来自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等省内十几所高校和香港文化出版机构的近60位中国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学研究"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智慧党建"作为党建新系统,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并且将价值观与现代信息技术一起融入党建业务,使基层党建产生了良好的效应,同时基层党组织"智慧党建"体系建设中存在的行政壁垒、技术壁垒、功能壁垒等又成为基层党建良好发展的阻碍。为此,应通过有机整合内外资源,多维创新立体党建,精准服务受众群体,统筹协调党建模式等途径,消解基层党组织"智慧党建"的壁垒,提高基层"智慧党建"治理水平,推动党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1月21-23日,"中日韩天台宗学术对话"国际研讨会在天台宗发祥地--河南省光山县召开.本次会议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中国佛学及佛教艺术研究中心与河南省光山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来自海内外7个国家、9个地区,40余所大学、佛学院及研究院(所)的专家学者100余人齐聚光山,武汉大学、河南省、信阳市及光山县的主要党政领导以及中央国际广播电台、<中国社会科学报>、河南大学出版社、<河南大学学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均对本次会议高度关注,会议还得到了香港旭日集团的鼎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秦汉史籍多处提及"阁道"与"复道",注家皆以为"阁道"与"复道"同.典型的如<史记·秦始皇本纪>:"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裴驷<集解>日:"如淳日:上下有道,故谓之复道.韦昭云:阁道."现代编纂的词典如<汉语大词典>等亦多以"阁道"、"复道"互释.其实,"阁道"与"复道"应有较大区别,若以为二者无异而互释,实不合理.  相似文献   

12.
<正>清代文学是古代文学研究近年最富生机和活力的研究领域。在成功举办首届清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后,安徽大学文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又于2015年8月16-17日在安徽大学联合主办了第二届清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韩国、新加坡等地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安徽大学文学院院长吴怀东教授主持,安徽大学校长程桦教授、加拿大UBC大学施吉瑞(Iorry Schmid)教授,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4月16日,"‘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际产能合作:理论创新与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东南大学举行。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刘波、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教授等出席了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邱斌教授主持。140多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  相似文献   

14.
"乎"为<周易>经传常用语之一.卦爻辞中," 孚"一般均指"心怀诚信",但于不同的卦时、爻位的背景下," 孚"的特点、产生、施用、效果等又有所不同.<周易>的"孚信"论,蕴涵着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关系的古老的思想智慧.本文针对<周易>中"乎信"的思想观念展开评析,以阐明其独特的蕴涵,并进而探析其现代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印度关系展望——在深圳大学的演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邀编者按:印度驻华大使拉奥琦女士一行,于2008年6月18日访问深圳大学,与校长章必功教授就文化交流、学术合作等问题交流意见,并代表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ICCR)和章校长共同签署了<深圳大学与印度ICCR.有关访问学者的协议>.晚上,拉奥琦大使向深大师生作了一场题为<中国印度关系展望>的精彩演讲,受到全体与会师生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6.
5月24日,<中山大学学报>和<云梦学刊>在中山大学联合主办"改革开放30年学术史研讨会".来自<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社会科学报>、<学术界>、<广东社会科学>、<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开放时代>、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理工学院、广东金融学院、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30多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8月28日,"习近平治国理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论研讨会在石河子大学召开。石河子大学党委书记何慧星教授、党委副书记夏文斌教授、党委常委刘吉华、兵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健、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社长陈之昌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9月7日,由《国际论坛》编辑部与河南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召开。来自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人民日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高校和国家研究机构的专家学  相似文献   

19.
探讨客家学及客家文化的国际性会议——首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于9月24—26日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来自海峡两岸、日本、新加坡、香港及欧美的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并介绍了各自的研究成果。深圳大学应邀出席会议的刘丽川副教授和王洪友副编审在全体大会上宣读了《论客家民间多种信仰及其文化源头》、《论客家文化的直接源头》和《中国大陆客家研究的现状与今后方向》三篇论文,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好评,并决定收入大会论文集。为了进一步推动客家学研究,决定成立“国际客家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akka Studies),会址设在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经过协商,推选出第一任理事会,大陆学者陈修副教授(嘉应大学)、李如龙副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和张卫东副教授(深圳大学)当选为理事。并初步决定,第二、第三届国际客家研讨会分别在新加坡和台湾举行。  相似文献   

20.
由<文学评论>编辑部与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齐鲁文化与现代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8月20至22日在山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美国、越南等国家和以及国内包括香港在内的部分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出版单位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在为期3天的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就"齐鲁文化与齐鲁文化传统"、"齐鲁文化与现代中国文学的关系"、"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西方文化资源的关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现代性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新现象"等专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