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香港是现代散文诗的天然沃土。香港散文诗具有鲜明的现代都市色彩,深厚的爱国情怀,真挚的内心情感和广阔的文化视野。香港散文诗应加强都市题材作品的创作,努力反映现代人丰富的内心情感,展示独立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2.
西方现代文体学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从古典修辞学到现代文体学的演化过程中,先后涌现出日内瓦功能主义学派、德国心理文体学派、伦敦学派和俄国形式主义等主要学派。  相似文献   

3.
夏马用现代的语汇抒发古典的情怀 ,作品既具现代气魄 ,又不乏传统精神 ;在现代和传统的交汇点上 ,爆发出璀璨的散文诗的光焰 ,体现出散文诗融汇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散文诗在30年的时间内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从而进一步走向高潮的光辉历程。《野草》以鲁迅先生“最典型最深刻的人生血书”昭示人间,以成熟的姿态为现代散文诗撑起了一片深邃而广阔的天空。《野草》思想深厚,艺术成熟,对现代散文诗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是开拓性的。1927年以后的中国现代散文诗从多方面体现了《野草》精神,继承和发展了《野草》的艺术风采。  相似文献   

5.
新闻作为文化和信息的一种主要传播手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文体学这门学科的发展,新闻英语文体学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研究新闻英语的文体学特征有助于信息的有效传播,和读者更好的理解接受。从新闻的"when"要素以及与之密切联系的动词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动词在新闻语体的特征和作用,可以更好的理解新闻是怎样达到它特殊的文体学功效。  相似文献   

6.
9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散文诗发展迅速,成果丰硕,创作队伍日益壮大,成绩斐然。但当代散文诗的基本缺失并未得到充分补正,其先天不足之处并未得到总体上的疗治。为了从根本上扭转当代散文诗的弱势地位,必须大力推进当代散文诗的质的飞跃,尽快建立散文诗理论研究的现代体系,加速完成当代散文诗的现代性转变。  相似文献   

7.
文体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普通文体学的角度出发 ,结合现代文体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分析探讨了文体学中三个有争议的问题 :文体的界定 ,偏离与突出 ,二元论与多元论 ,并对其进行客观的综述与评介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文学革命行动之一是引进和译介国外的文学思潮、文学样式.鲁迅先生是散文诗最早的探索与实践者之一.他将现代派文学手法与我国传统文学手法有机结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散文诗创作成果.本文试就鲁迅先生散文诗创作的概况及其散文诗所表现的思想特点和手法特征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中国现代散文诗可以概括为灵魂内省式、情感宣泄式和哲理思辩式三种抒情范式.其中灵魂内省式又分社会灵魂内省和个人灵魂内省.散文诗的抒情范式形成独特的内形式价值,同时也构成了散文诗的文体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散文诗这朵绚丽多彩、浓郁芬芳的奇葩,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这块沃土上成长并深受人们喜爱的艺术小花。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刘半农首先介绍和倡导散文诗这种新的文学样式,并率先对散文诗进行了成功的创作尝试和辛勤的耕耘。  相似文献   

11.
王珂 《东方论坛》2003,(3):33-40
散文诗是一种世界文学体裁 ,散文诗文体在生成发展过程中与诗、散文等文体相互作用。二十世纪中国散文诗是中外类似于散文诗的文体在特定时代契合的产物 ,是西方散文诗文体在中国本土化的结果 ,文体特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西方偏向于散文 ,在中国偏向于诗 ,甚至被长期视为新诗的一种诗体 ,极大地影响了新诗的诗体建设。“散文诗”作为这一文体的“称谓”是不准确的 ,造成了这种文体与诗和散文两种文体的串义现象 ,导致了中国散文诗的文体建设与新诗的文体建设的混乱。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中国散文诗是中外文化契合的产物,是20世纪中国抒情文学文体中一种特殊的抒情文体,在五四自由诗运动时期受到很多作家和诗人的喜爱,迅速完成了散文诗文体由西方向中国的译介和被中国化的文体由自发向自觉转变的文体成熟进程.20年代初中期是中国散文诗进入自觉状态后的第一个高峰,涌现了一些独具风格的作家作品,还形成了比较粗略的艺术流派,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散文诗的文体特征和文体风格.偏重于散文的西方散文诗在中国被严重诗化,更偏重于诗.  相似文献   

13.
诗歌作为一种艺术样式 ,有自身的艺术规律。诗人在创作时应懂得诗的艺术规律 ,有强烈的文体意识。中国新诗自诞生以来 ,至今缺乏明确的价值判断和审美标准 ,许多诗人的文体意识不强 ,诗歌作品缺乏诗质。诗体重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英语诗歌文体学分析法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现代文体学理论,从变异、前景化、比喻的语言以及押韵、拟声、节奏与格律等方面对诗歌语言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中国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简要归纳出较为适合中国学生的英语诗歌分析模式.结尾部分以狄金森的诗为例分析了诗歌文体,旨在帮助中国学生提高他们理解和欣赏英语诗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香港散文诗创作近年出现一个高潮,此前散文诗在香港受到相当的冷遇。散文诗创作主客观条件都相当充足的香港诗坛迟至90年代才有散文诗热的出现,与两岸三地的历史背景及文坛的互动不无关系。香港散文诗取得的成就与香港新诗创作取得的成就互为照应,未来的香港散文诗将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文类。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眼于艾青关于诗的具体言论,从四个方面阐论了艾青文体论的核心概念——诗的散文美:即新诗与韵文无关;新诗的语言根本是在于表达形象的;新诗的音韵与语言形象表达的关系;"散文美"与"诗的散文美"的关系。文章最后总结出艾青的"诗的散文美"的具体含义。  相似文献   

17.
综观近20年来的中国散文诗创作,我们可以观察到其形式的变化相对和缓,构成了与散文诗的内容(或说内形式)互为牵制与互补的关系.在大陆及台港地区的散文诗界,年长的写作者多偏向于传统格调的抒情写意(商禽等是例外),稍年轻的写作者则更注重与现实和现时的对接,并在其中注入了当代文学(诗歌)中的先锋因素.中国散文诗需要保持形式上的相对稳定,更需要的是稳中求变,创新是关乎散文诗文体生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诗歌创作中语言变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前景化是诗歌创作成败的关键。从文体学理论的语言变异及前景化视角入手,对卡明斯的经典诗歌"Love is more thicker than forget"中的五种语言变异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卡明斯诗歌的语言变异特征及其前景化效果,进而加深对诗歌思想内涵的理解与领悟,深化对诗歌前景化实现模式的认识和运用,为进一步构建诗歌分析模式、拓宽诗歌研究领域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现代歌词中的诗歌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歌词与诗歌合一是一部既往史,如今歌词已从诗歌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文学体裁,然而,二者仍然有着密切关系.诗歌可成为歌词和歌词可以是诗歌的情况并不少见.现代歌词中的诗歌表现为三种形态,即诗歌被谱曲而成为歌词,古诗今译成歌词,歌词原作即诗歌.  相似文献   

20.
论清代辞赋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辞赋是融合儒林与文学、介乎诗文之间的文体,清代辞赋体式变化虽已穷尽,但辞赋堪称中兴。清人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变革:一是在辞赋史内部,兼容历代赋艺,提倡以古赋为律赋;二是在辞赋史与学术史结合的层面,辞赋面向学术,以清代学术入赋,使辞赋具有现实性;三是在辞赋史与文学史关系的层面,提倡以秦汉之文、韩柳之骨为赋,清代的股文也使清赋具有新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