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社会化与成才是两个含义不同但又互相关联的概念,两者均表现了人的发展过程,但各自所表现的人的发展过程是有差异的。就青年学生而言,社会化过程完成得越快越好,它的完成对其成才过程的完成有着相当重要的促进作用,表现为:社会活动是青年学生成才的客观基础;社会交往是加速青年学生成才的重要手段;培养完善的自我意识是青年学生成才的主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发展,党引导青年成才和发挥青年才能的思想实践,也不断发展演变。国民革命时期,党的青年成才观开始萌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党的青年成才观逐步成熟,并得到有效运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青年成才观开始转型。"文化大革命"和徘徊时期,党的青年成才观被扭曲。改革开放后,党的青年成才观得以回归和进一步升华。实践证明,当党的青年成才观正确时,青年就进步,党的事业就发展;当党的青年成才观偏差时,青年就走上曲折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论江泽民青年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青年观是对毛泽东、邓小平青年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他从民族复兴、国家前途与命运的高度 ,阐述了“青年兴则国家兴 ,青年强则国家强”的重要思想 ,系统论述了“四有”新人是当代青年的成才目标 ,“四个统一”是青年成才的根本途径 ,为当代青年成才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新时期我国青年女性成才面临的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搜索法整理概括,分析影响我国青年女性成才的主要因素,由此提出新时期我国青年女性成才应构建先进性别文化、提高家务劳动的社会化程度、正确引导社会舆论、青年女性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增强成就动机等策略。  相似文献   

5.
由济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陆绍闵同志编著的《青年成才学》已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对普教和高教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几年来,他致力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并密切结合青年的特点,满腔热忱地投入到青年成才学的教学和研究中去,并取得可喜成果。 渴望成才,追求成才,已成为当代青年进步的兴奋点,《青年成才学》正是为了满足青年成才的需要和进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需要而编写的。  相似文献   

6.
青年的成才过程,就是青年素质的培养过程。青年的素质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专业能力素质、文化素质、生理心理素质等,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在青年成才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其它素质形成的前提和基础。这些作用主要表现为在青年成才过程中具有整合作用、导向作用、动力作用、评价作用和调节作用。正确认识思想道德素质在青年成才过程中的上述作用,对于加速我国人才的培养,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飞速发展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已成为高校共青团工作最有效的切入点。高校共青团工作应该主动适应形势的发展和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课外科技创新、学生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四大工作体系,才能更好地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青年的成长成才,重视青年信仰教育,强调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在于青年,青年必须有正确的人生追求与信仰。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青年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内容、方式未能跟上时代发展、信仰教育环境复杂多变、高校重视不够等困境。同时,加强青年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对于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以及促进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因此,需要从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理论基础、改善信仰教育的环境,丰富信仰教育的载体、提升教育主体能力素养出发,全方面增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信仰教育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中国青年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具有坚实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从理论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成长成才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筑造了思想堡垒;从历史逻辑来看,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正确领导一代代中国青年,勇挑重担、敢想敢为、善作善成,为中华民族从独立到富强作出了突出贡献;从实践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与发展难题,中国青年应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好棒、走好路。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关于青年成才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涉及青年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从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对青年提出重要任务及培养目标、方法,具有高度的战略性、严密的系统性和很强的实践性,对当代青年的培养和成才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常轨中的企业改制对青年的影响利大于弊,尤其是收入提高和活动舞台的提供,激活了企业青年的思想特点。要利用青年善于接受新事物的特点,鼓励青年献身创新创效活动;要利用青年不满现状的特点,鼓励青年以学习与工作的竞争来改变现状;要利用青年追求实现个人价值的特点,采取精神、物质相结合的激励制度,鼓励青年将自我实现建立在为企业作贡献的基础上;将个人成长成才建立在为企业建功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创新创效活动对企业青年素质提出新的要求,为其成长成才开辟新的途径,并提供重要保证。针对目前企业高素质青年人才数量不足,缺乏高层次带头人,尤其缺乏高新技术领域人才等问题,转变观念,把握特点规律,建立现代培训制度,建立大胆选拔青年人才的竞争、激励与量才使用机制,是发展深化创新创效活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青工综合素质的偏低层面远大于高层面与较高层面的总和。国有企业及所属青工都将在我国加入WTO后面临同样的生存问题,国有企业青工必须主动提高综合素质,努力学习,增强创新意识,充实思想,团结协作;国有企业更不能放弃对青工综合素质提高的培养责任,要加强思想教育,鼓励自学成才,创造培训机会,放手青工施展才华。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业企业投资的融资约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利用工业企业1997—2004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工业企业投资中的融资约束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国企业中年轻企业或非国有企业都存在融资约束。进一步作者利用开工时间和控股权,对融资约束情况作了交叉的先验分类,把企业分成国有老企业、国有新企业、非国有老企业、非国有新企业四类,对这四类企业的回归分析发现,开工时间长或国有控股的企业,不受融资约束,而非国有新企业却明显受到融资约束。这一经验结论准确反映了我国贷款中推行的担保制度对投资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区域环境对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运用核密度估计与分位数回归方法,采用统计数据对中国工业企业的成长差异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长期内均存在极化发展的趋势;自然资源与基础设施环境、人力资源环境、科技环境、商业环境、政策法制环境等区域环境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成长都存在影响,影响效果存在差异。自然资源与基础设施环境、商业环境对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成长影响均正向显著;人力资源环境、政策法制环境对中小企业成长影响均正向显著,且影响效果要优于大型企业;科技环境对大型企业成长影响正向显著,且影响效果要优于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16.
透过对西方企业理论的归类和分析,可以更好地观察国内企业成长理论的主要进展和存在不足。中国企业成长问题的理论研究重点应是民营企业成长的品质问题,民营企业活着才能成长,健康重于做大;应在吸收现代经济学企业成长理论和管理学企业成长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从二者结合的角度,以一些发达区域民营企业成长为个案,探究民营企业的生存、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中国部分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数据,根据股权收益率定义,构建农业企业成长模型,在此基础上就杠杆效应对农业企业成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对农业企业成长并没有产生显著效果;从地区角度来看,财务杠杆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业企业成长呈现正相关关系,且显著性水平较高,对中部地区的影响并不显著,经营杠杆仅对东部地区农业企业产生负向影响,而对其他两个地区的影响并不显著,财务杠杆对农业企业成长的作用比经营杠杆更强一些。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新技术园区企业成长与先进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入21世纪,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作用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尤其在推动高新技术园区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企业成长越来越离不开文化因素的支撑,文化力量的打造。园区企业健康成长需要的是先进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必须与企业成长相适应、为企业倡导、信奉和践行,并能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成长性的整体合力。新时期,只有让“三个代表”、“三大文明”、“三大素质”进企业,用社会先进的文化理念引领企业发展,才有助于建设优秀企业文化,有助于推动园区企业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的创业特征与绩效的研究对推动孵化器平台建设和科技企业创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宁波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例,其在孵企业规模小、对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大、创业者多为年轻男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在孵企业提供的硬件条件较好,但对在孵企业软实力的培养尚显不足,因而在孵企业自主盈利能力不强。  相似文献   

20.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被提到议事日程的今天,将京津冀三地的企业生产率问题重新深入研究,对于认识河北企业的问题、差距,有着重要意义。应用生产函数对河北省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了测算,并与京津企业进行了比较。计算得到如下结论:上世纪80年代(1980—1990年),河北省企业与京津企业的TFP增长率都呈现上升趋势,而到了1996.2006年期间,河北省企业的TFP增长率开始逐渐下降。与此同时,京津企业的TFP增长率却呈现上升,并且这期间京津企业的TFP增长率几乎一直超出河北省企业。其原因之一是河北省企业的资本密集度高于京津企业,由于资本的边际产出的递减,使得河北省企业的TFP增长率出现下降;其次,京津企业的TFP增长率在河北省企业之上,说明京津企业较之河北省企业更加市场化,更有追求利润的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