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中国上古时期的东方古老部落,东夷和东夷文化一直以来吸引着很多学者的目光,研究成果颇多.目前学者大都认同,东夷主要分布在今山东东部、江苏北部和河北南部,因其族系多,又泛称九夷,其创造的东夷文化是华夏文明起源中重要的一元,在考古上表现为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等.  相似文献   

2.
千百年来,人们都把中原地区视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认为黄河是我国古老文明的摇篮,中华民族的象征。但是,本世纪二十年代,这个传统观念遇到了挑战。仰韶、大汶口,龙山,河姆渡,良渚等一大批史前文化遗址的相继发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崭新而真实的史前世界。特别是代表我国史前文化最高水平的龙山文化的问世,使我们对中华文化的源头有了一个新的解释。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指出:“从大量的地下文物得到证实,龙山文化和夏、商文化有明显的继承关系,在龙山文化衰落以后,夏、商文化  相似文献   

3.
岳石文化的类型划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世纪三十年代,在山东省历城县(今属章丘县)龙山镇的城子崖遗址发现了属于岳石文化的遗物,但由于当时认识上的局限性,并未把其与龙山文化区别开来。1960年,发掘山东省平度县东岳石遗址,出土了一批单纯的岳石文化遗物,尽管当时指出这类文化遗存“具有独特的风格”,但发掘者还是得出了“属于龙山文化”的结论。进入七十年代,岳石文化遗存又有不少新的发现,逐渐引起了学术界  相似文献   

4.
齐文化的渊源与形成,是研究和学习齐文化的人们首先碰到的两个无法绕开和回避的问题。笔者试就其略陈管见,以就正于方家。 一、齐文化的渊源 公元前十一世纪,产生于齐地的齐文化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那么齐文化的源头在哪儿呢?是一源还是多源?对此学术界见仁见智,至今尚无定论。比如有学者认为:“先齐东夷人是与中原华夏民族、南方苗蛮民族鼎足而立的民族,自沂源猿人始,经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珍珠门文化,形成自成体系的文化序列,被称为海岱文化,这是中国东方典型海洋的类型。……齐文化是以海岱文化为起点的。”(《齐国史》,  相似文献   

5.
“沂源猿人”是活动于山东大地上的最早的原始人类,距今约有四十万年至五十万年,与“北京猿人”是同时代人。“新泰智人”距今约二万年至三万年,其时氏族制度开始萌芽。“北辛文化”是山东母系氏族社会的代表文化,其时不仅物质文明较为发达,其精神文明程度也颇高,发现了原始艺术品。“大汶口文化”是山东父系氏族社会的代表文化,距今约六千年到四千年前,其时已有象形文字出现,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它标志着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已达到一个新阶段。在山东的原始文化系统中,胶东原始文化是一个有其独立的系统和特点的文化。在神话传说中,居住在山东大地上的东夷人在中国原始社会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山东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对它的历史加以研究,不仅有利於山东史志的编写,而且对整个中国历史的研究也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6.
考古学者所称的海岱历史文化区,如果转称为东夷历史文化区,其形成年代当定位于考古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这一阶段既是整体意义上的东夷族开始形成的时期,也是海岱区域文化共同体走向整合的时期。  相似文献   

7.
新夷夏东西说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华 《东方论坛》2004,(1):107-112
海岱龙山文化与岳石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中间除有一段时间上的缺环之外 ,不存在所谓的“断层”。岳石文化与海岱龙山文化以及更早的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前后相继 ,都是东夷族先民创造的文化。从主体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讲 ,先夏有夏 ,亦有东夷。海岱龙山文化与辽东半岛地区同时代文化以及中原龙山文化在较早时期就已开始了文化上的交流 ,其中海岱龙山文化与辽东半岛地区的龙山时代文化在文化面貌上基本相同 ,应属同一文化谱系 ,而作为其后续文化的岳石文化亦应属于同一族属。中国古史的研究特别是族属的研究应该开展多学科的交流与合作 ,充分把握考古学文化的内涵 ,不能简单对应 ,也不能盲目否定。  相似文献   

8.
论青岛与海洋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在五、六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东夷人就在青岛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生活。胶州市三里河,即墨市南阡、北阡、东演堤等地有大汶口文化遗址12处;胶州市赵家庄,即墨市石源,崂山区城子、李家宅头,平度市三埠,胶南市向阳、西寺和莱西市西贤都等地有龙山文化遗址60处。自商周以来,这里留下的历史遗址和历史故事更多。如胶州市  相似文献   

9.
上古东夷民族的图腾乐舞滥觞于传说的少昊时代(大致相当于考古学上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到"五帝"时代(大致相当于考古学上的山东龙山文化时代)后期,乐正夔协助帝舜整理和发展传统乐舞,以东夷乐舞为主体而综合创立<韶>乐,遂成为后世王官乐舞的总源头.春秋战国之际,东夷故地的鲁国和齐国仍然完整地保存着<韶>乐.秦汉以后,<韶>乐古曲始渐次失落,但直到近世,曲阜孔庙祭孔时所用大型乐舞仍存留着<韶>乐和<韶>舞基本模式的痕迹.  相似文献   

10.
豫东睢县历史悠久,其得名源于睢水,睢水之名则与以鸟为图腾的夷商族群有关。睢县所在的豫东地区地处夷夏之间,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在此交汇,后来又成为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先商文化、二里岗等文化的重要分布区。尽管在原史时代考古文化多元,但在商代以前相当长的时期内,东夷构成了豫东地区的主要族群。从地理分布看,二里头文化的东界局限在豫东地区西部,在先商族群来到豫东以后,岳石文化与先商文化构成豫东地区主要考古学文化,岳石文化与先商文化在豫东交错分布,直到二里岗文化期豫东的文化面貌才为之一变,睢县作为商丘市辖县,其文化面貌体现了多元文化交汇融合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从酒台遗址发现论商族的起源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台遗址的祭坛及大量陶器残片、卜骨残段及祭祀坑内遗物,说明其时期在商代及商代以前.在凤凰山附近发现晚期智人牙齿化石、大汶口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及岳石文化时期遗址.甲骨文中的"商"字,金文中的"蕃"字,形象地表明了商族的起源地望商和蕃,在凤凰山及其周围.诸多证据证明:商族起源地望在山东蒙山北侧、新泰市东都镇的凤凰山周围地域.  相似文献   

12.
封龙山位于河北省元氏县和石家庄市鹿泉区的交界处,它是一座文化之山。两千多年来,以封龙山及其附近山岳和村镇为依托而开展的人类活动促成了封龙山文化的产生、积累、承传与发展。该文以封龙山文化为研究对象,统计并核实封龙山文化的基础数据,梳理封龙山文化的层次结构,揭示封龙山文化的内在特征。研究表明,封龙山文化是一种多元性地域文化,其具体内容涵盖面很广,包括石刻文化、教育文化、艺术文化等。封龙山文化由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构成。封龙山文化主要有五个内在特征,即历史悠久、气质高雅、结构完整、载体丰富、充满生命力。封龙山文化因教育文化和科学文化而别具风华,研究封龙山文化对促进优秀地域文化的承传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莒文化是齐鲁文化的先声和前导,是中华多元文化体系中深具特色的重要地域文化之一.本组文章对莒文化从多视角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尹盛平的《莒文化源远流长》一文认为莒文化的直接源头是大汶口文化,在其后发展中与龙山文化、商文化都有密切的关系,认真发掘和研究莒文化,不仅对于认识中华民族大家庭历史、文化的发展史有益,而且对于中华民族的振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孙敬明《从莒地出土两周十四国金文看莒文化的交流与影响》一文介绍了莒文化区域内出土齐、鲁、诸、莱、郈、曹、陈、徐、吴、越、樊、黄、邛、楚等十四国(族)之有铭铜器,这对探索莒文化交流与影响大有裨益.蔡运章《大汶口陶罍文字及其相关问题》一文认为目前所释大汶口陶罍文字应是大汶口先民祭祀天神时“制器尚象”习俗的产物,可名之为物象文字,这种神秘文字的发现和深入研究,对探讨中国文字起源和形成等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莒文化是齐鲁文化的先声和前导,是中华多元文化体系中深具特色的重要地域文化之一.本组文章对莒文化从多视角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尹盛平的《莒文化源远流长》一文认为莒文化的直接源头是大汶口文化,在其后发展中与龙山文化、商文化都有密切的关系,认真发掘和研究莒文化,不仅对于认识中华民族大家庭历史、文化的发展史有益,而且对于中华民族的振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孙敬明《从莒地出土两周十四国金文看莒文化的交流与影响》一文介绍了莒文化区域内出土齐、鲁、诸、莱、郈、曹、陈、徐、吴、越、樊、黄、邛、楚等十四国(族)之有铭铜器,这对探索莒文化交流与影响大有裨益.蔡运章《大汶口陶罍文字及其相关问题》一文认为目前所释大汶口陶罍文字应是大汶口先民祭祀天神时“制器尚象”习俗的产物,可名之为物象文字,这种神秘文字的发现和深入研究,对探讨中国文字起源和形成等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莒文化是齐鲁文化的先声和前导,是中华多元文化体系中深具特色的重要地域文化之一.本组文章对莒文化从多视角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尹盛平的《莒文化源远流长》一文认为莒文化的直接源头是大汶口文化,在其后发展中与龙山文化、商文化都有密切的关系,认真发掘和研究莒文化,不仅对于认识中华民族大家庭历史、文化的发展史有益,而且对于中华民族的振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孙敬明《从莒地出土两周十四国金文看莒文化的交流与影响》一文介绍了莒文化区域内出土齐、鲁、诸、莱、郈、曹、陈、徐、吴、越、樊、黄、邛、楚等十四国(族)之有铭铜器,这对探索莒文化交流与影响大有裨益.蔡运章《大汶口陶罍文字及其相关问题》一文认为目前所释大汶口陶罍文字应是大汶口先民祭祀天神时“制器尚象”习俗的产物,可名之为物象文字,这种神秘文字的发现和深入研究,对探讨中国文字起源和形成等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七七年七月,唐兰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从大汶口文化的陶器文字看我国最早文化的年代》一文,其中提到:“关于大汶口文化,有的同志认为是氏族社会末期,我认为这种提法似乎过于谨慎了,大汶口文化已经出现了阶级。”他还列举五点理由,来论证“大汶口文化已经是有文字可考的文明时代”,“从氏族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我们认为:唐兰同志这个论点是值得商榷的。对他所提出的理由,我们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只同意他所说大汶口文化是家长制家庭这一点,但家长制家庭正是父系氏族社会的家庭形式,正好推翻他所提出“进入了奴隶社会”的主张。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欧洲中心论”、“中国文化西来说”、“东夷文化落后论”等陈说,曾严重困扰着对中华文明史以及东亚海洋文明史的探索研究和科学评价。种种观点,无非是说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封闭保守、愚昧落后的农业国家,发展十分缓慢,因而在近代被动挨打遂成必然,欧洲则不然,自古以开放的海洋国家占据主层地位,蓝色文化处处领世界潮流之先,因  相似文献   

18.
略论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河流域是古史传说中东夷集团的主要分布区,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创造者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部族交叉、碰撞和融合的主要舞台,旧石器时代以来,各个时期的先民在此留下了丰富的遗迹和遗物,近几十年来有不少重要的考古发现.近年来,高广仁先生明确提出了淮系文化的新认识.笔者现就新石器时代淮系文化的特征及形成进程阐述近年来的学习体会,以期引起学界对淮系古文化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近三十年来,随着黄河中下游许多地区的古文化遗存被发现,特别是山东泰安大汶口新石器遗存的发掘,古籍常提到的东夷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朱芳圃先生在《中国古代神话与史实》一书中明确地指出:“(古代)人、夷同字。卜辞之人方即东夷。金文夷字亦作人”。又《尚书》称丹汉之苗蛮为“蛮夷”。可见,东夷实指东方人之意,“夷”字在古代并非贬义之词。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主张“东夷包括淮夷在内的九夷”,“从黄河下游到江淮流域是东夷活动的地方”。具体的说东夷包括畎、于、方、黄、白、赤、玄、风、阳  相似文献   

20.
东夷非夷证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以往,"东夷"就是一个贬义词。"夷"被用来作为文化落后、习俗野蛮、地处偏远、鄙陋无礼的代名词,"东夷"是古代东方少数民族。近年以来学者则认为东夷文化与华夏文化一样是先进文化。本文通过对文献的考察,说明"夷夏"无别,对于人为地把华夏民族中的"东夷"与华夏对立的观点,提出了辩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