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借助《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辞典》共查阅了50个现代汉语中常用的量词,通过对这些量词的本义形成过程及其转义进行考察,分析了量词的部分语义演变规律,认为量词的本义来源多样:按词性分,量词可来源于名词、动词、形容词、拟声词;按意义分,量词可来源于本义、引申义或假借义;按途径分,量词可遵循单线、双线或多线的词义引中路径而量词的转叉相对简单,是在量词本义形成的基础上通过义素贯穿始终或义素有所脱落两种方式进行语义泛化的,量词忻修饰限定的对象也就由个别扩大到一般,由具体扩展到抽象。  相似文献   

2.
词的意义往往都是由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两部分构成,其中的词汇词义时常出现变化的现象。运用义素分析法,分析英语词汇发生词义演变的类型,主要有义素增添、义素脱落、义素变更三种义素变化方式,并对词义演变方面应用的利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释“刚”     
“刚”字的甲骨文形体 ,其繁形从网从刀从牛 ,会用网和刀捕杀牛之意。在词的发生层面上 ,“刚”字的本义域构成为 :用工具捕杀 [义素 ( 1 ) ]性情刚烈倔强的 [义素 ( 2 ) ]公牛 [义素 ( 3) ]。“刚”的词义系统的形容词系列 ,应以“刚直 ;倔强”义为起点。《说文》“刚 ,强断也”的训释不确  相似文献   

4.
释“刚”     
"剛"字的甲骨文形体,其繁形从网从刀从牛,会用网和刀捕杀牛之意.在词的发生层面上,"剛"字的本义域构成为用工具捕杀[义素(1)]性情剛烈倔强的[义素(2)]公牛[义素(3)]."剛"的词义系统的形容词系列,应以"刚直;倔强"义为起点.《说文》"剛,强断也"的训释不确.  相似文献   

5.
义素分析是语义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是词义的区别特征.义素分析就是将词义分解成若干个语义要素——义素。每个词的意义都是由若干个义素构成的,因此,通过义素分析可以对词义做微观层次的分析,从而全面掌握词义的佝成成分,这对于词义系统的研究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现在我所探讨的问题,就是利用义素分析法来辨析同义词.这个问题在目前有的《现代汉语》教科书中已经谈到.在这里我再作一下进一步探讨:一、用义素分析法把词分割成义素,通过义素间的对比辨析同义词处于同义义场中的同义词,它们的主要义…  相似文献   

6.
1.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现代语言学从语言的社会功能的观点去研究语音,便产生了音位学。把音位学的区别性特征的原理运用到语义学来研究词义的构成,就产生了义素分析。音位学是语音学的发展和提高,义素分析便是语义学的发展和提高。传统语义学着重研究词义,研究词义的历史变化,研究词义的共时现象,却没有深入到词义的微观领域。义素分析打破了传统的局限,深入到语义的微  相似文献   

7.
义素分析法是把语言的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再分解成若干个意义成素,用这些意义成素——义素作语音分析比较的最小单位,能够加深人们对语言成分及成分间关系的认识。这一方法于一九七八年被介绍进中国,在词汇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学者们用义素的变化解释词义的变化,用比较义素的异同来辨别同义词的细微差别,在词汇研究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义素分析法能准确、完整地揭示和把握词义特征,在分析词义的共时性、历时性等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老子》五千言 ,使用动词较多 ,其中单音动词占大多数 ,复音动词较少。单音动词大多使用本义 ,其中单义词多 ,多义词少。词义发展途径主要是引申。单音动词主要作谓语 ,此外还可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相似文献   

9.
词义引申中的遗传义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什么是遗传义素当我们讨论词义引申的时候,一般地总要谈到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以及一个词在词义轻重、感情色彩等方面的变化。这样的讨论,给词义引申画出了一个大致的轮廓,但这只是一幅简图,显得比较粗略,有时甚至失之含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对于一个多义词来讲,它的本义(只有一个)和引申义(可能有若干个)之间在引申中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换言之,词的意义是怎样由一个义位转变为另一个义位的。我们这里用义素分析的方法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0.
"同"的词义演变路径主要有三条:一是由本义"会合、聚集"义引申出表"相同"义的动词,再演化为表"相同的"形容词;二是在本义的基础上引申出表"齐一、统一"的动词,然后再演化为表"一齐,统一地"范围副词;三是在本义的基础上引申为表"偕同"的伴随义动词,由伴随义动词语法化为伴随介词,再演化为并列连词。同时,在其语法化过程中,转喻、重新分析以及扩展机制在不同阶段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维吾尔语位移类二价动词都表示某个位移主体的位移.刻画了一个位移方向,因而位移类二价动词构成的事件结构中动词必定会涉及两个参与者。但由于动词在其“常量”上仍然存在细微的差别,因而位移类二价动词所支配的两个参与者在语言层面表现为不同的论元角色。  相似文献   

12.
英汉运动动词词汇化模式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Talmy提出的运动事件框架及词汇化模式类型学理论为基础,探讨英汉方式运动动词和路径运动动词的共性和差异。英汉方式运动动词的共性表现为:英汉之间存在许多表达相同语义范畴的方式运动动词;差异表现为,汉语方式运动动词的数量没有英语丰富,在表达运动方式时,英语采用综合式表达法,而汉语常常使用分析式表达法。英汉路径运动动词的共性也表现为英汉之间存在许多表达相同语义范畴的路径动词,但二者的用法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Talmy分析运动事件中动词融合的语义要素,史文磊细化其中的语义要素。上古汉语中的“下行”义类运动动词在主体、背景、路径(矢量、构向、路向)、运动和方式、致使等语义要素的融合上有不同的表现,可分析出十四种不同的词化模式。个案的详细考察有助于分析同一义类运动动词的语义关系,有助于认识词化模式分析对汉语研究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4.
位移体空间运动的参照,由"处所词"充当,按语义特征可分为"起点"、"经过点"和"终点"等.由介词标引的处所词,部分可以位于动词前,部分可以位于动词后,但有些介词结构位于动词前和动词后时,表义上往往不同.表示"起点"的处所词可以用介词结构置于动词前,表示"终点"的都不能用介词结构王于动词前,而可以由趋向词标引用于动词后.处所宾语语序基本遵循"起点在动词前,终点在动词后"的时空像似性,体现了人类普遍的"终端焦点化"的认知倾向.  相似文献   

15.
运用词汇语义学(Lexical Semantics)理论考察汉语位移介质动词的论元表达情况,探讨位移介质动词与位移方向动词在论元表达方面的差异,可以揭示汉语部分位移动词在论元表达中表现出的语义因素,并分析出动词家族相似性的基本表现:不同语义类的动词存在着“大异小同”,同一个语义类动词的不同成员存在着“大同小异”.不同动词成员在意义上存在着相互关联,形成一个非常复杂的语义网络.  相似文献   

16.
方位是人类语言表达的基本范畴之一。PPloc+V+NP的格式在许多语言中用于表示方位,所不同的是,这一句法格式在有些语言中属于正常语序,但在另一些语言中却属于非正常语序。英语是后一种情况。英语倒装句引发的争议一直以来是围绕这一结构中动词的限制条件展开的。在相关研究中先后出现了三种颇具影响力的假说,它们分别是Hoekstra和Mulder的小句分析说、Culicover和Levine的轻倒装与重倒装说以及Birner的动词弱信息说。前两种假说是讨论动词的句法语义限制条件,后一种假说则关注动词的语用限制条件。这三种假说都试图解决前人研究遗留下来的问题,却都有自己的研究盲区。英语倒装句的动词限制涉及句法、语义和语用多重因素。因此,综合考虑句法、语义和语用的限制条件,是探究英语倒装结构中动词性质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7.
非移动动词进入“[-移动]动+趋”格式后可以参与构成移动事件,但由于非移动动词的特殊性,以往排斥在移动域之外,这是移动域的特别之处。移动事件归属移动域,“[-移动]动+趋向词”格式参与构成的移动事件也不例外,这是应信息处理工作准确提取有关语义信息的需要考虑的。以“‘割’+趋”格式为个案,通过与“‘切’+趋”格式语义差异的对比,讨论非移动动词参与构成移动事件的认知原理,建议将[+移动]趋向词归为移动域,并根据汉语趋向词的实际将表示移动的趋向词称为“趋向小品词”,将[-移动]趋向词称为“强势小品词”。  相似文献   

18.
基于自建的安徒生童话集平行语料库,通过类联接的检索,对比分析了英汉运动事件框架的动作、路径和背景表达的差异,及其对英汉动作场景叙述风格的影响。提出在英语中由于丰富的路径表达,动作场景叙述整体动中见静、直观可感;而汉语中由于方向动词的大量使用,动作场景叙述整体动态跳跃、朦胧抽象。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注意也道的运动事件框架表达,体现译文的叙述风格。  相似文献   

19.
短语动词由动词加上一个或两个小品词而构成。从传统的观点看,不能从动词的表面知道其意义,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本文从认知的视角,运用概念合成理论、认知隐喻和转喻理论对短语动词get off的认知语义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1)短语动词get off的语义是由动词和小品词的意义通过概念合成得出来的;(2)短语动词getoff的语义扩展是通过隐喻、转喻或二者交叉实现的;(3)get off的概念意义可概括为:离开就是出去;离开就是逃脱;离开就是停止;离开就是反对。(4)在短语动词get off的意义中,动词get反映的是动作本身,而小品词off则蕴含了动作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范围延伸路径虚构位移为分析对象,采用Talmy的运动事件为理论框架,从凸像、背衬、位移方式及位移路径等几个方面,在英语语言中对这一语言结构的类型特征研究基础上,分析汉语虚构位移表达的语言特点。文章认为当汉语结构中出现如"来"、"去"等本身已包括路径信息的趋向动词时,还要利用介词指明位移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