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翻译从本质上说是跨文化交际。文化的异质性和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决定了翻译中文化杂合的必然。杂合是旅游翻译中处理文化问题的一条成功之路,强调异化之杂合策略有利于输出景点文化和读者接受之间的平衡。强调异化之杂合策略下的翻译技巧有:(1)异化的综合法,采用拼音、增译或释义结合的方法对文化负载词进行诠释,是传播景点源语文化信息的主要手段;(2)归化的删减、改写为辅,能增强译文可读性,有助于游客欣赏接受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2.
汉语文化负载新词最能体现中国时代文化特色。对汉语文化负载新词的翻译采用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有利于保留和传播新时期中国的文化特色,加深国际交流,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从目的论角度对比分析《李清照词》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奈达对文化的分类为依据,从目的论角度出发,通过对《李清照词》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两译本在文化负载词的处理上采用了完全不同的翻译策略。许渊冲的目的是尽可能多的把中国文化介绍给英美读者,主要采用了异化翻译策略;王红公则是为了使译本通顺流畅,便于英美读者接受,多用归化。文章旨在探究目的论对于翻译中国古代诗词中文化负载词的指导作用:由于译作目的不同,两译本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由于负载着特殊的民族文化内涵,中国文化负载词往往成为信息传递的障碍,也构成了翻译中的难点。在翻译文化负载词的过程中,力求实现文化等值已成为翻译界的更高标准,也是翻译文化负载词时归化和异化策略选择的依据。归化和异化策略各有侧重,它们不是互相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灵活适当的归化和异化不仅能够很好地将源语中的文化信息传递到目的语中,而且更易于被读者接受。  相似文献   

5.
归化和异化策略在汉英旅游翻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化和异化是文化翻译中常用的两大策略。从汉英旅游文化翻译的文本特点和翻译目的出发,通过翻译实例,探讨异化和归化策略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旅游翻译中的应用。纯粹异化或归化的译文是不存在的,任何好的译文都是两种策略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异化与归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翻译理论和接受理论,讨论了如何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文本类型以及译者对译文读者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与态度来具体选择运用异化和归化策略。鉴于不同文化间存在文化差异的客观事实,作者认为,译者对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必须遵循“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以中央编译局翻译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日文版)为研究对象,分析探究政治文献外宣翻译的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具体而言,《建议》(日文版)综合使用了增删词汇短语、整合重组句子、解释性翻译等归化翻译策略和直译、直译标音、直译注释等异化翻译策略,指出译文既保留了中国特色的语言表达和文化内涵,又符合译文读者的语言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8.
宇文所安是精于译诗的著名汉学家。他对唐诗的译介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典文学在海外的传播和接受。他采用散文体的译诗形式和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翻译唐诗,重构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形象,并构建了唐诗文学史。然而,其译文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误读误译和过度解读等问题。宇文所安译介唐诗为中国文学典籍英译提供了借鉴,也促进了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的相关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9.
习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语言的精华,它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民族特色.翻译习语一定要注意文化因素,将文化意蕴向译文读者传达清楚.习语翻译主要有两大策略,归化和异化.归化以译文为目标,方便读者理解,而异化则从源文出发,尽量保留原来的文化色彩.作者认为习语翻译应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  相似文献   

10.
“更路簿”是研究南海航海历史和海洋文明的珍贵资料,也是中国南海维权的重要民间证据。因其存在大量的岛屿俗名、航海专业表达、古罗盘术语和海南方言,给英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论文在阐述其语言特点、翻译难点后,对其中涉及文化负载词的“更”、岛屿俗名、古罗盘术语以及其中的一部分语篇进行了解析,确定了翻译原则与策略,可以运用异化、归化和补偿翻译策略,采取意译、音译、直译、替代、转换、增译、注释等多种翻译方法融合并用,确保原文与译文彼此顺应,既要保留源语的异域文化特征,又要获得目标语读者的广泛接受,旨在为“更路簿”获得可信的英译文,为传播中国海洋文化提供学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翻译中文化转向有两种基本策略: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和以原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本文以劳伦斯.韦努蒂的“归化”“异化”论为理论依据,从语言和文化两方面评析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异化倾向。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白亚仁英译本《第七天》为例,将其中的文化负载词按照奈达对文化系统的分类进行划分,并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对其翻译效果进行分析,探析小说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研究结果发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经过不断的适应/选择,采用直译、意译、省译、异化等翻译策略,力求协调译文与原文的和谐平衡,从而使外国读者能够得到与原语读者相同的阅读体验,从而助力中国文学作品走向海外。  相似文献   

13.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模因(meme)是文化传播的信息单位,在语言领域,模因与翻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翻译的过程就是模因的传播过程。对归化和异化的讨论是一个既古老又与时俱进的话题,本文试着从模因这一角度来理解翻译过程中文化因子的传递,归化和异化策略的采用,从而为归化和异化之争提供另一个衡量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回译作为检验翻译质量的重要手段,对翻译理论研究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文化传播中,以保留源语文化要素为主要目的的异化策略备受关注,而其是否忠实和通顺却引发诸多争议.通过对《西游记》第59回众多译本中两个代表性译本中的实例进行回译,从选词、句式和段落等三个主要层面进行比较研究,剖析归化翻译策略的局限性及异化翻译策略的优势和价值,从而印证异化策略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以文化转换为视角介绍了英汉翻译中“异化”与“归化”策略产生的背景及内涵。从文本角度和文化角度来看,“异化”与“归化”翻译策略都各有所长。在翻译实践中,该文进一步探讨了异化与归化策略选择的度的处理原则及二者的的动态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文化失真,指由于不同语言各自的文化特征所导致的、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某些文化内涵在不同程度上的丧失现象。以《红楼梦》第27回丫鬟小红与王熙凤的一段话为例。在这段话中,聪明伶俐的小红一连使用了17个含有“奶奶”的称谓词,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礼貌与尊敬”现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采用韦努蒂以文化为导向的“异化”与“归化”的翻译策略划分,对比分析这段话的三种英译(乔利、霍克斯、杨宪益),试图找出译文中文化失真与翻译策略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文化负载词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行为由翻译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分析《论语》辜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归化"翻译策略,论证它给现代典籍译者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一般认为,文学翻译中对于文化差异的处理可分为两种: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和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前者即“异化”,后者即“归化”。异化论与归化论似乎不可调和,而实际上,翻译中没有绝对的异化,也不会有绝对的归化。文化的异质性和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决定了翻译中文化杂合的必然,文化杂合具有抵抗强势文化的积极意义。异质文化在林语堂译《浮生六记》时的兼容与杂合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的实例,说明了除异化与归化之外,文化杂合也是文学翻译中处理文化问题的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文化意象丰富,要求译者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识。文章从译者不同的翻译风格着手,对比分析了杨完益和大卫·霍克思的两个英译本对文化意象的不同处理。杨宪益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尽量保留原语中的文化意象,霍克斯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可读性强,但影响了文化意象的传递。  相似文献   

20.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精神内涵。目前中国武术文本的对外翻译实践却存在着一词多译、误译、乱译等普遍问题;在翻译策略方面,异化与归化之争旷日持久。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跨文化传播与杂合理论的内在契合性出发,提出“归化+异化的释译求‘合’”翻译策略,探讨武术文化“在对话中求生存,在杂合中求主宰”的社会价值,以期为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