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生存论指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向度。“传统哲学”,由于其实体性思维方式 ,从而导致对社会本质问题把握上的“形而上学”指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关系性思维方式 ,亦即实践思维方式 ,从而表现出其对社会本质问题把握上的生存论指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本质论的生存论指向 ,首先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和发展时期 ,通过否定“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 ,在人与社会历史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人类社会的本质而得到初步表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本质论的生存论指向是通过其把社会生活归结为人类存在方式而最终确立的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种美学理论都应当有自己的哲学基础。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哲学基础,总体上说就是马克思实践的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具体而言就是将美学的哲学基础从近代以来单纯的认识论转移到马克思以实践为中心的现代存在论根基上,在思维方式上由主客二分和现成论转换为关系论和生成论。实践存在论哲学基础在美学上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在肯定人生实践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或在世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肯定审美活动是人生实践中一个基本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而肯定审美活动也是人的基本活动和基本存在方式之一;另一个重要体现是,美学研究的对象发生重要变化,从把探究美和美的本质当作美学的主要对象和出发点的现成论思路,转换成把探讨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及其现实展开——审美活动作为美学研究主要对象的生成论思考方式。  相似文献   

3.
老庄哲学把对自然现象、人类生存状况及生产经验的观察、研究,作为切入点,建立起了道家的自然观,展示了老庄在自然科学方面最初的理论自觉。老庄坚持"道"生万物说、道为宇宙万物的本体的理论;庄子提出了生物起源、循环演变的猜想、万物一体的生态论;老庄尤其确认了人的自然本质及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并由此衍生出了老庄的养生论,所有这些都显示了老庄哲学独有的理论品质以及它在理论上的前瞻性、现代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危机日益严峻,人开始反思自己曾经奉行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得与失,于是出现了各种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潮。其中,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关于“人类中心主义论”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论”的论争尤具代表性。从表面上看,二者观点似乎是对立的,其实,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二者的争论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二者的争论,促使人类理性地进行自我定位,努力探寻并走向一种“合理”的人类中心主义,或称为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5.
现代生态思维方式的哲学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科学形成了以有机论为特征 ,强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整体论思维方式。这种生态思维方式富有独特的时代特征和哲学的整体转换意蕴 ,代表了人类在新的实践水平上对自身生存与外部世界关系的一种新的科学内省。具体表现为 :从机器论到有机论的本体论转换 ;从还原论到复杂论的方法论超越 ;从支配论到协同论的价值更新  相似文献   

6.
哲学发展是从理论哲学到实践哲学。理论哲学是用理论方式,从理论领域出发探讨哲学问题的哲学;实践哲学则是用实践方式,从社会生活实践出发探讨哲学问题并改变世界的哲学。从理论哲学转化为实践哲学是哲学发展的客观的必然趋势,实践哲学是对理论哲学的超越。实践哲学有不同的派别,总的说来有两种实践哲学: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另一种是实用主义的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是新唯物主义的实践哲学,实用主义的实践哲学是经验主义的实践哲学。以实践为核心,持实践核心论,本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实践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意大利的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提出"实践一元论",称自己的哲学为"实践的哲学",认为实践是世界万物存在的本原。南斯拉夫实践派哲学,又称为"实践主义",把实践作为其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范畴。葛兰西的实践一元论和南斯拉夫的实践派哲学,实质上都是实践核心论,搞实践核心论或实践一元论很难与实用主义哲学划清界限。  相似文献   

7.
构建人水和谐的水伦理是破解全球性水危机的重要理论前提。人与水的关系主要有三大类型:即被动地依附和顺从关系、任意地征服和冲突关系、自觉的伙伴与和谐关系。第一大类型的人水关系源于先民们形成的"以水为本、以水为师、人水合一、和谐共生"的水伦理观念,它是建立在前现代以主张万物有灵论和自然崇拜为特征的自然客体中心论哲学基础之上的;第二大类型的人水关系是与人水交往中缺乏水伦理密切相关,而这归根结底是由近现代以来人类中心主义的单一主体中心论所致。建设第三大类型的人水关系有待于重构水伦理。后现代生态中心主义主张人们对水要怀有敬畏平等之心、履行关爱之责的水伦理观。但是,其赖以建立的泛主体论哲学依然难以彻底解答水伦理何以可能的难题;只有倡导和坚持以"主体—客体—主体"为关系结构的唯物主义交往实践论,方能合理构建起当代水伦理,进而为倡导人水和合、协同发展的水伦理走向实践,提供合法性、合理性和持久性支撑。  相似文献   

8.
由于"人类中心主义"概念的不确定性、"拟人论"思维的运用和生态学本身的一些浪漫特征,使得以"反人类中心主义"为逻辑起点的生态美学,时常陷入"人类中心主义"与"反人类中心主义"、"信仰"与"科学"之间的困境.同时,由于"生态中心论"和极端"生态整体主义"本身的一些局限,也使得建基在这一基础之上的生态美学,面临着忽视人的存在特性的极端"自然主义"的危险.若要突破这种困境,应对人文科学的方法和性质进行重新认识,对生态美学的逻辑起点和哲学依据进行反思和重构,把生态视野与存在本体、狭义生态与广义生态、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追问哲学     
"世界"概念是理解"哲学之为哲学"的关键.在一般意义上规定"哲学是人对世界系统化、理论化的总的观点和看法"中的"世界"并不是通常认为的客观存在物的总体.在考察不同哲学家的"世界观"后可以发现,"世界"是人理论化的建构人类生存的产物,因此,哲学本质上是人通过不同的方式、从不同角度诠释"世界"来阐释人类生活的.也正因为哲学是人的自我理解,所以哲学的问题并无确定的结论.无确定的结论恰好体现了哲学是人永恒地追求智慧而不是占有智慧的本性.  相似文献   

10.
赫尔德的《论语言的起源》是启蒙时代重要的哲学人类学文献。在其中,赫尔德通过批驳苏斯米希、孔狄亚克和卢梭的语言起源论,阐明了自己建立在"思虑"和"听觉"等关键概念之上的人类自然状态论。基于这种感性的语言起源论,赫尔德判定,人类从原始状态到文明状态的过渡是一种自然的发展,一种"自我教育"的现代观念也能够在此获得人类学上的逻辑奠基。赫尔德的这种学说是一种典型的启蒙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1.
亚里斯多德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因为诗道出了“有普遍性的事”。还有别的途径探讨艺术(即广义的)的哲学意味吗?康德说过的一句活值得深思:“世界上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形而上学;不仅如此,每个人,尤其是每个善于思考的人,都要有形而上学。”艺术家是不是也在思考形而上学?如果这个结论可以成立(本文旨在讨论这一结论),那么,我们不无理由地推出另外两个结论: 第一,艺术是人类探求形而上学的途径之一,这种探索使艺术具有一种深刻的形而上意味; 第二,由于艺术具有形而上的意味,因此,艺术也是具有某种哲学特性。进一步,艺术  相似文献   

12.
哲学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哲学)中的儒家、道家、佛家致思路径是"寻求生命之道"。儒家对生命之道的探寻注重三个方面的问题:人与自身的关系;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从人生与人的修养上去理解哲学是中国哲学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古今中外的任何哲学都是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定位宇宙,安排人生"的学问。哲学的主旨即在于使人的精神境界不断地升华,并在精神境界的升华中崇高起来。  相似文献   

13.
艺术起源"动因论",是指从审美意识以及艺术动机的角度来研究艺术"起源",但不论是哪一种意义上的"动因"起源论,都有它不周延的地方,都存在着论证上的困难。把艺术简单地定性在审美性上,并由此展开艺术"起源"研究,这是相当武断的。至今所有关于原始艺术的动因研究都是猜测,它仅仅反映了人类研究艺术起源在理论上的良好愿望。艺术动机与艺术生产之间是不是单循环关系?这值得怀疑。进一步追问,原始艺术的产生是否一定有动机?包括有意识的动机和无意识的动机即直觉或冲动,也值得怀疑。寻找"第一艺术"存在着多方面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法哲学是关于法的哲理的一般学说,其理论基石是法哲学体系的最基本的构成单元.法哲学的基本任务在于回答"法是什么"和"什么是法"的问题,对前者的回应揭示了法的本原,而对后者的答复说明了法的表现形式亦即法表象.从而法哲学体系相应分为两个部分:一为法本原论,一为法表象论.法本原是人类理性、阶级意志和社会经济要求的整合,法表象是观念法、实证法和存在法的统一.法本原论和法表象论相辅相成,互为表里,辩证地构成法哲学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5.
从类哲学的观点看人类中心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危机的凸显引发人们对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的思考 ,人类中心主义正是这样的一种思考 ,它经历了四种历史形态 :宇宙人类中心主义、神学人类中心主义、近代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人类中心主义。人们对之有着种种诘难和非议 ,而类哲学则从人的类本性出发 ,确证在“人自关系”上人类中心主义既强调人的本位价值 ,又不否认非人类存在物的工具价值和手段价值 ;在“人人关系”上它既强调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 ,又不否认特定历史时期不同个体的暂时利益和局部利益。  相似文献   

16.
有观点认为,马克思哲学相对于本体论而发生了“生存论转向”。实际上,“生存论转向”仅仅是指海德格尔对希腊生存论哲学的恢复。而无论是从哲学观还是从整个现代性的世界观特征上看,马克思哲学都是在本来的意义上就是生存论,即“原始”的生存论。  相似文献   

17.
从传统美学"美是什么"的追问,转换为"美如何存在"的提问方式,对当代美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哲学方法论意义.在西方现当代哲学发生范式转换的整体背景下,才可能理解从本体论美学向生存论美学转向的真实意蕴.生存论美学将艺术或美视为人类生存境域的一种呈现方式、展开方式或存在方式,认为美之存在与人之存在密不可分.只有在生存论视域下,美如何存在的问题,才可能提出、展开和解决.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得出人类中心主义是个体论,而不是整体论,只有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是整体论,这实际上是把作为哲学研究对象的人和作为生物学研究对象的人混为一谈。把哲学上所说的人和生物学中所说的人看成是同类。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的最终目的是整个生物界的协同进化,即包括人在内的整个生物界,当认识到环境危机是由人造成的时候,根据他们的生物学理论,为了维护整个生物界的协同进化,因此就必须削弱人的力量,即人的社会性,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进入自然中心主义,这不符合哲学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9.
哲学首先是一种思考方式。通常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个说法本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究其实质,也就是说它规定了以什么样的观点和什么样的方法去思考探索研究对象或客体,并以这种观点和方法对对象或客体作出解释和说明。所以,对于一种哲学派别或形态来说,它的重要性,它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在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也许并不在于它对于世界社会人生诸问题的具体结论,虽然这些内容在任何一个哲学体系中都占有相当大的部分,而在于它向人们提供了一种什么样的思考方式,这种思考方式是否有助于开阔人们的视界,拓宽人们的思路,是否有助于人们把握对象客体。因此,划分哲学发展的历史阶段、区分不同历史阶段哲学形态的本质特征的标准或依据,也就在于它们的思考方式。或者说,由于各种哲学的思考方式不同,亦即它们思考探索研究对象客体的观点和方法不同,使得哲学历史的发展表现出阶段性来。哲学史就是思考方  相似文献   

20.
现代性的世俗化结果对哲学带来了挑战,如何应对这样的挑战,无疑构成一个迫切的历史课题。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从反思的意义上说,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两大事件即"哲学的终结"和"语言学的转向"实际上构成哲学思考的两个误区。其次,关于普世主义问题,虽然理性的多元化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但借助于公共理性的培植与成熟,人类能够在根本的价值观念上形成共识。再次,随着"公共性"、"公共领域"日益上升为哲学的重要范畴,公共哲学对于建立公共生活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第四,面对世俗化和工具理性的盛行,哲学人性论应当为人们敲响警钟,哲学应弘扬人性中的光辉、批判人性中非善的一面,以此来提振人的精神,重塑人的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