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女性文学写作的历史上,简·奥斯丁作出了开拓性的努力。她的小说《傲慢与偏见》通过建构一个全知视角下具有一定限制性的叙述格局,完成了对文学经典叙述模式的超越。作家拒绝男性的宏大叙事和写作范式,忠实于自身的经验世界和生活感受,特立独行地撑起一方女性写作的天空,在一定程度上建构起了女性文学的主体意识,确立了女性写作的基点。  相似文献   

2.
90年代的女性写作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是充分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自觉,文化情境的丰富复杂,使女性写作开始深入地走向自己,触摸个人“身世”、身体、女性欲望等隐秘经验。无疑,时代的“允诺”和意识的松动使这种女性自我抒发走入公共文化空间,成为90年代女性写作的一种趋向,亦成为女性写作的一场沉溺又超拔的精神历险。  相似文献   

3.
走出尴尬 把握教学——女性私人化写作的教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中,女性私人化写作中的性描写使教学出现了尴尬的局面,只有从审美角度把握其精神实质,才能端正教学.女性私人化写作是对中国文学空缺的一次填充,是对女性生命价值体验的一次提升,是对男性中心话语的一次颠覆,是一种个人化的诗性写作.虽然其间充溢着迎合商业化趣味、过分渲染性征、叙述松散、情节雷同等诸多不足,但毕竟是对女性经验世界的一次重大探索.教学时应当拨开艺术化语言所产生的模糊性暗示效应,从作者的创作精神入手,走出尴尬.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具有双重突围的效果。在文本之内,主人公突破了私人庭院的限制,在旅途之中将丧夫之痛融入到矿区小镇这一开阔空间中的公共伤痛之中,增强了情感的批判力量;在文本之外,迟子建突破了近些年来"女性文学"的私人化、身体化写作倾向,为女性写作注入了更具活力的公共性内涵。第一人称的叙述模式使得这两种突围具有了一种相互阐释、彼此促生的关系。但这双重突围还不彻底,作品在艺术上的许多断裂之处与此相关。  相似文献   

5.
张立群  王瑾 《南都学坛》2005,25(5):54-59
20世纪90年代女性“个人化写作”是中国当代小说中较为独特的文本之一,按照叙事学的理论,其主要表征是使用后现代的叙事策略与方法。然而,由于这种后现代手法是通过借鉴与模仿而完成的,因此,其实质应当是一种文本上的“类后现代”叙事,这种“类后现代”叙事具有反权威、拆解二元对立模式的倾向,采取“躯体描写”和“姐妹情谊”的文本策略来展示其叙事观念。在艺术上表现为对元小说的应用、破碎结构的采用和对独特语言的使用。虽然20世纪90年代女性“个人写作”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中国女性写作在文本叙述上的变革,但也存有自身的精神困境并因此走向了尽头。对此种现象我们应反思。  相似文献   

6.
从文学与性别的视角追溯、梳理关于"女性主义文学"及其批评理论在当今世界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以此来说明"世界华文女作家丛书"在当下出版的意义。就女性写作的历史而言,其文学创作受到过歧视甚至是蔑视绝非孤立现象。一般被批评家认为是女性作品的缺点或短处,如果采取一个新的角度,就可以视为恰恰是女性文学中带有普遍性的某种特色。随着越来越多的女作家在作品中描写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经验并形成其创作特色,恰恰丰富和更新了已有的文学传统。"女性阅读"与"女性写作"具有不同的涵义。  相似文献   

7.
1990年代以来,女性话语格外活跃,但由于其赖以生成的社会文化语境自身的矛盾并未解决,女性话语某些矛盾也随之扩张:女性文学在内容上走向个人化,从而使创作题材与视角狭隘化;女性文学张扬的女权主义并未建立在男女平权的基础上,因而不自觉地崇尚女性霸权;身体写作成了对女性性特征的暴露和展览,走向极端化,从而变成一种商业行为.  相似文献   

8.
诗歌进入90年代后发生了具有深刻意义的变化,这种变化可抽象概括为两个维度:一是诗歌逐渐逃离了意识形态、集体写作的藩篱,回归到具有独立精神和承担意识的个体,具体表现为"个人写作";二是诗歌在对日常经验的挖掘中回归到对当下现实生活的关注,而叙事性的增强则开拓了诗歌新的话语空间,提高了诗歌的有效性和对现实说话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陈染以个人写作的创作姿态,超性别意识的写作策略,在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的舞台上来抒写着来自其生命体验的女性仪式。她以女性立场关照女性生存困境及精神困境,并达到对人性的终极关怀。《无处告别》是作家这一写作特色的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10.
"身体写作"主要是被用来指称我国当代女性写作中有关身体书写的一个特定词语.梳理、考察有关文章,其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当下语境中的"身体写作"言说;二、"身体写作"成因分析;三、"身体写作"脉络走向及个案评价;四、"身体写作"理论梳理、辨析;五、对"身体写作"批评的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