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汉洛阳自然灾害与政府赈灾年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作为东汉王朝都城的166年中,洛阳发生了102次自然灾害,而在此后的30年里没有一次灾害记录。洛阳的灾害记录约占同期全国灾害记录的四分之一,说明灾害记录具有极其强烈的人为因素和政治因素。东汉洛阳自然灾害的种类齐全,除霜灾外,可谓是众灾毕至。位居次数多、为祸烈前三位的灾种为地震、水灾、旱灾。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自然灾害对经济活动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综合来看,灾害的发生在短期内往往会对受灾地区的正常经济活动产生不利影响,但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受灾害影响的程度也会有不同.然而从长期来看,自然灾害在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它也可能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契机,其影响要更为复杂.为了使灾害的负面影响最小化,需要采取各种抗灾救灾的有效经济手段,这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3.
在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和灾害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有效的自然灾害预警系统模型。并深入研究了如何利用阈值理论实现特征级融合和基于D-S证据理论融合方法的决策级融合,保证了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做出更加及时、准确的决策,对提高自然灾害应急水平以及减少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清代泰州地区自然灾害类型多样,以水、旱灾害为主;水、旱灾害连年发生,甚或交替发生;灾害发生总频率高,除水旱灾害外,其他灾害发生频率低;灾害类型在地域上有差异,水灾集中在下河地区。地形、气候、黄河南迁、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是清代泰州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清代泰州地区自然灾害对百姓生命财产造成损害,引发饥馑和物价上涨。蠲免、赈济、抚恤是清政府对泰州地区自然灾害发生后的主要救灾形式。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初,江苏地区遭受了以水旱灾害为主体的自然灾害的侵袭.在1895-1919年的25年中,江苏共受灾1200多县次,受灾范围广,灾害严重,特大灾害频发.自然灾害的产生既与江苏地区的气候条件、地质地貌有关,也与社会因素密不可分,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对清末民初江苏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明代,庐州府自然灾害频发,主要以水、旱灾害为主,并附带有蝗、风、冰雹等灾害。这些灾害给当地的社会经济生活、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对当时的灾情将做详细分析,并从自然、人为原因两方面探究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以史为鉴,希望能为今后预防和救治自然灾害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汶川地震为切入口,分析了我国现行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存在的问题,从灾害承受和管理能力建设,现行灾害救助体系与现代灾害保障需求,巨灾的风险分担机制等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进一步健全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对策,即构筑参与主体多元化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不断加强灾害承受和管理能力建设以及建立巨灾风险转移机制。  相似文献   

8.
清代河南的自然灾害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是历史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造成灾害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作者试图通过对清代河南自然灾害状况的统计分析,揭示清代河南自然灾害的特点,从而为今天的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因灾减产粮食量是衡量农业自然灾害强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区域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探索农业自然灾害因灾减产粮食量测算的思路和方法,具体测算了云南省1952~2006年农业自然灾害因灾减产粮食总量和各单项灾害减产粮食量,以及因灾减产粮食量相当于丧失的耕地量,并分析了该省因灾减产粮食量的特点.可为因地制宜地制定农业自然灾害防治规划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干旱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灾害遍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造成损失大,且近一二十年呈逐渐加剧趋势。干旱也是湖南省最主要的自然灾害,20世纪90年代以来,湖南农业干旱更是频繁发生。在对灾害研究领域中容易混淆的农业干旱与农业干旱灾害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辨析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分析了湖南农业干旱灾害的时空分布,阐释了农业干旱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并探寻了其内在的和外在的形成机制,旨在从自然和人类自身两方面较为全面地探究干旱灾害根源,以期能为灾害预防和政府决策提供较为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研究是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研究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人口、经济、社会结构和灾害易损性四个层面构建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Arcmap软件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的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空间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层面的社会易损性表现的空间特征不同.从总体空间分布上看,易损性相对较低的区域大部分位于沿海地区,较高的位于西部地区;从空间关联的角度分析来看,我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存在显著的自相关现象和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12.
利用DEA方法对1978-2010年无灾害投入和灾害投入的中国农业技术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自然灾害变量的引入直接影响到农业技术效率,导致农业平均技术效率下降、有效单元数及农业规模收益递增的年份增多;尽管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趋于下降以及影响农业技术效率变动的动因趋于分散,但是自然灾害仍是30多年来我国农业技术效率不高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3.
晚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的高发期,尤其以水、旱、震、风、虫等灾害发生的次数最多、危害最大,成为导致中国近代社会迟滞、衰落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灾害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自然地理条件本身不利因素的影响,又有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还有不良社会政策及吏治腐败等因素的作用,带有综合性、复杂性.自然灾害对晚清社会造成的消极影响极为严重.中国近代社会出现的经济衰退、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等负面社会现象,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自然灾害的肆虐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日本政府及东京等大城市灾害管理政策、行政体制及实例为对象,分析研究了大城市在自然灾害管理中所应注意的问题和经验教训,为大城市的灾害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灾害移民的特征、分类及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害移民是指因自然灾害因素、社会灾害因素等胁迫导致的人口迁移与社会经济重建活动,具有不确定性、自愿与非自愿转换性、往复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它可以分为自然灾害移民、社会灾害移民与天文灾害移民,自发灾害移民与政府主导灾害移民,自愿灾害移民和非自愿灾害移民等种类。灾害移民过程涉及自然和社会两大系统的变迁。灾害移民需要研究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政策等方面的变迁和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自然灾害废墟管理的研究逐渐兴起。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国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揭示当前自然灾害废墟管理研究的基本现状和主要研究内容。分析结果显示,研究者主要关注灾害废墟、废墟管理、灾害废墟管理规划、灾害废墟管理体系、灾害废墟管理策略和灾害废墟管理能力等6个方面的内容。总体来说,存在研究主题尚需拓展、参与机构不够广泛、缺乏跨学科的研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危及档案安全的灾害主要有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种。自然灾害主要有气象水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人为灾害来自于人的活动或失误所诱发的灾害如水浸、火灾(包括蓄意纵火)、爆炸、核事故和环境污染等。通过对涉关档案库房设备、灾害发生与档案损毁情况、防控灾害三个方面防灾抗灾能力的实地调研,发现强化防控意识、优化防控设备、完善防控制度等应对策略是切实保护档案安全的有效途径。这个结论值得所有的档案机构重视并效仿。  相似文献   

18.
基于自然灾害发生及后果复杂性所导致的治理困境,应用社会网络相关理论及分析方法,解析表征现实情境的自然灾害应对组织网络实例,分析中国自然灾害应对组织网络的适应性发展过程,深入挖掘网络成员构成、网络目标设定及网络关系结构对灾害治理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具有道德高度且惠及长远目标将有利于网络内成员间的互动合作;网络成员多元且彼此间存在恰当的关系联结的网络将有利于应对未知的灾害后果;适当集权与分权的网络关系结构是保障网络有效且稳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重大自然灾害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研究社会工作者对灾害中受伤的民众如何进行救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分析了灾害救助的特点及目前中国重大灾害救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专业社会工作者在重大灾害救助中应充当支持者角色、需求反应的角色、个案管理的角色、资源整合的角色及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在灾害应急救助、灾后恢复重建和社区减灾等三个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气象灾害是云南地区农业主要自然灾害.影响云南农业的气象灾害种类繁多,以危害程度看主要是旱灾、洪涝、冷灾、风雹灾及其衍生灾害.气象灾害在云南发生频率高,且具有局部性、地域性、周期性、季节性、突发性和并发性的特征.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云南农业受气象灾害侵袭的风险上升,必须加强生态屏障建设,以水资源为中心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