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词从诞生之日起,就与诗有着明确的分工,文载道,诗言志,词缘情,这种风尚在姜夔诗词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即便由于时代等原因而引志入词,姜夔仍力求词的当行本色,因而其诗、词思想内容各有侧重。其主要表现词多写恋情,忧民忧贫之情只见于其诗;词中多咏物之作,诗中多亲情酬赠之作。这种不同主要源于其对诗词分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论余一鳌词     
余一鳌是清代词人之一,一生体弱多病,淡于名利,感一生命途多舛,每发为词章。词的内容大为羁旅行驿之劳顿,天涯倦客之思乡,而且多表达身世愁怨之情。就其词创作特点看,受常州词派影响较大,在技法上常活用前人诗词句,尤其化用李清照词句较多。因一生苦难重重,晚年于佛道思想中求解脱。  相似文献   

3.
论李清照前期词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人们在研求其词时多是偏重其后期创作,往往忽略了前期。其实,李清照前期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格调也很独特,如自然风物的描摹鲜明生动、闺情相思的抒写缱绻缠绵、风格情调的显现轻巧清新,因而其价值取向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是南宋和北宋之交的著名女作家,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人们在研求其词时多是偏重后期创作,往往忽略了前期,本文则对李清照前期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格调予以详尽探讨,指出其前期词描摹自然风物是是鲜明生动的,抒写闺情相思是缱绻缠绵的、风格情调是轻巧清新的,并充分肯定了它的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5.
再度审视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照的词婉约、清新、忧愤、深沉。李清照的词,倾诉真挚情,善用白描法,熔炼家常语。前期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轻盈曼妙,人称“望夫词”。后期词,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以表达她的爱国思想,执着沉痛。其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相似文献   

6.
晚清民国时期的津门词人高毓浵,奔走南北,参与上海、南京、北京、天津各大词社的唱和活动,与于当时主流词坛。其词以咏物、题画、酬唱、闲情为主,体物幽妙传神,格调清丽深婉。论词受常州词派词学思想影响甚深,尊词体,以清丽婉约为宗;重声律,以能入歌为准绳。博观慎取,不受时俗拘囿。出于敬乡之情和阐幽表微之义编纂《燕赵词征》,其规模虽小,却是燕赵词和词学研究的重要文献,对深入研究晚清民国词坛活动和词学思想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位颇有影响的北宋词人,柳永千百年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古代评论家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审美志趣,对其作品褒贬增损,莫衷一是。誉之者谓“柳词曲折委婉,而中具浑沦之气,虽多俚语,而高处足冠群流,倚声家当尸而祝之。”批评者在肯定他为北宋巨手的同时,颇病其“好为俳体,词多媒黩,有不仅如《提要》所云以俗为病者。”但是,无论毁誉,一旦涉及柳永的人品和他的艳情作品,批评家多持否定态度,“薄于操行”,“词格不高”庶几成为定论。即使对其词多所肯定的评论家,一旦谈及其描写风月之情、市民作风的词,也忌讳莫深,不敢充分肯定其思想价值。事实上,作为一个追求人格自由、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作家,柳永一反词贵典雅的传统而追求“骫骳从俗”的审美情趣,变化写小  相似文献   

8.
北宋经济繁荣 ,词“别是一家”。靖康之难使山河破碎 ,南渡诗人在国破家亡之时 ,于诗中屡写国难 ,词也不可避免地染上了时代的色彩。至姜夔 ,既固守“缘情”传统 ,又融“志”入词 ,因而诗词之思想多有相通。其主要表现 :忧国之嗟、羁旅之愁、不遇之叹等。其相通之因主要是 :文学自身的特征、整合融会的思想及诗词同源的因素等  相似文献   

9.
<正> 两宋文人词发展的结果就是确立了雅词的正宗地位,并形成雅词在艺术风格上以婉约为本色的词学观念。前贤和时贤对词的“雅正”和词的“婉约”风格分别都有深刻的论述,但正因为是分别的论述,故总有“两张皮”的遗憾。本文则打算从词的闺情题材入手,把“雅正”和“婉约”统一在一个命题中进行探讨,庶几作整体的美学把握。词的雅化和婉约风格一般说来都是同闺情题材分不开的,因为词多写闺情风月,自然就形成的婉约柔媚美学风貌,也因为词多写闺情风月,稍加放任就流于佚宕淫靡,才有秦、周、姜、张的“复雅归宗”运动以匡正。而闺情词的雅化结果就形成这样一个总体的审美特征,如  相似文献   

10.
李煜和李清照的后期词,由于身份角色、人生经历及所处历史背景之不同,两人在情与境的抒发、创造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李煜词多富贵气,多愧疚感,多绝望之情,境界较大而内涵单一;李清照词多平民味,多愤激感,多希冀之情,境界较小而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在“诗庄词媚”的文学传统中,诗与词界限分明,壁垒森严,诗以言志为主,词以言情为上。晏几道是宋代词坛上一位“工于言情”的著名词人,陈廷焕称小山词“情溢词外”,“无人不爱,以其情胜也”。确实,写情之真,言情之妙,是小山词的重要特色和可贵之处。词人不加掩饰,不事雕琢,一片真情,充溢于字里行间,流泻于纸面,显得淳朴、真挚、深婉。其词既不象柳永词那样“俚俗”与“词语尘下”,又不象其父晏殊词那样充满华贵气象,以其独具的艺术语言,诉说其心灵深处的隐密,吐露其诚挚深婉的真情。整个小山词,就是词人心音的自然流露,也是其情感轨迹的真实记录,而这当中,痴──则又成为小山词重要的情感特征。小晏是一位至情至性的词人。诗人黄庭坚在《小山词序》中  相似文献   

12.
明末清初,诸家引用唐传奇小说《虬髯客传》中“不衫不履”一词来评价人格精神,评论诗书画,使此词湮沉近六百年后,又焕发了生机。在明末社会及士林风气发生丕变,文艺上重情与尚奇之际,此词重现无疑具有象征意义。士人引此词表达乐游山水之情,体现尊情适性的观念;诗书论中俱引此词以示创作应当“重情”,同时,引此词也有打破常规、构建新的审美范式目的在内。“不衫不履”一词从人格精神评价进入诗书评论的线索是清晰的,相较于书论,此词在诗论中过早消匿却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3.
纳兰容若边塞词在词史上是独特的存在,塞外风物与闺中情愫的巧妙结合,边塞题材与婉约词性的完美统一,显示了纳兰容若卓绝的艺术个性。这源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对情的特殊体认。纳兰对情的体认和表述,受晚明重情、任情的文学观念的影响,词中在乎的是情的充分表达,而不注重边塞景物的猎奇性描写。纳兰词把闺情的叙写置于边塞词的核心,把边塞景物作为情感表现的背景,从而在传统的边塞词领域开拓出新的气象。  相似文献   

14.
田妇薄命 词苑奇葩──贺双卿其人其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双卿曾享有“清朝第一女词人”之美誉。她虽为田家妇,但颇擅诗词。她的词多反映自身的劳苦、病痛、孤愁和哀怨之情;多以自然实景作比兴材料,善用白描,故其词别具语朴、情真、象实、境哀的审美特征和“田家本色”与“当行本色”交融浑成的幽渺神韵。双卿词,在题材的拓展、艺术的创新上,对中国词学都做出了难能可贵的突出贡献,不失为清朝词苑中的一株独领风骚的奇葩。  相似文献   

15.
苏轼热爱自然、钟情山水,创作了大量具有自然生态美学思想的词作。在其词中,苏轼通过对外在自然美的发现,感受到自然的亲和力,体认到自身的生命价值,实现了人与自然世界的和谐交融,追求诗意的栖居地。苏轼词中的自然生态美学思想表现为以自然为友,将个体生命与自然生命进行关联,认识到人对自然的依存和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生发出对于生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于理想世界的追求之情。  相似文献   

16.
江顺诒《词学集成》经由宗山校雠,首次将词境单列一卷汇集诸家词论,并以案语加以评论,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词境”观。江顺诒“词境”观的构建主要分为三个层面:一是“词境”初始阶段,以“情”胜,表现为情物共感;二是“词境”的外化,语意高妙,以“气”胜,指出向上一路;三是词之至境,以“格”胜,达到无迹可求的最高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7.
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五代词尤为特殊。李煜词句句真、字字情,凄清、婉转、感人,具有真实美、自然美和意境美的特韵,是古代文学中一颗瑰丽的明珠,具有极高的赏析价值。文学是一种"情学",五代词在"意境"的舒展后,"缘情"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给人以审美的愉悦。  相似文献   

18.
清代词学批评视野中的词情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对“情”作为词作生发之本的标树。二是对词情表现特征与要求的探讨,三是对“情”与其他创作因素关系的考察。上述三方面,从主体上展开了词情之论,使古典词情论在多维面上得到了拓展、充实与深化。  相似文献   

19.
《暗香》、《疏影》为词坛名作,其托意历来众说纷纭。其实,两词在咏梅的外表下寄托了作者情脉一贯的怀人之情:《暗香》为怀念合肥恋人之作,《疏影》则为词人向范成大索求小红的闪烁之词。按照这一思路,则历代对这两首词的疑惑与难解均可冰释。  相似文献   

20.
民国以来传统词学视野中的词情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对"情"作为词作生发之本的标树,二是对词情表现特征与要求的论说,三是对"情"与其他创作因素关系的探讨。其中,第二个维面主要包括词情表现含蓄蕴藉与真实自然要求之论;第三个维面主要包括词作"情"与"景""意""辞"关系之论。上述几个维面继续多向度地展开了古典词情之论,标示出了传统词情论的有效延伸与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