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企改革主要是围绕着分配结构的调整进行的。在这个阶段的改革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关于国有企业的定位问题、关于国有企业的运行目标的问题、关于国企的经济利益问题以及关于政府与国企的关系问题。从实践来看,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抵销了国企改革的成效,而且影响到我国国企进一步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 ,国企改革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 ,但是一直没有取得整体的突破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指导思想上囿于力图搞好每一个国有企业的思想束缚。国企改革思路必须有重大转变 ,按照“有进有退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 ,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 ,通过多种形式 ,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  相似文献   

3.
国有资本布局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对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级转型具有深远影响。当前阶段,我国国有资本布局整体框架较为合理,并仍在进一步优化。从规模总量上看,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数量有所减少,而中型企业数量较为稳定;从隶属关系上看,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的数量都显著增加,企业的国有资本数量成倍增长;从行业类型上看,国有资本分布行业较为广泛,但资产配置仍主要集中于传统产业。对标“双循环”战略对国有资本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国有资本布局仍存在与高质量发展战略不够匹配、区域分布不均衡、对研发创新推动力不足以及海外布局有待优化整合等问题。基于此,应当对我国国有资本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具体路径包括:着重于强链、补链、延链,完善国有资本产业布局;立足于内循环发展战略,优化国有资本区域布局;服务于高质量发展战略,提高国有资本创新绩效;植根于双循环战略,重塑国有资本海外布局。  相似文献   

4.
劳动关系的改革是深化国企改革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回顾,分析了国企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历史成因,并从经济和法律角度对国有企业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定位、推进国企劳动关系的市场化建设以及配套制度改革等几方面,探讨了确立国有企业新型劳动关系需着力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十三五”时期,为了适应经济增速趋缓、结构趋优、动力转换的经济新常态,必须推进新一轮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当前国有经济存在总量大,但功能定位模糊、过于集中于重化工业、地方国企扩张较快、创新方向和效率还不能满足创新型国家的要求,面临国际"竞争性中立"的严峻挑战、自然垄断性行业有效竞争不够和竞争性行业产业集中度不高等问题。“十三五”时期的新常态下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应该重"质"轻"量",不再纠结于国有经济占整个国民经济的具体比例高低的"数量目标",而应更加看重优化国有经济布局、促进国有经济更好地实现其功能定位和使命要求的"质量目标"。具体需要基于功能定位分类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基于国家战略性标准和公共服务性标准选择调整国有经济的产业布局、基于全面深化改革和优化市场结构双重目标来协同推进国有企业兼并重组。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国企改革的基本经验:依据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引领改革思维,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有序渐进方式;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原理,为国企改革选择了正确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合理调整生产关系,实行两权分离、兼并重组和股份制;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实践国企与非国企共进论;按企业本位论处理国企与全民(国家)的关系;遵循企业进退规律,及时有效地进行结构调整,应对危机;国企文化凸显廉洁敬业、持续创新、带头履行社会责任。第一阶段改革有成的国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导,国企改革的首要贡献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国企所有权分权构造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国企所有权的构造性特征入手,考察了国企所有权的宏观权能和微观权能及其权能要素,论证了把宏观权能赋予国家和把微观权能赋予劳动者群体,从而重塑国企所有权制度——国企所有权分权构造原则,并阐明这是国有企业的制度根基和国企改革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国企都是我国经济的命脉,在我国国企改革不断的深入下,政工队伍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各种矛盾相继出现,弱化了国企施工队伍。基于此,本文对国企政工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对11省市出台的深化国企改革、完善国资管理体制的相关政策意见进行梳理后发现,尽管各地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态度积极,但是缺乏改革创造性,并体现出国企改革主要目标认知偏差、一味淘汰劣质国资、利用非公经济扩张国有经济等倾向。地方政府应该按照中央决定的要求,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国资国企改革:一是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的功能,充分发挥国企功能的各种作用;二是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合理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三是加强国有资本垄断行业的改革,探索特殊管理股制度;四是改革国资管理体制,实现政资分离、政企分开。  相似文献   

10.
国企改革一直是我国改革进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国企行业历来享有政策性补贴,更是缺乏改革的动力。文章通过对贵阳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的调查,对于国企改革中普遍感到困难的职工配合、认同问题,重点分析了他们的成功经验,指出职工认同感和改革进程的技巧性把握,是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文章最后一部分主要记述了企业家角色在国企改革中的核心作用。鉴于文章分析对象具有典型化意义,可以从中更深入地思考国企改革与社会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青年人才流失严重,已成为国企改革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对国企弊端及其低收入的失望,对国企僵化人事制度的压抑,对国企改革引发的个人利益阵痛的矛盾,对国企诸多不公平现象的抵触,心态的流失导致了行为上的流失。国企必须加强思想教育、注重培训,提高效益,以实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目的。一言以蔽之:留人要留心。  相似文献   

12.
政策性负担造成国有经济高生产成本的内生性,政府在改革中的激励机制决定其有动力为国企提供补贴。本文从政府改革净收益的视角构建了一个解释软预算约束的公共选择模型。国有经济进入布局战略性调整阶段后,显性和(或)隐性的软预算约束,成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制约力量。软预算约束和扭曲的资本价格维持了国有企业不符合中国资源禀赋优势的技术结构,影响了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效果。最终完成转轨必须改变旧的发展战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
完善证券市场制度建设,促进国有经济战略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和国企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本文提出通过发展和完善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来发挥证券市场在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中的作用。本人认为,当前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存在一定问题,即政府对证券市场干预过多,市场机制还未完全起作用,造成了证券市场的制度性风险,阻碍了国企改革的进程,本文提出可以通过加强和完善证券市场制度建设,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加强国有资本增量与存量的调整,实现国有资本优化配置等措施,来完成国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江苏海派经济学者在对主流经济学产权理论及其主张的实践效果进行科学评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暂停 MBO、规范国企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国企职工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深化国企改革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与战略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确理解农村产业结构不同于农业结构的基本内涵,确立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及其定位原则,以及调整农业、农村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内部三者之间及各行业内部关系的战略措施,是当前农村工作急需认真研究的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政府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心环节,而理顺和处理好国企与政府的关系,正确认识政府在国企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又是国企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反思与回顾我国国有企业形成及改革中政府与国有企业关系的演化,剖析在处理二者关系上面临的问题,摆正政府在国企改革中的角色定位,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产权明晰私有化论”、“产权明晰决定论”以及“产权明晰不对称论”三种观点的辨析,认为产权明晰不是搞私有化,不是国企改革成功唯一决定因素,用充分竞争取代产权明晰不是国企改革的根本出路,应当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跳出国企自身的框架范围去探讨国企产权制度和国企改革的思路,国企改革思路应是多元的、综合性的。  相似文献   

18.
国企脱困目标的实现 ,并不意味着国企改革目标的完成 ,正确地分析国企脱困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 ,对实现国企改革的终极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都是极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国有经济布局的现状分析 ,阐述了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必要性 ,提出了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操作思路 :一是收缩战线 ,从布局分散变突出重点产业 ,优化国有经济结构 ;二是产权调整 ,实现有国企业股权结构多元化 ,推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三是盘活存量 ,优化增量 ,使国有资本在中小企业有序退出  相似文献   

20.
袁浩 《金陵瞭望》2011,(30):19-19
“十二五”时期,国企改革将走向何方?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近日表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的路径日渐清晰.国有企业正在向两个方向集中.并逐渐形成了两种类型不同的国有企业:一种是功能定位于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保障的国企;另一种则定位为在大企业层面提升国家的产业竞争力的国企。公益性国企包括石油石化、电网、通信服务等领域央企,在地方则包括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公共交通等方面的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