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0年1月3日,正当汪精卫汉奸集团在日本侵略者导演下,紧锣密鼓地上演傀儡丑剧开场之际,这个集团的重要成员——高崇武、陶希圣悄然离沪赴港;同月22日,香港《大公报》引人注目地刊登了高崇武、陶希圣《致大公报信》和《中日新关系调整要纲》及《附件》。高、陶在信中公布了汪、日谈判签订密约的经过,以及密约中的主要条款。本文拟就日、汪密约的性质,高、陶事件对汪精卫汉奸集团的冲击程度,以及对高、陶事件的评价等问题,略抒己见,以就正于方家先进。(一) 日汪密约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独占中国,使中国永远沦为殖民地,成为日本军事、政治、经济上附庸的条约,而对于汪精卫汉奸集团来说,只不过是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当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自己的血肉长城抵御日本侵略的时候,从国民党内部分化出来的汪精卫集团,却公然认敌为友,走上了叛国的道路.这个集团究竟怎样变为日本侵略军的鹰犬的?作为这个集团的头子,汪精卫又是如何堕落的?这个集团的投敌与蒋介石集团有什么关系?对于这些问题,国内外至今仍然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本文想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对汪精卫集团的投敌作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史学界的同行.  相似文献   

3.
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五年,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傀儡汪精卫集团,在华中、华南占领区进行了一场罪恶的“清乡”活动,企图彻底肃清沦陷区我抗日军民武装、强化汪伪政权、确保占领区,支持其在太平洋地区进行更大的军事冒险,进而实现其“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侵略目的。持续四年之久的“清乡”,给我沦陷区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然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沦陷区军民的团结一致,运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争战略战术,粉碎了日伪的“清乡”活动,“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一) 一九四一年一月,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在其《长期作战政治指导方针概要》中,首次提出“清乡”方案。在这前后,日本中国派遣军第十三军团司令官泽田茂和派遣军事总参谋、汪伪政府军事顾问晴气庆胤,具体谋划了“清乡”计划。之后,晴气与汪伪警政部长、特工总部主任李士群正式提出了“清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的汪伪政权,从汪精卫一伙民族败类的粉墨登场,到他们的停锣散伙,前后不过五年四个月。其所管辖的沦陷区也只是苏、浙,皖三省的大部和沪、宁两市,以及鄂、湘、豫、赣、鲁等省的小部分地区。但犯下的滔天罪行却令人发指。本文拟从汪伪政权的筹建过程,汪伪政权建立后的施政方针,以及汪伪政权的跨台等三个方面来揭示其反革命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大楚报》是日军占领武汉时期汪伪政权在汉口的机关报,同时受控于日本军方。为了在沦陷区特殊环境下谋求生存,《大楚报》既服务于占领体制的言论需求,又积极发掘报纸的实用信息功能以拓展其影响力。通过社论和发行《新生》杂志等出版物,《大楚报》系成为汪伪政权的重要理论阵地,系统阐发了汪伪政权的核心意识形态“东亚协同论”,并对孙中山“大亚细亚主义”观点进行了曲解阐释。与此同时,报社成员也深入沦陷区文化组织,形成了以报社为中心的政治社会生态网络,此网络与“东亚协同论”构成了密切的呼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试述汪伪政府的“统一”活动巩淑华日本东条英机政府的“对华新政策”,是在1942年下半年逐步形成,1943年初开始全面推行起来的。“对华新政策”强调要加强汪伪政权,树立江伪政府的中心势力,确立汪精卫的傀儡领班地位,由其来统一华北、华中和华南的伪政权。于...  相似文献   

7.
1940年3月,在日本占领区拼凑起来的汪精卫国民政府,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最无耻的汉奸卖国傀儡政权。这早已为历史所盖棺定论。然而,近些年来,有些外国学者却认为:汪精卫集团的叛自投敌,不是“卖国”,而是同日本侵略者“合作”,寻找结束中日战争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汪精卫等汉奸投敌卖国后 ,南京成为汪伪政权的巢穴。几个月以后 ,伪中央大学 (又称南京中央大学 )也随之建立 ,称之为“复校”。试从汪伪中央大学的建立、院系设置、课程编制、教师和学生状况等几个方面作一些论述 ,从中看到日伪奴化教育的本质。同时 ,也论述了广大爱国师生反对奴化教育的运动。  相似文献   

9.
作为日本文学史上第一部佛教说话集的《日本灵异记》在编撰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中国文学元素,对中国汉译佛经的引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该书编撰者以情节片段、借经证理、化用文句等形式,对佛经进行灵活运用。不仅丰富了该书的文学表现,而且对其实现宣教之目的也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考察《日本灵异记》中对中国汉译佛经的引用,对于重新界定该书在日本文学史乃至亚洲文学史中的地位以及研究亚洲各国之间的文学交流都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宗武和陶希圣叛汪原因探析赵金康,张殿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代表亲日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汪精卫集团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政治诱降下,于1938年12月仓皇逃出重庆,脱离国民党政府,公然投入日本帝国主义的怀抱。随后,汪精卫集团不惜出卖中华民族利益,以...  相似文献   

11.
盈利管理(EarningsManagement)是现代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盈利管理的研究,能为认识会计信息失真、假账真算等现象提供更深入、客观的理论依据。本文拟从盈利管理与管理激励的内在联系来分析企业的会计行为,寻找导致企业实施盈利管理的激励和制约因素,从而有效地控制企业的会计行为,最终实现企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论管理的和谐与和谐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是人类社会普遍需要的一种特殊职能。只要存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就需要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从经验型走向科学化,从无形到有形,从经济领域到政治、军事、科技和教育,无处不在,无处不用,与时俱进,在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追求和谐成为管理的美好境界和目标之一。通过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和谐的管理同样是中国古代管理者的价值述求。在积极构建和谐中国、和谐世界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深刻理解管理的和谐,更需要努力践行和谐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管理思想建立在对人的本性和行为动机更为恰当的认识上 ,这种认识在经济学、心理学方面是关于人性假设 ,哲学上表达为人性二律属性。针对人性二律属性 ,分别实施相应管理措施。用科学的理性管理应对人性的理性面 ,用非理性管理应对人性的非理性面 ,二律管理互为补充 ,使管理既有稳定性又有灵活性 ,既保障组织的有序和高效 ,又保持组织内员工的高昂士气。  相似文献   

14.
战略管理会计是为企业战略管理服务的会计 ,二者之间相互依存 ,密不可分。因此 ,必须把二者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并把后者置于基础性地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人本管理这一思想的阐述 ,提出了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服务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现代图书馆工作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探讨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演进及其渊源承继关系 ,有助于理解知识管理的内涵。分析表明 ,整合组织内显性和隐性知识以利于创新和提高组织整体智能是知识管理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7.
古典管理中的人本管理思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古典管理一直被认为是以物为本的管理。从古典管理的主要代表人物泰罗及其追随者的思想中发掘其中的人本管理思想 ,并分析比较他们的人本思想和当代人本思想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是管理的两大范式,二者都是主客二元思维的产物,具有内在的局限性;但二者作为对立的两极,具有互补性,二者的整合发展必然产生一种新的管理范式——对话管理范式。对话管理以科学管理为基础机制,以人本管理的精神为价值导向,形成一套新的内在机制和完整范式,是对二者的内化与超越;它超越主客二元模式,是一种主体间性管理,符合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在今天已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江苏省的自然灾害情况,认为自然灾害是自然规律与人类活动产生冲突的结果。在研究灾害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基础上,探讨了自然灾害损失变化的3个主要阶段,述评了国外的综合减灾理论。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必须通过制度创新来提高减灾能力,并以江苏省的实践为例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20.
文化管理理论中的人本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传统理性管理理论的反思和批判中,文化管理理论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文化管理理论强调以人为本、以价值观塑造为核心,是一种更符合人性、更有效率的新的管理理论,是一个企业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寻求生存和发展必须作出的选择,也是企业对社会全面进步应尽的责任。中国企业在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时,必须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尊重员工的个性和独立的人格,通过尊重和关心职工,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组建自我管理团队,满足员工不断学习的需求以及实施绿色管理去加以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