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以上海开埠为标志,外滩率先跨出了传统农村社会的门坎,到1864年前后,已草创了上海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国际性商业社区。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在上海这座因中外贸易而兴起的城市里,外滩的人文景观发生了又一次重大的变化,黄浦滩上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城市社会空间。20世纪20年代是外滩发展的黄金时代,至30年代,外滩最终成为东亚最负盛名的国际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2.
开埠后数十年,上海租界人口稀少,社会功能极为单调。1853年的小刀会起义及后来的太平军战乱对上海租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租界人口急剧增长,并由此导致租界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社会功能出现了多样化,上海租界的城市化由此起步。  相似文献   

3.
上海租界之初,华洋之间规定表严格的界限。但随着来到上海的外国人人数的增加、社会局势的变动和租界自身的谋求发展,大量的华人涌向租界,华洋分居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形成华洋杂居的局面。本文试从社会背景的角度,以华洋杂居的开端、社会动荡华人大量涌入对租界的影响、华人绅商及谋生文人的促成、华洋文化的交融及英语学习的影响这四个方面对上海租界华洋杂居形成的社会背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由于上海租界兼有殖民和现代、罪恶和文明的两重性,导致了生活在上海租界的现代作家的生命体验和文化心理充满了悖论。租界的文化语境,使得个体不能与集体发生真实有机的联系,有过租界体验的知识分子是中与西、传统与现代共同塑造的“中间物”,既与他者社会疏离又与自我社会疏离,具有“主体暧昧”的特点。殖民性、民族性、商业性和现代性相交织的租界语境,带来了现代作家叙述租界故事的复杂情态。东方主义、自我东方化、批判国民性与民族主义的纠缠,造成了现代文学殖民文化蕴含的复杂性和“民族寓言”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5.
世博会与上海城市文化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开埠后,上海逐渐形成了三个城市文化空间。一个是开埠以前形成的以老城厢为中心的传统文化空间;一个是开埠后发展起来的以外滩、南京路、淮海路、衡山路和北四川路为代表的近代上海文化空间;第三是以闸北、普陀一带为代表的民族工业生产的文化空间。租界时代的上海,文化空间沿着苏州河扩展,形成上海文化空间的第一次跨越。经过近20年的飞速发展,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书写上海城市发展的第二次跨越。前者跨越苏州河,后者跨越黄浦江,并实现由经济跨越向文化跨越的转换。世博会是一次重大的文化上的链接,上海文化空间的转移与定位将形成一个沿着滨江带的持续跨越。  相似文献   

6.
租界化的上海是30年代左翼文学思潮的滋生地,左翼文学思潮的兴起与租界文化气候有密切关系。租界化的上海具有左翼文学思潮所必需的社会阶级构成模式和政治语境,租界的文化风尚和商人的投资,对左翼文学思潮的风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左翼文学思潮符合大部分租界作家的精神状态和租界人的文化心理。租界的文化语境,对于左翼文学现象来说,是一种“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历史安排。  相似文献   

7.
“租界与中国社会”首次全国性学术讨论会,经两年多的筹备,于今年7月在上海召开租界是近代中国社会由于帝国主义侵略而产生的特殊问题。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租界问题一般均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近些年来,上海、天津等学者在深入研究有关租界问题的史料后,认为租界尽管是帝国主义侵略的产物,帝国主义势力也利用租界干涉中国内政、掠夺中国的财富等,但是租界在客观上也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带来影响。例如租  相似文献   

8.
置身于租界化的上海,鲁迅的生命体验恰“如身穿一件未曾晒干之小衫”,迟暮心态的他多少显得无所适从,他以冷嘲热讽的姿态持续看租界。但是,鲁迅无法逃离租界化上海的诱惑而投奔它处,始终陷入欲弃还留、欲恨还爱的复杂情境。鲁迅是传统士大夫文化和租界洋派文化的中间物,对京海合流的刻薄态度,流露出他在租界化上海的边缘感,和作为中间物而应有的牢骚。  相似文献   

9.
章克标属于早期海派作家,他的创作与上海租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租界杂糅的文化环境,影响其文学创作的态度。作为一个早期的租界文化漫游者,他对文学的态度是暧昧不清的,既爱又恨的姿态使他徘徊于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并在租界文化的影响下渐渐沉沦。租界以其复杂多元的文化深刻地影响了章克标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0.
晚清上海租界小说戏曲案件频仍,小说戏曲案件是上海租界会审公廨值得关注的审判事务,部分西方法律制度被移植到小说戏曲案件审判之中。从审判程序上看,小说戏曲案件属于违警罪,租界警察既是小说戏曲案件的主要侦缉力量,也是主要起诉方;在案件审判中,比较重视证据,出现了被告聘请辩护律师的现象,公廨谳员的审判权力逐步被外国陪审官侵占。从量刑标准上看,晚清上海租界小说戏曲案件判罚开始了刑罚的近代转型:一是量刑比清朝衙门采用的刑罚要轻;二是率先移植了罚金刑。晚清上海租界小说戏曲案件从侦缉力量、罚金刑移植、量刑轻刑化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传统小说戏曲管理法制的近代转型和中国现代文艺管理法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