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应用SC L-90症状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来自江西与安徽的450名高复生进行测评,结果发现:高复生SCL-90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中学生常模,且存在性别差异;高复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显著低于常模;一般自我效能感与SCL总分和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七个因子存在极其显著负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抑郁存在极其显著负相关,与其余因子呈弱相关;消极应对与SCL总分和其它九个因子均存在显著正相关.由此可知高复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高复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2.
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状况的关系。方法选取学校贫困生125名为研究组,相对应的120名非贫困生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结果(1)贫困生在SCL-90量表测量的总均分、躯体化水平、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上的因子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得分贫困生普遍得分低于非贫困生;(3)社会支持各维度与SCL-90各因子负相关。结论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大学生羞怯与消极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的关系,并探讨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使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大学生羞怯量表测查了某省高校的449名大学生。结果表明,羞怯与消极生活事件总分及其各因子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羞怯与应对方式的问题解决和求助因子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其他因子(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应对方式中的求助、自责、幻想因子对消极生活事件与羞怯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显著。羞怯与消极生活事件、应对方式都存在显著的相关,并且应对方式对消极生活事件和羞怯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大学生羞怯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个人评价问卷>为测试工具,抽取400名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研究发现除了寻求赞成外,自责、对拒绝的恐惧、表达的自我限制和羞怯总分都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其各维度显著负相关;除了寻求赞成仅仅与同人们交谈具有显著负相关,而与自我评价的其他维度和总分相关不显著外,自责、对拒绝的恐惧、表达的自我限制和羞怯总分都与自我评价总分及其各维度显著负相关;自我评价在社会支持和羞怯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法调查全国15所高校1655名教师,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考察工作倦怠与人格特质、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校教师工作倦怠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龄段差异;(2)工作满意度与倦怠总分及各因子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人格特质中的内外向与倦怠总分及各因子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而神经质和精神质与倦怠总分及各因子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3)工作倦怠在内外向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工作倦怠在神经质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420名中职生为对象,考察其主观幸福感,以及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因素。运用回归分析等统计处理数据。结果发现:(1)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各因子有显著相关,客观支持无显著相关;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具有预测主观幸福感及各因子作用。(2)中职生的同学关系和学习负担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各因子具有显著相关,其中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秩序和纪律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学习负担、竞争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同学关系可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竞争可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420名中职生为对象,考察其主观幸福感,以及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因素。运用回归分析等统计处理数据。结果发现:(1)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各因子有显著相关,客观支持无显著相关;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具有预测主观幸福感及各因子作用。(2)中职生的同学关系和学习负担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各因子具有显著相关,其中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秩序和纪律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学习负担、竞争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同学关系可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竞争可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自我概念与自信水平、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个人评价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35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大学生自我概念各因子中,女生的道德伦理自我显著高于男生,男生的自我批评显著高于女生;正常家庭大学生在心理自我、家庭自我、自我满意、自我行动和自我总分等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正常家庭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生理自我和自我认同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大学生自我概念中的所有积极因子与自信水平和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批评因子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工科研究生压力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12名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进行问题调查。结论:工科研究生压力应对方式在性别、培养方式、婚恋状况、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而社会支持在性别、来源地、婚恋状况以及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社会支持各因子与解决问题、求助等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自责、退避、合理化等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校辅导员为研究对象,抽取广州某高校辅导员80人为样本,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工具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1.职业倦怠中的情绪衰竭与心理健康各因子(焦虑除外)以及症状总分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少成就感与精神病性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去个性化与心理健康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2.情绪衰竭对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少成就感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去个性化没有进入回归方程。可见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相关,且职业倦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大学新生自我和谐水平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考查大学生自我和谐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以及自我和谐量表在心理评估中的作用,对816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其中男392人,女424人,平均年龄19.1岁。调查方法:运用自我和谐和SCL-90量表进行调查,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同时对心理健康水平高与低者的自我和谐水平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SCL-90总分各因子得分与自我和谐量表中的不和谐因子显著正相关,与灵活性因子显著负相关,与刻板性因子显著正相关;心理健康水平高者的自我和谐水平显著好于心理健康水平低者;不和谐因子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有很强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2.
以417名高职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进行团体施测,考察了高职生在应对方式和情绪智力两方面的特点,以及这两个因素对SCL-90各因子分的影响.运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研究发现,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对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有不同的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对SCL-90各因子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回归效应.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选取山东省4所高校1050名大学生运用应对方式问卷、集体效能问卷以及SCL-90心理症状量表施测,研究集体效能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关系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男生与女生SCL-90总分,解决问题、自责上差异显著; 独生子女在合理化方面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理科生与文科生在心理健康、解决问题、自责上差异显著。(2)合理化、自责、幻想、退避和心理健康得分之间有显著正相关;而解决问题、求助和心理健康之间有显著负相关。(3)多层分析表明,宿舍水平的集体效能负向预测了心理健康;集体效能正向预测了解决问题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集体效能正向预测了求助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负向预测了幻想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因此,提升集体效能感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正确运用应对方式建立学习型组织来保持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应付方式问卷和儿童社交焦虑问卷对378名流动儿童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社交焦虑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①流动儿童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这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应对方式问卷的6 个因子中,幻想和退避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而自责应对方式在是否独生子女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②流动儿童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应对方式的6 因子中, 自责和退避与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③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中的自责对预测流动儿童的社交焦虑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86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留守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检测率高于非留守组大学生;(2)留守组大学生SCL-90总分、及各阳性症状因子分均显著高于非留守组大学生;(3)不同留守类型对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总分及各因子的影响不同,且均有统计学意义。(4)留守组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均显著高于非留守组;留守组大学生积极应对方式显著低于非留守组,消极应对方式显著高于非留守组;(5)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留守经历在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中存在调节效应。结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经历大学生,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中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受到留守经历的调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与抑郁的关系,并考察应对方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罗特编制的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I-E)、自评抑郁量表(SD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39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内控与抑郁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外控与抑郁相关不显著。(2)积极应对方式与抑郁存在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3)大学生积极应对方式与内控存在着显著正相关,与外控没有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外控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内控没有相关。(4)应对方式和心理控制源可以联合预测抑郁。结论:应对方式在心理控制源和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710名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大学生对主要社会生活事件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和“SCL-90”自评量表同时对710名地方在校大学生的学习、交往等主要社会生活事件在认知、情感、行为方面的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进行测评,并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发现被测查的大学生所表现的积极与消极的应对方式与其反映心理健康中的各因子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的认知、情感、行为三维度方面的积极和消极应对与其反映心理健康中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部分因子呈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山东省少年管教所189名男性犯罪青少年人际信任的特点以及与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1)男性犯罪青少年人际信任水平比同龄男性中学生低,且差异显著;(2)其社会支持与人际信任水平呈正相关;(3)积极应对方式与人际信任水平呈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人际信任水平呈负相关;(4)人际信任、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之间存在复杂的因果关系;(5)各种客观变量对人际信任的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9.
通过探讨心理应激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为心理应激训练提供依据。采用ZS心理应激测试量表、社会支持问卷对公安专业新生进行测试。44.8%的公安专业新生的心理应激处于最低水平;心理应激与社会支持的各因子存在显著相关;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因子进入了心理应激的回归方程。心理应激与社会支持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民族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民族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我校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2004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总体上,“总分”在160分以上的人数的人占此次调查总人数的21.0%;与全国常模相比,“躯体化”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其余8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男女生在5个因子上差异显著;不同民族之间,少数民族学生只有“精神病性”这一个因子显著高于汉族学生,其余各因子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