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俞悦 《兰州学刊》2003,(1):53-55
本文简要回顾了新中国土地制度的变迁 ,从研究现行土地制度给农业产业化经营带来的阻碍 ,来分析现行土地制度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适应性 ,围绕新形势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土地制度的要求 ,提出了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双层产权的土地制度和反租倒包等三种土地制度模式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2.
土地产权、土地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农业经营模式的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产权权能不足的弊端开始显露出来,从而抑制了农村金融发展,导致农民在农村和城市中的双重贫困.在土地所有权改革存在意识形态刚性束缚的情况下,大力提高土地使用权权能,可以改善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缓解农村金融贫乏.含有土地抵押信贷的农业经济增长模型告诉我们,土地使用权权能的增强,可以通过土地金融机制带来农业资本投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长期增长.当前我国农村可以选择的土地金融模式按照金融化程度依次包括土地信用合作社、土地融资租赁和土地证券化.在土地使用权权能提高后,这些土地金融模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与经营权三权分置是今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也是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重要制度条件。“三权分置”背景下,土地经营权流转将成为未来农地流转的基础模式,即通过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以实现土地的“成方连片”,农户对承包权的保有以实现财产性收益。从法理上,以“经营权流转”为基础的流转方式能够适应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农业股份合作社、土地信托等典型的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也能够化解在农业规模化经营中,土地流转与农民失地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及其转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存在很多缺陷:“过急”的变迁路径、计划经济的产物、产权模糊、农民经营行为的外在性、政府与民争利的载体等。在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对农村土地制度认真审视、重新思考和进行制度建设,探索“国有和个人土地共同所有制”的产权模式,让农民和国家各自拥有一半的土地产权,从要素角度来保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使“有恒产者有恒心”。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残缺及变革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地产权残缺的直接后果是农户承包权缺乏安全性和排他性,不利于土地的流转和集中,也不利于农民对土地的长期投资。《物权法》在农地产权界定上的最大缺陷是没有规定"集体"及"集体成员"作为土地所有者的权利,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主体的错位和模糊依然如故,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形势不容乐观。今后农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实行国有永佃制。  相似文献   

6.
土地细碎化、家庭分散经营成为当前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障碍。针对这一难题,不少地方政府都在探索创新农业经营的新形式。与推进土地规模流转方式不同,江苏省S县探索出了不改变农民土地经营权的联耕联种农业经营模式,通过发挥村级组织的统筹功能和农技部门的技术下乡,实现分散农户的小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结合。联耕联种经营模式是一种不排斥小农,包容小农的模式,真正让小规模家庭经营分享到技术推广的现代化成果,并重塑和再造了基层组织的治理责任。本质上,联耕联种是对当前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坚持和完善,是发展以分散的小农户为主体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城市经营与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经营是指对城市可经营的资源进行市场化地运作,以达到实现城市资源价值最大化,提高城市整体竞争力,最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城市土地是城市经营的主要对象之一,同时城市土地又是十分稀缺的,应该合理地使用。目前我国城市土地经营模式仍存在许多不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
城市经营与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经营是指对城市可经营的资源进行市场化运作 ,达到实现城市资源价值最大化、提高城市整体竞争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城市土地是城市经营的主要对象之一 ,同时又是十分稀缺的资源 ,应该合理地使用。目前 ,我国城市土地经营模式仍存在许多不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9.
记述了新中国前30年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3次变革、4个阶段,以及土地从农民所有农民经营到农民所有集体经营、最后是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变革和发展历程。分别阐述了各种土地经营方式的特点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并指出了各个阶段的历史局限性。最后,依历史发展的轨迹提出了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农村土地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8,(1):56-65
本文尝试构建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理论框架,重点探讨经营收益、风险偏好对农户微观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劳动力受限是农户选择土地流转最直接的原因。农业劳动力的缺失会直接导致土地流出。(2)经营收益之差是农户选择土地流转的根本原因。非农收益与农业收益差越大,农户越倾向将家庭劳动力配置向非农部门倾斜,减少农业劳动力投入,从而产生土地流转行为。(3)不同于固定租金式的传统土地流转,在土地托管模式下,农户在保留经营收益权的同时承担了一定风险,风险偏好程度越高的农户越有可能选择土地托管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土地资源流动与规模经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保证农民不断增收 ,切实走上富裕之路 ,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战略性目标。坚持在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 ,使土地资源合理流动起来 ,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 ,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要求。有偿转包、股份合作、龙头企业带动、市场拉动 ,是促进土地资源合理流动 ,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有效形式 ,而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和土地资源流动的规范化和市场化 ,则是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2.
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三化”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弊端及农村土地自发变革经验教训的分析,在保持“土地集体所有的法律地位、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的产权关系、以土地家庭为基础的基本经营制度、农民土地占有的现状”四不变基础上,实行“农民土地承包权物权化、农户住宅产权化、农村社会保障前置化”的“三化”模式,是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重要尝试。  相似文献   

13.
兵团土地经营制度创新与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兵团土地经营制度经历了五次重大调整。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今天,兵团的土地经营制度暴露出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兵团应坚持土地长期固定政策,规范团场土地收费政策;打破身份地的界限,加速土地流转;以人为中心,重新设计土地规划;加强农业中介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4.
调查发现,1990年代中期以来,乡镇政府经济行为经历了一个从"经营企业"向"经营土地"的转变。分析表明:1994年的分税制为乡镇政府经营土地、以地生财提供了强大的制度激励;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赋予地方政府以土地一级市场垄断性经营权;企业产权性质的约束和社会中介组织的缺位也促使乡镇政府经济行为发生适应性转变。  相似文献   

15.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土地征地制度的演化及至现行土地制度和政府经营土地的形成,可以看出正是现行征地制度与政府经营土地制度的结合,形成了现有的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进而引发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一是土地利用粗放,浪费严重,二是透支未来,三是导致社会分配不公。为改革现行土地征地制度,一要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二要对必须征为国有的土地,赋予农民谈判权。至于政府经营土地制度改革,应分步实施。同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土地理论,深化各项改革。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市场化进程中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发轫于沿海发达地区的土地股份合作制 ,很好地解决了土地分散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分户经营与产业化、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这一新的制度安排 ,是我国市场化进程中农民做出的一项伟大的制度创新。本文从全新的视角 ,对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特征、产权创新、制度绩效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家庭农场的规模化土地是通过众多土地流转合同构建起来的"契约式合并",存在着地权的不稳定性、收益分配的复杂性、生产经营的低可持续性等问题。应通过农民土地退出这一桥梁和纽带,逐步扩大家庭农场享有完全支配权和控制权的承包地规模,进而实现由土地租赁型家庭农场向土地产权型家庭农场的转变。然而,这一转变过程可能面临土地退出对价补偿水平以及补偿方式的确定、家庭农场主支付土地退出对价补偿的资金来源、退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应科学界定土地退出对价补偿标准,设计多元化的退地对价补偿方式;拓展家庭农场筹资渠道,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完善退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退地方式,降低农民退地风险。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土地集中经营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土地集中经营面临如下问题:农民对于土地集中经营后的补偿、监督和制约机制缺乏信任;农民对于土地集中经营后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存在后顾之忧;农民对两极分化存在担忧;目前的社会大系统还不能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为: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提高其对土地集中经营的认识;加强对农民从事其他产业生产劳动的能力培训;加强政府的支持、监督和控制力度;建立健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针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土地集中方式;做好城乡统筹规划;在土地集中经营过程中处理好与农民的关系;采取多种形式,造就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9.
“三化”同步与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规模化经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三化”不同步,而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实现三化同步的主要途径.从国际比较中发现,我国的土地经营规模是全世界最小的之一,这是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低下的根本原因.扩大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刻不容缓,但需要考虑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在城乡一体化基础上大力推进城乡体制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制度改革,突破土地流转中的法律障碍,准许土地承包权转让,让土地要素真正流动起来,推动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健康快速向前发展.规模化经营有多种模式,但家庭农场应成为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20.
近30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耕地弃耕、薄耕、撂荒、流失和缺乏长期性投入,农民掠夺性经营土地等现象越来越严重.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出现了两个看似矛盾的现象:大量的农村土地被撂荒、弃耕与专业化农业企业、种粮能手难以稳定取得足够的土地生产要素并存,造成稀缺的土地资源的无效配置和浪费,危害着我国粮食安全.种种现象表明,现有的土地产权制度已经走到了一个瓶颈,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基础和前提是土地"确权"——确定土地的产权归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