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中国百年的文论建设是在西方文艺思想的影响下进行的,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第一个阶段是从清末的王国维等一代学人倡导学习西学到新中国成立;第二个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70年代末;第三个阶段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第四个阶段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今天。它的理论轨迹是从政治的诉求到审美的诉求,再从审美的诉求转向文化的诉求。在这种不断的转型中,中国的文论建设困惑重重,中西融合的建设思路是一条可取的通途。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按时间顺序,把中国翻译教材发展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我国翻译教材最早形式的出现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这一阶段还没有出现专门的翻译教材;第二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这是我国翻译教材建设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出现了我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翻译教程;第三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到2012年,这是我国翻译教材建设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出版的翻译教材无论是数量上还是种类上都有了飞跃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60年,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着振兴中华、强国富民的历史使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通过执政为实现这个伟大目标而奋斗的60年;是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实现大发展、大跨越的印年.新中国成立印年可分为前后两个30年,这两个时期前后相继,不可分割,又"后30年"是"前30年"的变革和飞跃.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繁荣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4.
在清朝末年、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三个阶段,我们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大学办学模式以建构中国现代大学的过程中,对作为西方大学基本学术价值观的学术自由理念,从选择性舍弃,到积极借鉴和实验,再到主动驱逐,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造成这一曲折历程背后的学术文化原因,对于我们今天创办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艳群 《今日南国》2009,(14):38-39
编者按: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四大要素。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对衣、食、住、行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服装由颜色单一到五彩缤纷;饮食由解决温饱到营养优先,居住由多代同堂到宽敞私密,出行由“两脚步撵”到“四轮驱动”。盘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点点滴滴,从中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巨变。而这些发展变化都深深的珍藏在我们的记忆里……从本月起,本刊将陆续推出“从衣食住行看巨变”系列报道,与读者共同回忆新中国成立60年来那些难忘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历来有研究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的优良传统。大致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历史进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建立前;第二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大革命;第三阶段为改革开放——至今。这三个阶段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呈现出一个整体的面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认识正在不断地深化。总结其特点,反思其经验教训,有助于更好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相似文献   

7.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理论是中国特色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迄今,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理论大致经历了一个从强调文学从属政治,到坚持文学疏离政治,直至主张文学与政治互渗的演变过程。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有三:中国当代社会结构的转型;文学接受和创作实践的变化;文论资源和研究范式的更新。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与政治关系理论嬗变的经验体现为: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发展应呼应社会结构的转型,吸取多元化的理论资源,契合文学创作与接受实践。在中国当代文论史上,关于政治与文学关系的偏狭之见主要表现为二:将文学从属于政治;将文学与政治截然两分。破除政治与文学二元对立思维,刷新对“政治”概念的理解,可克服上述偏见。  相似文献   

8.
1956年底,新中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之为标志,中国开始进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就是说:新中国经过短短的七年(1949——1956年)就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正确认识这一转变的历史必然性,对于我们正确理解中国为什么必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一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就从理论上论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成才与就业》2009,(18):4-7
教育改变命运,教育奠基中国,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世纪之交10#-来的奋斗,中国教育实现了大变革、大发展和大跨越: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有了很大发展,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当前我国教育又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即进入了从人口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新阶段。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关心特殊困难群体,关心农村残疾人的生产和生活,努力促进农村残疾人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回顾这7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总结出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经历的四个历史阶段;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间党和国家对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的历程进程,可以系统总结出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69年来,中国反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改革开放40年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系统梳理学术界对于中国反贫困发展历程的研究,有利于把握中国反贫困政策的发展脉络,形成对中国反贫困政策持续性和整体性的认知;同时,对于展现中国特色的反贫困道路,推动世界减贫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延安时代"是指从遵义会议到新中国成立,以"延安13年"为主体的一个完整的革命的辉煌时代。延安时代先后夺取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延安时代不仅明确提出了将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历史任务,而且构建了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社会模式;延安时代确立了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道路和基本政策,初步回答了中国怎样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13.
穿越新中国60年的时空隧道,对外开放无疑是其中一个耀眼亮点。 60年前,遥望刚成立的新中国,欧美人士议论纷纷:“一个闭关锁国300年的贫弱之躯,能否跟得上世界经济步伐?”  相似文献   

14.
两种经济体制下中国犯罪状况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树华 《南都学坛》2003,23(5):74-81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犯罪现象随着国家政治与经济的变化,时落时涨,前后形成了五次犯罪高峰。195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犯罪高峰;196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次犯罪高峰;1979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三次犯罪高峰;198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四次犯罪高峰;199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五次犯罪高峰。分析造成这五次犯罪高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原因,总结治理的成功经验,采取建立“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治理机制,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措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5.
宗平 《老友》2009,(9):12-13
从满目疮痍、积贫积弱到经济总量世界第三、人民生活迈向总体小康,从封闭半封闭到民主进步、走向开放……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取得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70年的历史发展,可以从三个大历史的角度加以审视:一是从后发现代化国家建国70年的角度考察新中国70年的成就。与日本、德国以及亚非拉美一些后发现代化国家建国70年的现代化发展情况相比较,新中国70年发展速度居于领先地位。二是从中国历史上重要王朝建立70年的角度考察新中国70年的发展。新中国70年时的发展状况与中国古代汉、唐、宋、明、清诸朝代建立70年前后的发展状况相比较,这些王朝在建立70年时基本达到了王朝发展的快速上升期,就这一点来看,新中国70年的发展状况与这些历史上的王朝具有相似性。必须提醒的是,在比较新中国70年与中国历史上王朝70年的历史发展时要防止循环史观的研究方法、防止静态的研究方法、防止离开历史时间和历史空间研究的弊端。三是从国际共运历史发展的角度审视新中国70年的社会主义实践。新中国70年的发展是社会主义道路在落后国家成功发展的典型,它丰富了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使得社会主义制度大放异彩,提升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活力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杨善清 《老友》2009,(9):8-10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人们倍加怀念那些为中国革命奋斗终生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是他们前仆后继为我们创建了新中国,开创了社会主义革  相似文献   

18.
杨煌 《中华魂》2012,(19):4-5
在这金色的收获季节,新中国迎来了第63个生日回顾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拯救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了中国,社会主义让古老的中华大地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今天,社会主义中国以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雄姿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我们党第一代领导人提出的追赶世界强国的目标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我们为伟大祖国的成就而骄傲。总结成功的经验,正如胡锦涛同志在"7·23"讲话中所强调的那样: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话语从根本上是指中国所特有的术语、概念、范畴和言说体系。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中国的学术话语大略经历了从科学技术话语到社会科学话语再到人文科学话语的逐渐建构过程。中国现代学术话语大致可以划分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中国当代学术话语最大的问题是过于西化,在术语、概念和范畴上还比较单薄,对很多中国文化问题和现象缺乏有效的言说。建构中国当代学术话语体系,需要学习西方话语和继承传统话语,但更重要的还是创新,即根据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现实,总结、归纳和创造出我们自己的术语、概念和范畴,同时建立我们自己的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坚持、发展和创新了毛泽东思想。这主要体现在五个面:一是从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是从防止党和国家改变颜色到全面从严治党;三是从让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到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四是从构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五是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所以能实现这种坚持、发展和创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善于运用问题导向、打通历史现实与未来、以人民为中心、辩证思维、知行合一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实现了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的正本清源,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取得新飞跃的根本要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