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法治国家离不开法治公民,法治公民离不开法治意识,而正确的法治意识当以正确的法定权利观为前提和基础。因此,法治公民当从端正法定权利观始。  相似文献   

2.
由于特定历史文化背景、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因素,中国目前公民法律意识教育中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突出地表现为:教育内容上重义务轻权利;教育手段缺乏更注重实效的形式;教育理念上急功近利,未注重从更具有全局和长远意义上的根本素质提高。就公民治理社会的意义而言,法治教育应当更加注重民主法治观、权利责任观和公平正义观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其生成的文化背景、精神依托、观念基础和根本保障:法律文化的多样性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生成的文化背景;公民的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生成的精神依托;人本主义的法律观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生成的观念基础;权利本位法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生成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4.
大学法治是法治社会的重要方面,而目前我国大学对学生权利的保护重视不够。建立校园听证制度对大学的法治建设,对大学生权利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法治行政是现代各国行政法的法治理念,WTO法律在法治行政的"权利授予权力,权力服务于权利,权利控制权力,权力向权利负责"各逻辑阶段,对其均有体现并对国内行政法提出较高要求.从权力、权利关系视角阐述了WTO法律的法治理念,并回应WTO法律的具体要求,结合中国的法治建设实践,对如何完善中国的行政法治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正式法律制度能够提供秋菊讨要的"说法"。秋菊所谓的"说法",体现了她对自身权利的理解和维护,这种权利观与现代意义上的权利观只是程度上的不同,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异。这种"说法"与国家正式法律制度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并不存在,主要是因为人的因素,而不是因为制度,由于没有适时地把生活用语转换成法律术语,法律机器识别不了,才没有产生出想要的结果。村长身上所体现的只要"因公"就可以为所欲为的权力观,是实现法治中国的极大障碍。  相似文献   

7.
虽然社群主义权利观明确提出了社群和善在权利中的重要地位,并对自由主义权利观进行了批判,但其实质上仍然是对后者的修正与补充。社群主义权利观有利于我们全面认识和评价自由主义权利观,它在某种程度上合理地回应了权利发展的新趋势,有助于西方自由主义权利观的反思和改进;但社群主义的权利观并不具有对社会现实进行批判的功能,也低估了共同善与个体权利冲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在英美法国家的刑事诉讼中,保释是被逮捕人或者被羁押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其理论基础是无罪推定原则,它蕴含着人权保护价值、诉讼经济价值以及诉讼效益价值;我国取保候审制度是一项强制措施而非被羁押或被逮捕对象的权利,其理论基础究其实质仍然是有罪推定,它体现了重权力轻权利、重人治轻法治、重集权轻分权、重集体轻个体、重实体轻程序的国家主义诉讼观.在我国即将再次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中,应当肃清国家主义的诉讼观,真正确立无罪推定原则,明确取保候审的权利性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法学观为指导对自由的法学内涵、自由的法律确认与限定、自由对法治的要求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在法学意义上,自由是权利与义务的有机统一;我国法律对公民的人身自由、政治自由、经济自由、精神自由等给予确认与保护,但这种自由不是绝对的,法律上给予一定的限制;要使人们的自由权利得到实现,就必须完善关于自由权利的立法,严格司法,并大力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包含着丰富的法学思想,其中有关生态环境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生态环境法律关系的分析及其正义观、权利观、责任观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我们今天依法治理生态环境仍然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有关“权利和善何者优先”之争在罗蒂看来都先验地预设了一种自我和权利观念。个体拥有何种权利固然离不开特殊的共同体,但是,共同体只能为个体权利提供背景,却不能决定个体权利的内容。倘若用历史和语境的眼光来看待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之争,我们将发现权利和善之争不过是理论之争,这些争论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可以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2.
“民工荒”问题背后隐藏着深层次原因。制度环境和支农政策是形成“民工荒”的背景因素;企业的用工环境和错误观念是形成“民工荒”的重要因素;农民工的自身变化和观念转变是形成“民工荒”的根本原因。“民工荒”的最大启示在于,农民已经实现了“劳力型”向“智力型”的转变,开始用市场手段来解决市场问题,维护自身权益。  相似文献   

13.
各国基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与立法基准,往往会给商法概念不同的界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人们对商法本质的理解。我国学界多以商事关系来作为商法概念界定的基础,但是,由于对商事关系内容的不同理解,又使得学界对商法概念难以有一致的理解。同时,当代还有许多理论企图通过解构商法概念的方法来否定商法的独立性与私法性,因此,对商法概念的研究应该引起学界同仁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论高等教育法治化的观念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法治首先是一种观念法治。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非法治思想,严重影响着高等教育法治化的进程。当前中国教育法治的一项基础工程,就是要通过法律教育和法律实践等手段,推进法律意识的现代化,夯实高等教育法治的观念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从官方的材料中或多或少可以看出:亚洲各国政府或人民考虑人权观念这一问题时强调:(1)“两人相觉”的必要性;(2)个人与集体从家到国到世界的协调的与和谐的关系;(3)历史,文化与国家的背景;(4)人权对话与实施中的公平;(5)对待人权的综合的态度,但是强调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权利。另外,亚洲国家有倡导某良性生活的观念的倾向,这些观点在一个层次反映了亚洲各国政府或人民对主权的强调,在更深的层次反映了亚洲人由经受殖民主义统法治的经验诱发的对民族自决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6.
隐私权概念的模糊和复杂,导致理论上的许多批评和质疑.但是,否定和反对隐私权的论断,缺乏说服力.隐私权既与其他权利相区别,又以特定的隐私利益和隐私需求为基础,具有共同的权利基础.尽管无法完美地界定隐私权,但是作为一般人格权向具体人格权转化过程中形成的"一个中度抽象的名词",隐私权具有独特的作用领域和价值基础,不仅可能而且必要.  相似文献   

17.
寻求权利的正当性基础是一项永恒的课题。辛格的实用主义权利观从对传统权利观的权利基础不可证实的批判出发,主张将权利放在人与人所属的共同体的关系之中来理解,进而主张权利存在于涉他的行为和社会关系之中,体现为每个人都平等地承担尊重权利的义务。因此,这一方面为我们理解权利的基础提供了具体的路径,也开放出一个到底是权利行为在先还是权利规范在先的重大理论问题。但是她却假定了我们社会交往关系在一种平等的人与人之间展开,而且我们的理性可以洞察权利行为与权利规范的转化。恰恰是这种理论预设迫使她的权利理论陷入一种难以克服的内在紧张之中。但这都为当下中国社会在权利的舶来与内生的矛盾中寻求权利的根基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观念的转变和制度的更新。安定有序以及公权与私权的良性互动是和谐社会的内在特征,这些特征与刑法所具有的社会保护及人权保障功能产生了交集。因此,和谐之美必然包含刑法底蕴。在和谐社会的语境下,一些传统的刑法观念与和谐社会尊重和保护人权的时代要求格格不入。反思传统观念,树立新型观念,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9.
公共新闻运动是在"民主思潮"的影响下,由面临困境的美国报业和公共广播组织出于提升公众政治参与热情和增强自身影响力的双重目的发起的运动,在其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理论背景和现实动因。  相似文献   

20.
劳动产权与联合产权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微观经济基础的企业,采取何种产权制度及其实现形式是关系改革最终成败和社会生产力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试图阐述联合产权制度中的劳动产权,首先重新阐述劳动产权的基本内涵,其次区分了劳动产权和劳动力产权,最后指出了劳动产权在联合产权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