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汉昌 《南都学坛》2001,21(5):77-82
司法鉴定质量影响着司法公正。提高司法鉴定质量关键靠制度。我国目前的司法鉴定制度因其自身缺陷 ,已经不适应司法改革的实际需要。为此 ,有必要借鉴国外司法鉴定的有效做法 ,尽快建立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制度、司法鉴定人从业资格认定制度、科学界定鉴定人的性质、明确鉴定结论的证据属性、改造现行的鉴定人主体制度、赋予当事人选任鉴定人的权利、完善鉴定人的回避制度、改革鉴定结论的质证和采信程序、考虑设立鉴定证人制度、明确规定鉴定人的鉴定义务和法律责任、建立鉴定人过错赔偿和职业保险 (或职业互济 )制度。  相似文献   

2.
高校人力资源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目前,许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岗位权责不明确,缺乏合理的部门职责分工;激励制度不完善,缺乏管理员工的有效手段;薪酬制度与考核制度不合理,缺乏原则性;晋升机制不合理、缺乏公正的竞争环境;人才引进体系不健全,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等。因此,建议创建一套良性循环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也就是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部门职责分工,完善的激励制度,合理的薪资制度与考核制度,合理、公正的晋升机制和竞争环境,健全的人才引进体系和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  相似文献   

3.
司法鉴定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吸纳当事人对抗制的合理因素,但对鉴定意见相关规则的完善并未见改革新举。随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司法鉴定在立法与司法两个层面的认识有新的发展,亟待我们及时总结司法鉴定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剖析刑事诉讼中司法鉴定的四个热点问题,反思传统司法鉴定观念根源,以期完善鉴定证据制度的科学构建。  相似文献   

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对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具有诸多积极作用与意义,同时,在有关鉴定人出庭作证、侦查机关司法鉴定职能、法律责任追究、鉴定人资格以及其他方面,规定还存在不足之处,必须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略论我国古代司法鉴定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鉴定制度是我国司法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司法鉴定结论在我国三大诉讼法典中被规定为法定证据。考查了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探索其兴衰原因 ,以有利于对现行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有利于深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的司法鉴定立法为司法鉴定实践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但是由于所规定过于简单、笼统,缺乏系统性而不能适应司法鉴定实践的需要,影响了司法鉴定应有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现存弊端,阐述了我国司法鉴定统一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2009年河南省首例走私古钱币案集中暴露了古钱币司法鉴定所存在的三大困境:司法鉴定机构的设立有欠规范;鉴定人缺乏从事古钱币司法鉴定的专业素质;对涉案古钱币进行定级的标准较为模糊。为了确保涉及古钱币的案件能够得到公正处理,应尽量规范司法鉴定机构的设立,不断提升鉴定人员的业务素质,积极探索传统眼学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进一步细化古钱币的文物定级,并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整个文物的司法鉴定机制。  相似文献   

8.
经过理论与立法实践的发展,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在有些问题上仍然存在争议,由于鉴定人在整个司法鉴定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鉴定活动的实际承担者,鉴定人的法律定位、资格认定和选任、鉴定人的权利义务以及法律责任等内容,是构建合理的司法鉴定制度使之与现代诉讼活动的发展相适应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前在刑事司法实践中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解决,针对刑事诉讼中司法鉴定的质证程序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刑事司法鉴定质证程序的现状和不足之处,提出完善构想,期望能够解决当前刑事司法鉴定所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以探求适合我国诉讼制度和证据制度的司法鉴定制度。  相似文献   

10.
司法鉴定制度改革论略——从程序公正与诉讼效率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现状,比较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司法鉴定制度的立法技术和实践经验,针对我国司法鉴定制度存在的问题,从司法鉴定体制、鉴定人、鉴定程序和鉴定结论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11.
真正能让法官对司法鉴定意见产生内心确信的标准是其"合理性",即合乎事实、合乎理性、合乎规律与合乎逻辑。因此,"合理性"才是司法鉴定意见的实体审查标准,是司法鉴定意见最具价值的因素。以"合理性"为标准,有利于法官对鉴定意见进行准确认证、提高鉴定文书的质量、提升司法公信力。违背现有鉴定规范和技术标准的鉴定意见、明显违背经验法则的鉴定意见以及没有依据支撑的鉴定意见,都不符合"合理性"标准。应该完善司法鉴定标准立法,加强司法鉴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司法鉴定能力,规范鉴定意见审查认证过程中的法官自由裁量权,以此完善司法鉴定实体审查的制度建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必继份制度与国外的特留份制度既有共同之处,也有明显差异。由于必继份制度的内容比较粗略,存在适用主体范围过于狭窄、适用标准缺乏可操作性、遗产份额标准不明确等缺陷,已无法起到限制或者制约遗嘱自由的作用。我们应当借鉴和引入特留份制度,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继承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3.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里面没有专门详细论述司法鉴定委托制度,造成实践中的诸多误读和争议,比如法院对当事人鉴定申请的委托期限,法院是否有权限制当事人对鉴定机构的选择,法院能否预收鉴定费用,法院能否拒绝委托当事人在二审期间提交的鉴定申请以及当事人能否自行委托进行司法鉴定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实践中已经严重影响了司法鉴定制度的正常健康运转.为了保障司法鉴定的科学公正,必须详细规定鉴定委托程序,使司法鉴定制度本身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4.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关于住房公积金的监管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管理监督机构的法律地位不明确,风险防范系数低;法律制度缺少可操作性;地区、收入差距大,缺乏度量标准,监管难度大。完善住房公积金监管,需要明确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弱化其行政化色彩;从法律层面上明确监管的程序,增强其操作性;加强住房公积金使用的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15.
著作权登记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现有的著作权登记制度的法律性质、法律效力不明确,缺乏统一的著作权登记体系,救济制度不健全。应借鉴域外先进经验,明确著作权登记的性质和效力,建立统一的著作权登记机构,统一著作权登记的内容和程序,建立著作权登记救济和赔偿制度,从而完善我国著作权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16.
刑事司法鉴定制度是刑事诉讼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目前我国的刑事司法鉴定制度存在不少弊病,不利于维护司法公正,必须对现行刑事鉴定程序启动机制、鉴定人资格认证及注册制度、鉴定人的选任、鉴定人出庭制度、司法鉴定效力制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7.
鉴定结论作为现代法庭审判的重要依据,它的形成不仅需要借助仪器和科学方法,还需要鉴定人进行检验、分析。司法鉴定是为诉讼服务的一项科学实证活动,鉴定意见存在瑕疵或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在推动司法鉴定法制化的同时,应从行业管理的角度加强配套制度建设,不仅要强化对司法鉴定意见的监督,明确瑕疵、错误鉴定意见的发现机制,而且要建立司法鉴定执业风险保障体系,保障瑕疵、错误鉴定意见的责任得到有效追究和合理赔偿。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征地制度的缺陷,在于土地产权行使有背公平,“公共利益”缺乏明确界定,征地补偿款太少,补偿制度不合理,政府与村集体组织职能错位,法律责任规定不明确、处罚制度不完善,财政体制和农村税费改革不完善等方面;从保障农民完整行使土地产权,严格区分征地用途、明确限定“公共利益”范围,健全补偿机制、公平合理补偿失地农民,转换政府角色,发挥村集体组织真正代表农民的职能功效,量化法律责任,加大处罚力度,完善分税财政体制和加快农村税费改革配套措施等方面探索了完善农村征地制度,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多头鉴定、重复鉴定是一个顽疾。为确保司法鉴定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抑制多头鉴定、重复鉴定,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法律制度、诉讼制度以及科技标准的配套改革和完善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知识产权禁令制度由于缺乏类型化思考和体系化构建,目前存在禁令概念表述不严谨、禁令类型缺失、禁令性质定位模糊、立法体系混乱、审查标准和程序规则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从类型化视角重构中国知识产权禁令制度,科学划分知识产权禁令的类型,合理定位知识产权禁令制度的性质,选择“民事诉讼法+侵权责任法+知识产权单行法+司法解释”的四元层级立法模式,明确不同类型知识产权禁令的实体审查标准和程序适用规则,将推进这一制度在中国现行法律体系内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