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动物小说即以动物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动物小说自新时期兴起,80年代的动物小说还很不成熟,篇幅也较短,主要是借动物表现人情世态;90年代的动物小说,动物已经渐渐脱离附庸于人的地位,能够展现自己真正的本性的东西;新世纪以来优秀的长篇相继出现,在主题的展现上尤其丰满而全面,体现了人们对动物世界的关注、自身意识的强化,以及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不断反思。  相似文献   

2.
随着动物小说创作的发展,很多作者开始重新思考西顿的动物小说创作范式,尝试脱离在动物小说中投放人的情感与影子,力图以一种旁观者的身份实录动物的生活,还原动物所特有的生命张力与成长意识。雨街的动物小说可称得上是其中的佼佼者,雨街的动物小说虽是实录动物生活,但因其细腻的情怀,使得书中所有的一切都在旖旎、充满生命力的风光里奔放地发生,故其动物小说又有别于纯粹的动物成长史。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代动物小说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动物小说崛起于 2 0世纪 80年代。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它不但具有复杂的历史背景 ,而且涵盖着深刻的美学意蕴。地球上的每一个民族 ,都曾经历过从渔猎游牧和农耕生活开始的与动物打交道的历史。与动物的交际 ,必然导致人类原始美学观念的萌发。动物快感向童心美感的飞跃 ,把儿童文学的题材取向扩大到无比丰富的动物世界。新时期的优秀动物小说 ,超越了昔日我国动物小说透过人看动物的陈旧视角 ,而代之以动物看人的崭新艺术开拓。动物小说是帮助人类驱除愚昧与迷信、帮助人类正确看待人类生态的哲学小说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动物小说创作中 ,动物形象不具有独立的主体地位 ,仅仅被视为人类社会道德观念的形象符号。然而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 ,环境的日益恶化 ,物种的濒临灭绝 ,人们更多的关注自然、关注野生动物 ,人们对动物的看法有了改观 ,更多的沉入动物的内心世界 ,动物成了小说的正面主体。环保意识的增强促进动物小说中对人的关注转向对动物命运的关注 ,我国动物形象作为象征符号到以动物为主体体现了观念的变化由封闭到开放和多元 ,动物小说的崛起拓展了我国儿童文学的视野 ,促进了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小说《动物庄园》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寓言小说《动物庄园》是英国小说家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借助动物视角讲述莫纳农庄动物造反以及随后猪首领拿破仑掌权并对所有动物实行暴力统治的故事。这篇小说具有普适性的批判意义。小说既描写了动物对民主自由的追求,也描写了它们对土地的眷恋和向往。动物追寻自由的努力和寻到自由的可能都给人类以无穷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沈虎根的新作《黄黄的一生》标为动物小说,似觉值得研究。以动物为描述对象的小说,按内容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写动物与人的纠葛关系,并以此来反映人的命运遭际的小说,如王凤麟的《野狼出没的山谷》,契诃夫的《卡希旦卡》便是;还有一类是完全写动物之间的纠葛,即它们的群体生活,它们的友谊、仇恨或生存斗争,并以此来曲折地反映人类社会的人际关系的小说,作家笔下的动物世界实质上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形象模拟,如蔺瑾  相似文献   

7.
沈石溪作为当代中国最著名的动物小说作家,他的动物小说情节曲折、惊险刺激,结合对比《水浒传》的写作手法,沈石溪在创作中十分善于抑扬、悬念等技法的运用,体现了中国古典小说创作中情节制胜的美学特点。  相似文献   

8.
动物小说的叙事模式可以总结出不同的几种类型。本文以“人化”、“悲剧化”、“道德化”为三部曲来分析《羚羊飞渡》、《再被狐狸骗一次》、《母象冢》三篇动物小说的叙事模式,在分析过程中,注重结合自身阅读小说的审美感受和体验.而不拘泥于小说中的故事情节,试图借此来对小说中所体现出的人类的反省和思考做出简略的说明。  相似文献   

9.
维多利亚时期探险小说中的狩猎书写与英帝国的国内猎狐和海外动物猎杀互为表里,相互印证。探险小说中的海外动物猎杀叙述凸显了兴奋和快乐之情,并采用"重复"、"清单式描写"和"平实风格"来增强情绪感染效果,以此建构"伟大的白人猎人"形象。考察19世纪英国探险小说中大量的狩猎情节可以一窥探险小说在建构和加强帝国意识形态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卡夫卡的小说中,动物主人公一如卡夫卡自己的生存姿态,它们渺小无助,四处躲藏,惶惶不可终日。卡夫卡像小动物那样远离嘈杂的人群,逃避这个世界可能给与他的种种伤害。从自我保全的态度和方式看,卡夫卡的动物小说显然具有一种原始主义思维倾向。他渴望在繁杂的工作之余,在强大的父权之外,去寻找本真的自我,而动物题材乃是他达到这一目的的最佳选择。如果从情感角度观察卡夫卡的动物题材,就会发现他的动物小说具有一种十分突出的原始情感意向,存在着人类动物情感的某种原始性。  相似文献   

11.
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对于共同犯罪案件如何认定犯罪中止,司法机关在办理中是仁者见仁,法学人士在讨论研究中是智者见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应以行为人自动停止犯罪并有效地阻止其他共犯利用其先前行为继续实施犯罪或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标准。  相似文献   

12.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案件的深刻剖析,论述了认定合同的依据、广告行为的效力、公司与股东的责任以及公司主体的混同等重要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面面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对贫困生帮助很大,同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贫困生认定工作仍需要进一步采取各种相关配套措施,以推动和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5.
2012年3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修订《1930年关税法》的法案,以便对中国、越南等“非市场经济国家”征收反补贴税。近几年,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处于高发期,金融危机加剧了我国外贸出口中遭受的贸易摩擦。应尽快转变原有增长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对少数国家的路径依赖,开拓多元化市场、促进内外贸一体化,以实现我国外贸战略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作为现代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民国武术置身于当时人们追求"科学"的话语背景之中。以"传统"为特征的国术(武术)与当时的"科学"话语形成了较大的反差与抵牾。国术界要实现以武图强的远大抱负,国术的"科学化"问题首当其冲。鲁迅与陈铁生的论战围绕国术是否有提倡的必要展开,一方面为国术的科学化做了舆论上的铺垫,另一方面也促使国术界开始反思传统武术的痼疾。进而,国术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了国术科学化的改造,其实质是确立发展国术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为国术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7.
关于代位权行使的效力, 有入库规则说、平等受偿说、优先受偿说等几种观点。从立法目的、法律功能、法律成本和效率、其他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中国司法解释的性质和来源来说, 中国应选择优先受偿说的观点, 赋予代位债权人优先受偿权, 建立代位权上优先受偿权的现代理念。  相似文献   

18.
在不签发提单的情况下,利他契约理论能很好地解释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当事方的权利义务。但在签发提单的情况下,该理论就不敷使用。借助罗马法中的准契约理论,既能对提单下的义务转让进行合理解释,也能解决在实务中诉权的确定之难。  相似文献   

19.
涉农资金等财政专项资金在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统筹整合作为对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原则的突破与平衡,加之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地方财政自主权的边界范围,因而属于重大改革,必须于法有据。现有的政府主导财政专项资金统筹整合模式在实践中面临很大困境,而法治保障模式不仅具有价值必要性,更有其独特的制度优势。在"法治财税"理念的指导下,法治首先必须尊重财税规律、逻辑与模式,在此基础上,对中央及各省份专项资金统筹整合文件规范中与法治财税规范意旨不符的部分进行分析、审核和修正,以尽快建立稳定权威的专项资金统筹整合法治方略,顺应新时期民生财政的发展要求,并促进央地财政关系的优化。  相似文献   

20.
针对污染环境罪的诸多争议,在正确把握保护法益的基础上,一以贯之地寻求具体答案。承认生态学的人类中心法益观下的环境法益是本罪的保护法益,将环境法益与人类法益并列为本罪保护法益的观点,因缺乏对环境法益层次性的内在逻辑结构的认识而不具有合理性。2017年司法解释第1条的部分行为规定,通过对污染环境行为严重性的实质自然属性的规定,表明行为对于环境法益的实害结果;而部分结果规定则是通过对人身、财产等损害的判断,确认存在严重污染环境的损害后果。本罪的责任形式为故意,对过失犯的强调在很大程度上省略了对间接故意的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