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加大先进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是促进该地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地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生态环境、加大资金投入等解决民族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业是运用现代资本、物质技术要素来改造传统农业,以先进的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支持农业,以新的经营理念管理农业,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通过对现代农业指标体系的构建,分析了聊城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结果表明,聊城市现代农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促进聊城市现代农业健康快速发展,提出了加大现代农业宣传与推广力庹,推动农业专业合作体系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信息化步伐,加大现代农业科技投入,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加大现代农业资金投入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投资绩效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使投资的效用最大化。本文运用1994-2010年有关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各项资金投入及农业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等统计数据,从对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的视角,利用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了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各项资金投入与农业增加值增长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不同关联度。  相似文献   

4.
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经营制度能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依据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我国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着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市场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主要矛盾。完善土地家庭经营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发展现代股份公司经营型农业企业,同时做好配套机制的建设,将有力推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农业产业化对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意义农业产业化,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农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地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农业产业化是农民进入市场的主要方式和依托。推进农业产业化,对于建立农村社会主义经济新体制,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综观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过程,尽管其所依托的载体不同、…  相似文献   

6.
安塞县选择发展棚栽业作为农业特色产业,比较符合当地的自然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在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促进农村主导产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必须解决资金投入不足、技术相对缺乏、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产业化进程缓慢、农民主体意识不强等问题,才能实现棚栽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7.
结合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面临的农民素质普遍较低、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要求,科技人员严重不足、农业科技推广滞后,组织管理人才匮乏、农民组织发育滞缓,龙头企业规模不大、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亟待提高等有关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人力资源不足的困惑,提出了职业教育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途径: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培养合理的多结构多层次人才,为造就现代新型农民提供培训,为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做好示范,为地方政府实施农业产业化当好参谋,为龙头企业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8.
2012年2月13日发布的首部《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是我国今后5~10年现代农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我们呈现的是一幅新时期的农业产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蓝图。围绕《规划》提出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探讨了农业产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机制: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根本要求。农业产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渭源县为例,依据2010年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民文化素质对农业产业化的三度即认知度、接受度与参与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民文化素质对农业产业化的三度产生很大影响。整体而言,农民文化素质越高三度越高,但绝大多数农民对产业化经营中自己利益能否得到保护感到担忧。为此要在欠发达地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行产业化,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对产业化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认知度、接受度和参与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对皖北农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发现,皖北要实现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全面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坚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1.
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业发展已进入由生产主导型传统农业向技术主导型现代农业转变的新阶段,对农业科技支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前中国农业科技投入总量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学科结构失衡,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不完善、整体运行效率不高,作为受体的农民素质整体偏低、对新技术吸纳能力较差,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应加大农业科技投人,强化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运作机制,注重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  相似文献   

12.
创新农业经营形式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新农业经营形式对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通过剖析目前传统农业经营形式中存在的问题,对比发达国家的农业经营的主要特点,提出我国在实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创新农业经营形式,包括改造公司加农户、大力发展内生型农民合作组织、培育规模专业大户、发展土地银行和公司制农业等,并提出了完善实现农民知识化、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等宏观政策。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也存在着经营管理水平落后、资金实力严重不足等问题。“入世”将给中国保险业带来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法律对策 ,迎接挑战 ,规避风险 ,完善法制 ,以此推动中国保险业在新形式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世界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环境污染、气候变暖、农业灾害频繁、贫富差距拉大、粮食安全受到威胁,以及疾病和健康问题面临挑战等多方面的问题,亟待采取有效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进行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新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问题是在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必须与农民结成共同利益关系,让农民得到实惠,实现共同发展,这是关系到产业化经营生死攸关的关键问题。而在这个问题上,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没能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6.
经济转轨期农村经营模式:路径、绩效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农村实行的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这种体制的弊端在于土地难以流转、经营规模太小、市场联系面窄、抵抗风险能力弱、农业资本投资不足、土地使用效率低等。要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就必须创新经营模式,下一步应该把突破口放在以产权清晰为基础的统一经营上,建立农村家庭、涉农企业、集体和政府利益协同的产业链,把重点放在农产品的加工和流通环节,以企业为龙头,建立大市场大流通,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是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也是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当务之急是抓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根本之策是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西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关键之举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农村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及成因,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民素质教育,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合理规范制度及其创新等一系列促进西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对推进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实现西部农村现代化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农村劳动力正走向结构性短缺,致使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严峻,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梳理农村空心化问题的现状及其危害,简要分析了新生代农民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地位,通过探讨新生代农民的特征、观念和利益诉求,提出加速新生代农民培育的措施和动力机制,以此化解农村空心化导致的"农民荒"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农业发展影响的凸现,使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许多深层次问题日益暴露,农业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总结国内外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转变发展战略,用新的农业思想构筑农业发展道路,是实现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20.
农村社区治理创新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遏止农村社区衰落走势、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的一项重大社会工程,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农村社区治理创新必须破解体制、资源配置、农村公民社会发展、社区公共性社会资本匮乏、农村社区空心化和治理人才短缺方面的难题。推动农村社区治理创新,社会工作者肩负以下四方面的使命:一是发展社区民主,推动平等、公正的参与社区治理格局的形成;二是开展公民教育,培养村民的公民意识和参与治理行动的能力;三是协助农村社会组织成长,为社区治理创新搭建组织平台;四是培育社区社会资本,重建社区的合作与信任的社会关系,重塑基于规范和参与网络的新型社会团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