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作为一种应用在新闻报道中的语言,新闻英语具有不同于其他语言的显著特征。本文就新闻报道中标题、导语、主体各部分的语言特征作详细的分析与研究,以此映射新闻英语文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新闻报道中模糊词的广泛应用使得新闻更加真实、具体而且准确。模糊词的大量存在。一方面,由于世界存在着类属不清的事物,人类具有模糊思维的能力,再加上语言本身也具有的模糊特征,这样就使得我们所使用的新闻语言也就具有了明显的模糊性。模糊语言不等于含糊其词,模棱两可。模糊语言是利用语意的模糊,准确地反映生活中的模糊概念;或者出于修辞的需要,用模糊语言表达某种不便直说的思想感情:或者出于礼貌,考虑到交际环境、目的、内容和对象的心理因素,必须采用模糊的说法。准确不等于精确,精确语言可以做到准确.模糊语言也可以做到准确。模糊词在新闻报道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闻报道一般由标题、导语和正文三个部分组成,而标题则是一篇新闻报道的“眼睛”,其形式之醒目,文字之精炼有别于其它文体的标题。英美报刊的新闻标题独特新颖,本文将就新闻英语标题的特点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模糊限制语不仅具有模糊语义的作用,而且在某些特定语言中,如新闻英语,还可以增强语言的精确性,提高话语的准确度。本文以68篇美国ABS新闻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模糊限制语对增强新闻英语准确性的作用,还对新闻英语中使用模糊限制语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英语新闻主要是用以报道事实和传递信息,因此新闻语言必须准确、简洁、生动、平实。但模糊语言普遍存在于人类各种语言中,其中就包括新闻语言。本文尝试在区分模糊与歧义的基础上,从模糊语言的表达方法、目的和作用等方面探讨英语新闻中模糊语言的特点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闻主要是用于报道事实和传递信息,因此新闻语言必须准确、简洁、生动、平实。但模糊性是语言的固有属性之一,模糊语言普遍存在于人类各种语言中,其中就包括新闻语言。语用学视角下的模糊语言在英语新闻语篇中具有自我免责功能、概括功能、评价功能与精确信息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新闻写作力求内容准确、客观公正、报道及时,但万事都总是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不同的事物之间又往往相互交叉、相互包容,为了把握好新闻报道的分寸,运用模糊语言便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新闻写作技巧。从新闻写作中模糊语言的形式和功用两个视角分析阐述了新闻写作之模糊语言的妙用。  相似文献   

8.
网络英语消息是对传统媒体消息的英译.译者作为翻译主体在网络英语新闻翻译中应发挥主体性,对新闻文本进行跨文化的改写,以取得最大的对外传播效果.译者的主体性在网络新闻英译中主要体现为:在保留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对新闻进行符合西方受众接受心理的改写,包括对标题和导语的改写、对背景信息的增补和对正文信息的取舍.  相似文献   

9.
英语新闻报道由标题、导语和正文三部分组成。本文就标题的词汇特色、导语特点、正文结构特征及新闻的用词特点进行了分析。目的是使读者掌握这种新闻报道的独有的特点 ,有助于提高英文报刊的阅读及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导语是新闻报道所特有的一个文体结构形式,在英美报纸和新闻杂志中创造了独特的语境资源。它本身既表达有关新闻事件中的关键性信息,将编辑、记者的思想意图给予有效传递,又在标题与消息主体的结构链中起重要关联作用。导语具有非常重要的语义、语篇交际价值。本文在阐述导语交际价值的基础上,分析其形成存在的语用内涵。一、导语的交际作用不同于通常的记叙性文体把故事高潮与悬念释放置于文章的结尾,也不同于说明散文把解释事物的内在理性均衡地置于说明的过程中,新闻报道开篇即把所报道新闻事件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佛教初传于于阗,于阗在佛教东扩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于阗塞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于阗塞语在被迫消亡的过程中对征服者的语言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部分于阗塞语词汇被借入回鹘语中并保留了下来。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以来的口语写作存在着去修辞化的倾向,不少口语诗人不在语言修辞上下功夫,只是一味直用口语、倚重叙事或者依赖反讽,从而造成了诗歌语言的单薄和想象空间的狭窄。去修辞化的口语写作,既无法充分挖掘现代汉语的语言潜能,又无法构建丰富多样的艺术世界,同时也对百年新诗的艺术形象造成了一定损伤。因此,对这种去修辞化的诗歌写作倾向加以反思和批判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新词语给留学生阅读汉语报刊造成了一定困难。因此,加强新词语研究,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新词语,提高阅读理解水平,教师应向学生介绍新词语的特点、构成方式和文化内涵,并不断补充最新的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语言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描述和分析 2 0世纪 90年代俄罗斯各共和国语言“国有化”运动及其特点的基础上 ,对一些共和国不考虑自身的语言状况、人为规定民族国语的行为进行了反思。文章认为 ,尽管在俄罗斯目前还没有因为国语问题引起大的争端 ,但如果推行民族国语一旦带有强制性 ,就不能排除发生语言冲突的可能性 ,因其与民族间和民族内部不同语言团体间的特权及不平等关系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15.
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比较、不同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比较是汉藏语类型学研究的重要内容。20年来汉藏语系语言类型学研究的经验主要是:必须区分亲属型语言比较和非亲属型语言比较;亲属语言的类型学比较必须区分语言现象的同源关系和非同源关系;必须重视系统参照;必须谨慎判定语言接触现象。语言类型学研究存在对汉藏语系语言事实重视不够的弱点,导致所提取的有些类型学规则不能概括汉藏语的语言事实。汉藏语系语言中的量词问题、韵律问题、声调问题、语音和谐问题、多义分合问题等,都是未被认识、有待开垦的领域,汉藏语的类型学研究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6.
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新时期无疑是语言探索最积极、活跃的一个时期。经过20多年的探索,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真正拉开了距离,它的身上聚集了越来越多美的素质、艺术的素质。汉语文学语言在实现了从文言到白话的切换以后开始更多地具有了那种不可化约的文学性。从文学语言自身的特点出发,新时期作家给以更多关注的不是客观地描写生活,而是激发读者的记忆和想象,让读者在想象中创造生活。从这个角度入手,他们在句式和词语的变换、隐性夸张、语言的超常使用和语言风格的粗砺、杂色、审丑等方面都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超传播”与火星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星文是现代汉语一种特殊的新语言现象,它在最近几年迅速"火"遍了网络。作为语言交际工具,火星文的问题挺多。但作为网络青年们的交际"玩具",火星文又别具价值。火星文不仅是网络青年在网络交际语言上的离经叛道,也是对现代汉语的一种"创新"活动。从近期看,类台湾型的火星文可能会逐渐"降火"。从总体趋势看,类火星文的"创新"活动却会是一个长期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讲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改中,讲授法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挑战。不少教师把少讲和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原则,甚至当讲的地方也不讲,否则就是因循了"满堂灌","填鸭式、注入式"的老路。因而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师的讲越来越少。笔者认为,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么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原则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理。目前见诸论著、教材、论文中的语文教学原则或过于宽泛,或落后形势,已不能指导目前的语文教学。为了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更新语文教学理念,提出新的语文教学原则迫在眉睫。我们认为,现代语文教学也遵循习得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审美化原则、个性化原则和民主化原则。  相似文献   

20.
小说语言是一种人类心灵的存在方式暨显现方式 ,从这一点上看 ,它具有相当突出的哲学意味。而新时期小说无论是在作家的自觉哲学意识上 ,还是作品语言的哲学内蕴上 ,都是近百年来的中国文学所少见的 ,它是中国和中国人走向现代的一种必然结果。新时期小说语言的哲学基础其来源有两大方面 ,一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浸润 ,另一个来源是西方现、当代哲学基本观念。而对一些哲学思潮必须批判地看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