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通过分析南朝梁代历史背景,结合鲍泉生平及其生活看他所写诗歌,将其诗分为游子客愁主题、闺思主题、咏物主题三方面进行阐述;并从湘东王萧绎的角度切入,分析鲍泉生活环境和诗歌,总结出鲍泉诗歌总是隐括着忧伤的情感。  相似文献   

2.
由于种种原因,"萧"几乎被"肖"冒名取代了.其实,"萧"和"肖"是两个形、音、义完全不同的汉字.文章以翔实的资料论证了如下观点:"肖"不能代替"萧"的姓氏符号作用,"肖"作姓是一个错别字.  相似文献   

3.
南朝萧绎的边塞诗内容丰富,数量可观,体裁众多,不仅能反映南朝文人写作边塞诗的一些普遍情况,还与唐朝边塞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试对萧绎的边塞诗进行分析和研究,将之还原进其历史文化背景,并结合其个人因素,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描述性研究法,探究其边塞诗在边塞诗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艳情诗指以华艳辞藻、玩赏心态吟咏女性的诗篇.南朝此类诗作,对汉魏以来传统女性诗歌题材进行了全面的娱乐性改造,也开创了大量新的表现领域.南朝艳情诗的女性叙写,因为失去了伦理教化意味与政治托喻功能,而演变为单纯吟咏美色,体现艳情趣味的娱乐之作.而诗作中泛叙的女性,也因缺乏"人"的个性和情感而沦为物品的聚合体或物化的审美对象.  相似文献   

5.
现存东晋南朝梁元帝萧绎所撰《金楼子》,以清鲍廷博所刻知不足斋本为最善,萧绎的不少占决实例见于该书《自序篇》。经由对萧绎占筮实例的分析,可以一窥以萧绎为代表的南朝梁皇室好易、研易,以及受周易思想影响的情况,探知萧绎痴迷周易之缘由,进而全面诠释萧绎的周易情结。  相似文献   

6.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俗话中的"徐娘"就是此文所要说的徐娘。徐娘乃是南朝梁元帝萧绎的皇妃徐昭佩,出身名门。出于家族的政治目的,徐娘嫁给了湘东王萧绎,居住在江陵。据《梁书·世祖徐妃传》记载,徐娘并不是"第一眼美女",姿色一般,也不是"第二眼美女",气质不佳。萧绎则是圈中颇有名气的文学青年,喜欢搞搞  相似文献   

7.
魏晋时期,人的自觉带来了审美意识的质变,文学的审美价值被发现。到了南朝尤其是梁代,以萧衍、萧统、萧纲、萧绎为代表的文人创作了大量的宫体诗,把文学审美抒情功能的认识推进到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宫体诗第一次集中大量地描写展现女性美,力图把人体纳入审美观照之中,并由传统"重德"转向"重色",拓展了诗歌的审美表现领域。  相似文献   

8.
强化言说技术进而遮蔽言说主体,是南朝诗歌"技艺化"的直观表现;"技艺化"的深层意味在于,在士族"话语权"导向下的文化机制中,南朝文人之所以对诗歌创作趋之若骛,主要在其标榜风流、彰显才学、玩赏娱乐等文化技艺功能,而不是传统诗歌感物吟志的抒情功能.  相似文献   

9.
近来,在报刊杂志上看到宣传《西施实生于吾萧(山)”的文章,本人对此论点不敢苟同,故草成此稿,与之商榷。根据笔者所见,直接点明西施故里在诸暨苎萝山的历代文献达百种以上。其中,仅南朝至唐代的文献就有:南朝刘宋孔灵符撰  相似文献   

10.
南朝赠答诗是南朝诗歌中抒情性较浓的代表题材之一,其在“性情”与“声色”之关系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性情显于声色者、性情与声色交融者、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者。这些特点与当时重文尚文,以诗歌作为仕进手段的文化背景,以及后期士族狭小苍白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不仅是传递客观命题的工具,更是言者用来传递主观性的工具。首先,言者对命题的认识、对事件的态度、对语篇的立场构成了主观性陈述;当言者的主观性赋予话语某一部分在态度、情感、立场上的主体地位,使它们超越其他语义内容、获得凸显感知时,就形成话语中的强调形式。其次,主观性的核心参项可以表述为不具真值语义、体现言者立场的话语形式;同理,话语强调表达的核心特征可参照真值语义、句法辖域、语用意义三个维度。最后,强调表达与主观性表达是蕴涵共性关系,强调表达是主观性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观性是语言中更为优势、自由的概念,不一定总是表现为强调表达。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16.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贾府由盛而衰 ,大厦倾倒。与其相反的是 :赖家虽为贾府的世仆 ,因其在贾府管家时间长 ,权势重 ,善于拍马逢迎主子 ,钻了贾府管理混乱的孔子 ,渐次发迹 ,超越常人 ,最后连主子也要向其乞借遭冷遇。这一主仆贫富易位的典型事例给世人留下颇值得深思回味的人生课题。  相似文献   

18.
对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欠费现象,分析了在高校中,学生学费、宿费在办学经费中的比重及学生欠费问题给高校办学带来的不利影响。指出制度不健全、家庭贫困、就业因素、观望心理等因素是目前高校学生欠费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解决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的对策是:建立健全一体化的收费管理体制;解决国家助学贷款问题;严格执行学生收费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消费者的信息追溯标签信任度对购买农产品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390份辽宁省消费者购买可追溯鸡蛋行为的调研数据,通过二元Probit模型和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其影响因素,并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法,验证消费信心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信息追溯标签有较高信任度,其对可追溯鸡蛋的消费信心也相应提高,进而更...  相似文献   

20.
明代法律多样,律始终占据法源主导地位,令、诰、例在明代不同的时期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律相辅相成,弥补律之缺位,强化律之功能。明代并不具备产生判例法的充分条件,明例的修定与判例法也毫无相似之处,而是成文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