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至元的《崂山志》,对黄宗昌《崂山志》多有吸收和继承,但其增补、创新之处,也所在多有。其各卷名称和排序,多源自黄《志》,但纲目更清晰更具逻辑性、景点介绍之后多附相关诗文词赋作品、重视女性人物等,是其体例最突出的创新。而在人物、宫观、名胜、物产及艺文等各方面,虽也不乏对黄《志》的承袭,然其内容的丰富性远远超过了黄《志》。其中对刻石碑文的重视、对诗文佳篇和奇闻轶事的全面搜罗,尤其是关于德、日侵占时期史料的记载,都使得周《志》具备了较高的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苑秀丽 《东方论坛》2010,(6):28-37,42
从明代开始,即墨黄氏由一个普通的农家,不断提升文化层次,从明嘉靖到清光绪的数百年间,涌现出进士8人、举人34人、贡生45人,其中有65人有文集、诗稿传世。这些文学、文化人才,使黄氏家族成为当地典型的名门望族、文化世家。一方面,家族文化构成了黄宗昌《崂山志》撰写、刻印和流传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从族人黄肇颚的《续崂山志》、黄氏后人对《崂山志》的普遍重视和黄氏外甥周至元的《崂山志》,以及青岛文化发展的实际来看,黄宗昌《崂山志》的影响已从家族文化向外扩展,对青岛地区的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为我国家族文化与地区文化互动的一个鲜活的例证。  相似文献   

3.
周至元作为即墨黄氏之外甥,对其舅氏之祖黄宗昌极为崇拜。其《崂山志》不仅具有继承黄宗昌为崂山立传的自觉的写作意图,而且在写作特点上也深受黄宗昌影响。但周至元严守山志传统体例,与黄宗昌借山志以寄慨颇为不同。故两部《崂山志》,一平实客观,一多抒己见;一重视历史源流的梳理,一种偏好沿途环境的描写。可谓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4.
黄公渚与周至元两位先贤以崂山为媒介而定交于1952年,至1962年周至元去世,两人在晚年交往颇为密切。周至元敬仰黄公渚"才兼三绝诗书画,辞具众长词赋歌"的艺术才华;黄公渚则对周至元的《崂山志》有"《华阳》《武功》二志之继步"的赞誉,并向出版社力荐。他们围绕崂山自然山水之美,在诗文、画艺两方面的十年交游,不仅极为典型地体现了文人间的惺惺相惜与相互欣赏,也是山东文学和文艺史上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5.
傅炜莉 《东方论坛》2016,(1):123-124
崂山文化在青岛文化中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影响深远,向来为学者们所关注.由青岛大学的一批学者共同完成的《崂山文化研究丛书》(刘怀荣总主编,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致力于“把崂山文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准确地介绍给海内外游客”(第3页).《丛书》包括《崂山道教与佛教研究》《崂山文化名人考略》《崂山志校注》《劳山集校注》《周至元诗集校注》《崂山诗词精选评注》和《崂山游记精选评注》七部著作,从多个角度对崂山文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其中的《崂山志校注》,是苑秀丽、刘怀荣两位教授继《崂山道教与〈崂山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崂山文化研究专著.该书从标点、校勘、注释到研究,均用力甚勤,就笔者所见,具有如下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6.
崂山有"海上名山第一"之称,崂山道教被称为"全真道教第二大丛林"。声名显赫如此,笔者主观臆测,认为其研究著作当是汗牛充栋。仔细检视才知道:崂山道教的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现有著作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尤其是基础性研究方面缺乏严谨、扎实、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成果。此种情形下,苑秀丽女士和刘怀荣教授的合著《崂山道教与〈崂山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8月)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崂山道教基础性研究的不足,为进一步研究崂山道教  相似文献   

7.
《崂山文化研究丛书》(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是刘怀荣担任总主编、青岛大学七位教师分别执笔而成的一套丛书,被誉为当前关于崂山文化研究"最具前沿性和首创性"的系列成果.该丛书共七册,分别是《崂山道教佛教研究》《崂山文化名人考略》《崂山志校注》《劳山集校注》《周至元诗集校注》《崂山游记精选评注》《崂山诗词精选评注》.其中的校注三书,分别对首部崂山志书——明末即墨人黄宗昌父子之《崂山志》、首部专题歌咏崂山之作——建国前后寓青名士黄公渚之《劳山集》、建国前后首位知名的即墨本土诗人——周至元的遗诗,进行整理、校勘和注释.  相似文献   

8.
中韩两国书院的发展历史与文化功能有很大的差异,受其影响,两国书院志的编写体例也不一样。韩国书院志的编纂始于16世纪中期的《竹溪志》的编纂。《竹溪志》的体例是以与书院有关的记录为中心的。而17世纪的《西岳志》和《庐江志》逐渐趋向于以人物为中心。18、19世纪的书院志则主要收录了许多为祭享人物辩护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吴骞是清代著名徽州籍藏书家,一生藏书无数,曾建造拜经楼以藏书。《临安志》为吴骞藏书的精华,其也曾以此为荣。通过对《临安志》的收藏,吴骞与黄丕烈、陈缱等人频繁往来,互相借鉴、诗文唱和,从而构成了藏书史上的一段佳话。遗憾的是,吴骞去世后,其所藏《临安志》开始流散并被递藏:其中,(淳祜)《临安志》被陆心源递藏,现藏日本静嘉堂文库;(成淳)《临安志》被丁氏递藏,现藏南京图书馆;(乾道)《临安志》现藏于台湾中央研究院图书馆。  相似文献   

10.
《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本)收录了顾炎武的一篇佚文《与黄太冲书》。黄(太冲)宗羲是明末三大思想家之一,又是有着自己治学特点的学派——浙东学派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所以,这封信对研究顾氏本人的思想演变,顾氏与浙东学派的关系都有一定的价值。但是,我们只有把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和它牵扯到的一些人物搞清楚,  相似文献   

11.
为青岛即墨周至元先生及其后人所保存的《八九鸣》手抄本,主体部分为诗歌,另有少量词和文。抄本作者,曾被误认为是周至元。但综合周至元《崂山志》、蓝水《崂山古今谈》选诗及《八九鸣》中作品看,该抄本作者应为由清入民的寒士沈煦。由于史料缺失,沈煦生平多已汨没无闻,大致可以考知,他擅诗能文,一生潦倒困顿,晚年来到即墨,长期借住佛寺,以授徒维持生计,颇受佛教思想影响。因此,《八九鸣》不仅记录了一个末世底层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是青岛近代以来文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晚清、民国时期的青岛文化,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方舆胜览》长期以来都被视为类书。其实,从其撰述旨趣和对边疆地理的关注程度看,它是以“周知天下,得助江山”为己任的地理志。但与以往地理志所不同的是它少了四至八道、人口、贡赋等内容和对自然地理的翔实记述,而且在因依传统地志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更加关注人物、吟山咏水的诗词歌赋及风俗等人文内容,使传统地理志的记载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在文献价值上有着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沙滩文化     
沙滩文化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浙江大学史地研究所编撰的《遵义新志》。沙滩文化的奠基人是黎恂,其著作有《蛉石斋诗文集》、《读史纪要》、《千家诗注》、《四书纂义》、《北上纪程》、《运铜纪程》、《大姚县志》等。  相似文献   

14.
蒲松龄是以痴狂自居的。《聊斋自志》里,他公开申明创作这部“孤愤”之书时的心态是“遄飞逸兴,狂固难辞;永托旷怀,痴且不讳”;他还认为,“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而他第一个有意识地大量地多侧面地塑造了一系列痴狂人物。明确地把痴狂人物作为自己的文学理想人物予以颂扬。这在文学史上是一个大突破和创新。在蒲之前,文学作品中并没人专门写痴狂,作家往往只是有意无意地表现痴狂,蒲之后,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痴狂也只是间或偶然地表现。只有蒲松龄,明确地提出“痴狂”二宇,创造了中国文学中一个绝无仅有的痴狂人物体系。  相似文献   

15.
《水浒传》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发生、发展的传奇,《荡寇志》则叙述了梁山起义军被剿灭的故事,两部作品题材类似,主题思想却大异旨趣。《水浒传》与《荡寇志》中的两支农民起义军都将招安作为自己的出路,但最终都以悲剧收场,只是悲剧的程度有所不同。《水浒传》对农民起义基本持肯定态度,其从生命力、官府逼迫、反抗性等方面对农民起义军进行了肯定性描写;《荡寇志》则对农民起义持彻底否定态度,其侧重从称帝的可能性、暴虐性等方面对农民起义军给予了否定性描写。从艺术表现看,《水浒传》叙事清晰,其全力塑造起义英雄人物,多角度描绘人物特点;《荡寇志》则缺乏绘声绘色的人物形象刻画,但其语言精到,叙事精彩。  相似文献   

16.
(一)叶德辉的《跋》山谷诗文,早在南宋建炎、乾道、淳熙间分别由洪炎、李彤、黄着陆续编纂《内集》、《外集》、《别集》传世,见诸来人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但黄庭坚一生蹭蹬颠沛,书如其人,其著作结集也如其自题其集日《敝帚集》,虽可自珍,但常被俗弃。其间除来元之际,中原多故,毁于兵买外,宋本旧刻亦在尊唐抑来的诗风浮沉中散佚,故人间绝迹。海内现存最早的版本,要数明嘉靖间,叶天爵、乔迁所刻《山谷集》,即近代著名藏书家叶德辉称之为“第一旧本”之本。此嘉靖刻本《山谷集》,今存江西省图书馆…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的《西昌县志》是凉山地区重要的地方旧志,在体例和内容上对清末的几部志书《西昌县志》既有传承又有创新, 该志在地理、食货、产业、政制、教育等志下均有新类目出现,志书体裁和门类设置更加科学合理,体现实用性。此外,民国《西 昌县志》更设“武备志”“兵寇志”“夷族志”,这与西昌所处地理与政治环境相关,也与修志者对于战争、少数民族的重视程度有 关。由此反映出民国《西昌县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真实地展现了清末至民国年间的西昌社会经济 状况和社会历史变迁,是研究西昌以及凉山彝族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戴叔伦,中唐诗人。文秀人微,生平事迹湮没者多,其诗文所存无几。《郡斋读书志》称叔伦《述稿》十卷,书状一卷,集有马总序。现除《全唐诗》辑诗二卷,《全唐文》录文两篇外,均已亡佚。在现存不多的戴叔伦作品中,不少研究者已觉察到其问羼入不少他人之作。但由于目前所知戴叔伦生平事迹极为简略,给厘正其作品带来一定困难,因而也产生了一些分歧。比较突出的是一组叙述戴叔伦被追赴抚州推间的诗:《临川从事还别崔法曹》(《全唐诗》卷273)、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中的人物既喜诗文创作,也爱谈论读诗作文的体会;其诗文经常仿拟或改编前人的佳作,或师其意,或师其词,有的明显,有的隐晦;这种吸收古典诗文为已用的创作方法,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便是对古典诗文的接受。本文对曹雪芹借小说人物的创作与议论所表现出来的文学创作观和接受观作了认真的发掘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山水志书不仅是舆地之学的第一手资料,在保存历代题咏方面,也有珍贵的文献价值。但由于其史部属性及稀见等因素,古文献研究者给予的关注尚显不足。以《中华山水志丛刊》为中心,参稽"丛刊"之外的部分山水志,把《全宋诗》《全元诗》作为研究样本,可以发现山水志书在宋元诗汇纂过程中,其对新作者及佚诗的发现、已知作者佚作的辑补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研究者应当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