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道教养生是以与生命过程相反的程序使人复归于“朴”,而道教的审美则注重让人认识俗世生活之丑而感受超现实的神仙生活的“真—美”;道教养生经历了从“养生”到“长生”、从肉体的养护到精神的超脱变化,而道教审美也经历了从追求“道—美”的绝对,到借鉴现实美甚至引领现实美的过程。道教养生推动了道教审美的发展,而道教审美又将道教养生推广到更加广阔的社会空间和历史层面。  相似文献   

2.
道教人物涉政率、帝王态度及其道教社会反应这三项文献调查的统计结果表明:道教历史变迁的动力来源于社会冲突及其适应性调和。道教生存的政治依赖性过大,以至于失去政治支持就失去了它在“正统文化”中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道教之“道”,是神仙信仰之“道”;道教之“教”,是“教化”之“教”。作为中国本土固有的宗教,以神仙之道设教是道教区别于其他宗教的显著特征。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神仙道教力求从调节人们的身心关系出发,逐渐形成了注重内在炼养、注重师承传授的宗教文化特色。道教的这种调节和整合功能,客观上适应了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体现了道教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面。同时,由于道教文化兼容并包,涵盖斋醮科仪、风水术数、武术导引、医药卫生、内外丹炼养等内容,这些内容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深深的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世俗社会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道教又被称为生活道教。  相似文献   

4.
道教是在中国土地上产生的宗教信仰和宗教组织。史学界与道教界一般认为它(天师道)形成于东汉顺帝(公元126—144)年间,至今已有一千八百余年历史。四川被认为是道教的发源地。如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方仙道”与西汉时期的“黄老道”,则道教信仰在我国流传已两千年矣,本文试就四川道教圣地青羊宫的由来与发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5.
在“安史之乱”、晚唐藩镇割据、南北分裂等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辽代燕京的道教处于唐代与金元两个道教发展高潮之间的相对低谷.但辽代“三教并行”,道教取得了合法地位,也得到统治者上层的崇奉,因而道教活动在燕京地区流传未绝,并涌现出像刘海蟾这样影响后世的高道,为金元时期北京道教的勃兴与繁荣埋下了历史传承与文化赓续的伏笔.  相似文献   

6.
卿希泰先生是我国当代道教研究领域的“领跑者”。他的学术成就,大体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确立了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应有的地位;开辟了道教研究的新空间;为中国的道教研究正名,改变了“道教研究在国外”的历史;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宗教学研究和教学人才。他认为,道教研究最根本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或者叫做“两点论”的思想方法。目前卿先生主持国家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宗教与社会学创新基地”的工作,创新基地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五个重点:宗教学理论比较研究、西方宗教与当代世界研究、中国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宗教与社会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7.
道教的“守一”实践论既是对先秦老庄道家的发展,又是推动成玄英重玄学思想建构的重要理论资源。而先秦道家与六朝道教的深度融合,开启于更早问世的《老子节解》的认识中。梳理揭示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守一”学说的独特精神气质,则是把握道教哲学的深刻演变的不可多得的时代坐标。  相似文献   

8.
唐代“国教”和唐诗“集大成”者杜甫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分析了杜甫道教观形成的历史文化原因以及在诗歌中的具体表现,并且论述了道学意象在杜诗中的具体表现及杜甫对神仙丹药的态度。从而说明了道教文化对杜甫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试论汉初道家思想的宗教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初形成的“黄老之学”是以道家思想为基础的,后与盛行于民间的神仙方术思想融合,演变为黄老道。在东汉后期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最终转变为道教。汉帛画及古代丧葬文化和道教养生学,正是黄老学对道教形成的影响的外化。  相似文献   

10.
<正> 日本的儒教、佛教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和实绩。明治维新以前的关于中国的日本学术学会之中心还是儒教和佛教。特别是江户时代的“汉学”水平相当高。其“汉学”的主要部分就是儒教。佛教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也很大。也可以说,佛教文化是一千多年来日本文化的一个主干。所以,日本的通俗文化里也有佛教文化的因素(比如,有些日本的传统节日活动就是按照佛教习惯来举行的》,而且日本现在还有几个佛教大学。与此相反,日本的道教研究则刚开始。近几年,日本有一种“道教热”(就是“宗教热”的一个环节)。也可以说,十年以前,道教是一个特别专门的学术,“道教”词汇一般老百姓是不知道的,而且研究道教的有关中国的学者也并不多。在日本,关于道教的研究历史情况,前几年酒井忠夫、砂山稔、福井文雅等几位先生曾经有过介绍文章。下面就根据他们的观点来简单地介绍日本道教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庄子》思想对道教的影响,通过深入解析相关文献,并联系道教实践,发现《庄子》“齐”与“忘”的思想对道教重玄学义理的建构起了重要作用,《庄子》“缘督以为经”、“守一”、“养神”、“吹啕呼吸”、“熊经鸟申”的养生思想构成道教炼养术的重要来源;同时《庄子》的神鬼思想也为道教所吸收,对道教神灵世界的形成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庄子》思想是道教的理论源头,反映了道家与道教的深层关联。  相似文献   

12.
作为国家社科“九五”规划项目的《明清道教伦理及其历史流变》一书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于1999年5月出版。本书由姜生教授、郭武教授合著,全书约25万字。 本书上篇论述明清以前道教伦理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线索。具体论述了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伦理的形成与初步发展,隋唐五代北宋时期道教伦理的发展变化.以及南宋金元时期道教伦理的主要特征。下篇论述明清道教的伦理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其思想形态的流变。具体内容为:明清思想文化与道教发展状况,明清道教生命伦理、社会伦理、神学伦理,以及明清道教伦理的衰变。书中还专题论述了近…  相似文献   

13.
清代王权极度膨胀,成为道教衰落的根本性因素之一。雍正视道教的神仙说为虚幻,仅利用道教的“教化”、“治病”等功能,将道教工具化,从而决定了道教衰落的命运。在平息佛道之争的过程中。雍正将道教归入佛教。最后,道教被排挤出“大传统”,遭到“小传统”中众多民间宗教的分解和吸收。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五大宗教中,道教是惟一发源于中国,由中国人创立的宗教,被许多人称为“本土宗教”,鲁迅曾经说过“中国之根坻全在道教”,道教不仅与官方的信仰有着密切关系,而且在民间也有着其它宗教无法比拟的巨大影响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北京地区道教宫观众多,大小不一,建置各异。较为著名的有“五顶两山”,即东顶、西顶、南顶、北顶、中顶,丫髻山和妙峰山。其中丫髻山自元明成为官方祭祀中心以来,逐渐成为北京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在民间仍有广泛影响。通过对元明以来丫髻山地区道观文化的历史考察,探讨其与官方、民间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揭示这一地方文化传统形成的历史原因和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5.
"道情"小释     
“道情”是唐宋以降以道教故事为主要内容的一种说唱艺术。道情由道教走向民间,其体制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对道情产生时间的判断,应以不同的类型体制为准则。道情从东汉的“道歌”到宋代的所谓类似“鼓子词”的说唱艺术,一直到明代才产生真正以讲述道教故事为主的叙事体和道情剧。所以,从作为一种说唱形式而言,“曲辞道情”应是唐代产生的,而作为叙事意义上的道情则是从明代才开始的。从发生学意义而言,唐代尊崇道教,《九真》、《承天》等宫廷道乐的产生对“道情”的孕育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且唐代沿袭历代郊庙制度,民间…  相似文献   

16.
道教,是中华民族的本土宗教。其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已产生、流布。然而在汉代四百余年的历史中,道教究竟产生于哪一时期,学界却众论纷纭。比较多的人都认为产生于东汉,尤以“产生于东汉顺帝朝”的说法最为流行。我则认为,道教产生的时间不在东汉,而在西汉,要远早于东汉顺帝时。下面,就对“东汉顺帝”说,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7.
道教的“危机”并不来自于它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边缘性地位。恰恰相反,它来自于人们所提出的一系列竭力让道教重返社会中心、力图恢复其社会地位与功能的方法和策略。这主要表现为道教的“实用主义危机”和“实证主义危机”。道教未来的走向是“走向边缘”与“走向心灵”。  相似文献   

18.
道教“宫观”的出现有两条源流 :一条是源远流长的宫庭建筑中的“观”;一条则是鼓吹神仙长生的道教文化。当道教文化使“观”具有了通神的能力 ,“宫观”便出现了。  相似文献   

19.
道教美术是伴随着道教的产生、发展而逐渐成长起来的艺术门类,它充当着中国文人精神自由翱翔的家园,是道教史迹与事迹的图像化表达,积淀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元素。它又常常浸泡于皇室贵族社会的祭祀庆典等文化活动之中,成为皇室祭祀庆典活动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对祭祀庆典活动的顺利完成起到积极推进作用,具有庙堂性与贵族性气息。道教美术“雅”之精神的形成则是由道教美术自身发展的规律与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正> 道教在中国,与其说它是一种宗教,更不如说它是一种文化。就其实质而言,道教可分为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道教哲学与道教雅文化,以及以神仙道教与民间道教为代表的道教迷信与道教俗文化。唐代,由于李唐王朝尊道教之主老子(李聃)为“太上玄元皇帝①”与“太圣祖大道玄元皇帝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