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钢琴演奏浅议李玮作为表演艺术的钢琴演奏,既是作品与听众(即创作与欣赏)的“中介”,也是创作目的的完成和实现。优秀的钢琴作品,只有通过成功的演奏,才能把“潜在”的美,诉诸听觉,呈现出美的光环。因此,把作曲叫做一度创作,演奏称为二度创作。演奏在音乐生活中...  相似文献   

2.
戴瑞吉 《老友》2014,(12):16-17
幼时的我就喜欢音乐,读师范后更加迷恋音乐。1953年师范毕业前夕,我创作的一首儿童歌曲居然被江西《教育工作》杂志刊登了,从此,我就有了一个“音乐梦”。从事教育工作后,在紧张的教学之余,我不仅努力学习音乐理论,还坚持歌曲创作,陆续在《赣江新歌》《广播歌选》《长江歌声》等刊物发表过作品,其中有3首还被广播电台播放了;更让我惊喜的是,1956年5月间,县政府派人通知我去参加江西省召开的“音乐创作座谈会”,由此更坚定了我的“音乐梦”。  相似文献   

3.
曹操是在旧乐曲的基础上创作新歌辞,其乐府为依曲填辞,与音乐关系密切,犹“汉音”;曹丕在创作上将音乐与文学并重,具有“汉音”向“魏响”过渡的性质;曹植乐府诗在曲、题、辞三方面均有革新,部分作品完全脱离音乐束缚,完成了乐府歌辞向乐府诗的转变。“汉音”多合乐,“魏响”渐离乐,“三曹”诗歌创作与音乐的关系变化凸显出魏晋文学的自觉过程。  相似文献   

4.
刘文金先生在运用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手法时 ,结合调性思维的方式 ,将民族音乐中的“声”的润饰技巧 ,扩大地运用在音乐的陈述、展开及结构形成过程中 ,从而使作品的整体风格及音乐形象带有了“诗韵”的气质。在西方音乐中 ,音乐的展开是在主题及其动机通过和声、调性、织体等作曲技法的运用来进行的。而在作品《秋韵》中 ,刘文金以中国传统音乐的线型思维方式 ,将调性发展手法巧妙地运用在以乐句和乐段为结构单位的展开中 ,产生出类似中国画“大写意”的艺术效果 ,很好地体现出作品标题《秋韵》所要表达的内涵。整个作品的“意韵” ,在音乐内在结构力的不断形成过程中被逐渐体现出来 ,较好地实现了作品整体结构上对“大写意”———“神韵”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严羽《沧浪诗话》所标举的“妙悟”属于创作论范畴。创作论意义上的“妙悟”是一种伴随着形象和语言的诗性体悟。通过语言性的涵咏默会,直接体悟前人作品中的情景意象,以形象化的方式获得对情与景、意与象结合方式的心领神会,从而指向“即景会心”、情景融洽的创作妙境,这一过程同时暗含看语言诗意化表达能力的训练。本通过对“妙悟”的形象性和语言性的描述,指出“妙悟”并不像一般所理解的那样只获得主观情思,而是同时指向创作主体心理结构的优化和语言能力的养成,就此而言,诗性体悟与诗性言说具有同一性。强调“妙悟”的形象性和语言性,有利于更好地理解这一诗学范畴的创作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中,既有许多伟大的作品,又有许多苍白混乱的糟粕。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中的某些创作观念更是让人难以琢磨,其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无声音乐”到底是不是音乐、“无序”与“混乱”是打破传统还是一种无奈之举、“标新立异”是为了创新还是为了成名等等。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冷静客观地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许地山文学作品的分析研究,认为无论是文学还是音乐,其最高境界都不只是文字形式或旋律节奏的外在美,而是在这一切后面的“情”与“心”。许地山移用音乐技巧、手法于文学创作中,使其作品充满了个性化的旋律与内在节拍。那种对宗教内涵的情绪反应,对人物性格多侧面的暗示及时主题思想的提炼,便是他受音律的启示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社会分工的精细化、读者需求的多样化、创意实现的复杂化促使作者选择合作的方式完成作品的创作。但在决策与执行自动化的现实背景下,时间与空间相分离的数智化之维正在改造着合作创作的基本形态。这一过程中,不同创作因子的“结合”或“融合”所形成的合作作品,其著作权共有结构面临着主体、客体样态的逐渐转变。著作权法中对于“合作作者”与“合作作品”的规制在这一维度下是否仍具有现实效用,需结合规范的基本形态、合作创作关系的基本矛盾进行具体分析。尽管“合作作者”与“合作作品”在数智化之维中实现了革新,但“合作创作”内生的复杂问题在本质上并未改变。  相似文献   

9.
京剧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京剧风格钢琴音乐创作是当代多元化艺术生态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合力”生成的新音乐形象,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原作品的艺术魅力,赋予了京剧戏曲艺术崭新的内涵。在文化语境下思考,京剧艺术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遗产在当代进行的传承和演变的重要体裁,是中国传统戏曲在当代舞台呈现的形式变体,为西方钢琴艺术“中国化”提供了更宽阔的创作视野。同时,京剧艺术的钢琴化也表征着作曲家们转化中国传统音乐形态,致力于追求中国化“民族文化新音乐”的创作理念,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10.
柴可夫斯基深受“强力集团”作曲家们倾向于用民间题材创作的影响,爱好从传说、神话,亦或人与统治者斗争的历史中取材创作;但他所追求的目的则是“建立在我所经历过的或看到过的,能令我感动的情节和冲突上的”。从这一点上我们又能感受到他的音乐不像“强力集团”其他成员那般偏重客观描写,而是更多的去强调个人的抒情性,更多在作品中真实再...  相似文献   

11.
音乐表演时 ,应严格遵守作曲家的原始乐思和乐谱 ,进行复原性的表现 ;遵守或基本遵守作曲家的原意 ,进行具有时代特色的演奏 ;利用作曲家原始乐思的精华 ,进行超乎作曲家意识的演奏。如此 ,就能将作品创作和二度演绎完美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音乐创作是一种异常特殊而又复杂的精神活动,在这一活动中,作曲家的心理动态是非常复杂和丰富的。本文探讨了感知和记忆这两种心理因素如何成为作曲家摄取音乐材料的“眼睛”和贮存音乐信息的“仓库”,不同程度地影响作曲家的创作。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音乐表演中一度创造和二度创造的基本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从音乐美学的角度阐述了音乐表演中进行二度创造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具体作品分析了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对音乐表演中二度创造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音乐创作的想象 ,是作曲家带有自发性的富有创造性的想象 ;音乐教学中的想象是有意无意沿着作者的创造思想轨迹 ,尽管每位教师在教学中的的想象空间不尽相同 ,但都遵守再造性想象原理。  相似文献   

15.
《诗经》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第一部音乐著作。从"音乐学"角度入手,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研究方法,对《诗经》的音乐结构特点及其成因进行初步的探索,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诗经》句式以四言齐言为基本句式,兼有从二言至九言不等的长短句,主要是由《诗经》音乐的物质性因素、长短句与齐言的协调配合因素以及抒情性因素所决定的;《诗经》以三段体为主要格式,其形成与《诗经》本身的音乐性有紧密的关系;《诗经》的曲式可重新归纳为同一曲调反复、主附结构、主副歌体、联缀体四大类十种曲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译学研究中"创造性叛逆"这一概念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创造与叛逆之间的关系还比较模糊。从文学翻译中的忠实性创造和叛逆性创造入手,尝试厘定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指出应在翻译这样一个动态的综合的过程全面的分析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相似文献   

17.
《列子》以文学形式表达了对音乐创作的看法,以为音乐是源自于内在审美情感与外在物化形态的结合,音乐意象是音乐创作中具体个性的情感体验具象化的过程。《列子》描绘了与悲美审美心理相对应的高亢激昂、慷慨悲凉的曲风,充分展示了衰乱之世人们对现实生存的强烈不满,其音乐美学不拘泥于儒道关于音乐与政教的各自所持,从音乐自身出发,就音乐的创作进行了规律总结,对于现代音乐创作理论而言,仍有可供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古典声乐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入手,论述了古典声乐作品的艺术风格,主要包括作品的音乐内容、表现方式、创作风格等。  相似文献   

19.
音乐素养与人的整体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音乐素养与人的创造性、合作精神以及审美能力之关系的分析,说明了音乐教育对人的整体发展的重要意义。要提高人的音乐素养,必须注重人的创造能力、合作能力及审美素养的培养。而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即是"教学做合一"。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高校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开设创造学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其创造欲望;有益于丰富他们创新的理论和知识;更有利于提高他们自身创新的能力以及培养教育他人创新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