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福建省贫困人口空间分布、致贫因子及扶贫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3年福建省贫困人口县域分布数据,福建省贫困发生率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出以东南向西北方向增强的特征,地区间的贫困程度和贫困人口规模分布不均,尤其在山海之间表现得极为明显。以贫困发生率指标作为贫困人口空间分类依据,将福建省划分为消除贫困区、轻度贫困区、中度贫困区、重度贫困区和贫困重灾区等5个类型贫困区,针对存在贫困问题的区域进行研究,并着重分析轻度贫困区、中度贫困区、重度贫困区和贫困重灾区的主要致贫因子,归纳总结出相应的支出型贫困、战略型贫困、区域型贫困和产业型贫困等4种贫困类型。据此,基于区域贫困瞄准视角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扶贫路径:(1)完善贫困救助制度,提高风险抵抗能力;(2)发挥区位优势,转变发展战略;(3)全方位多维度切入,构建组合扶贫模式;(4)完善升级产业布局,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受个体、环境、制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部分农民工在城镇工作、生活期间陷入了贫困。解决好农民工的贫困问题,意义重大。本文从农民工贫困的测度与表现、农民工贫困的负面效应、农民工致贫原因、农民工贫困缓解的公共政策研究等方面对我国农民工贫困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认为未来农民工贫困问题研究应重点关注农民工的多维贫困、相对贫困,加大对农民工群体贫困异质性研究,以农民工贫困研究为契机加强对贫困归因的理论模型研究,克服目前分散治理的政策局限,通过合力缓解农民工贫困的政策研究,以及推进农民工(流动人口)贫困识别与帮扶管理的体制机制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贫困的叠加性与反贫困--广西百色反贫困研究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色贫困的特色是贫困的叠加性。贫困叠加性表现为 :累积性贫困与突发性贫困叠加、体制性贫困与自然性贫困叠加、物质性贫困与精神性贫困叠加等。贫困叠加性发展规律主要有 :系统性规律、恶性循环规律、转化性规律等。贫困叠加性及其发展的规律性决定了反贫困的辩证性。  相似文献   

4.
既有关于贫困治理的研究或从某一视角出发,或是针对一般性的贫困问题。 通过对典型的整体性深度贫困地区西藏自治区的实地调研,文章认为深度贫困不同于一般性贫困,是个体贫困与社区贫困交织、外在贫困和内在贫困扭结的多维贫困综合体,构建了深度贫困治理的四维图式,分析了深度贫困在两个维度上四种具体表现类型,指出治理深度贫困的有效策略是在整合型贫困治理框架之下发展集体合作经营。  相似文献   

5.
"5·12"汶川地震后,贫困问题在安置社区中突显出来。贫困问题影响着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组织、个体与社会的关系重建。贫困类型不同,摆脱贫困的对策亦有所不同。文章将贫困分为经济贫困、社会资本贫困及心理贫困,通过考察三种类型的贫困后发现,实现就业和重建社会关系网络是摆脱贫困的首要力量。同时也结合社会工作介入灾区贫困的实践论述了社会工作在为个体增能、提供服务以及促进个体建立社会关系网络过程中的角色定位问题,以期为灾后贫困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实践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能源贫困是世界性难题,它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重要标志。在发展中国家,能源贫困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家部分地区的发展。为了可以有效地解决能源贫困的问题,本文将对能源贫困的相关文献做出总结,为决策者提供依据和基础。能源贫困是一个抽象概念,通过量化的能源贫困指数,以便定量研究能源贫困问题。本文着重对能源贫困概念的界定、衡量能源贫困度的方法、能源贫困的指标体系构建、解决途径的研究及研究方法和手段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是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地区,自2013年以来全国已完成8900万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工作,精准扶贫在各地广泛实施。文章采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状况家庭调查数据(2011年),对新疆、内蒙、宁夏、青海、广西、贵州和湖南的汉族和少数民族城乡贫困分布状况和贫困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在绝对贫困标准和相对贫困标准下,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少数民族的贫困发生率高于汉族,但城市表现出汉族贫困发生率和少数民族贫困发生率在不同地区各有高低的情况。在不同年龄组中,民族地区农村1660岁劳动人口的贫困发生率最低,儿童贫困发生率和老年贫困发生率因不同地区和民族表现出了差异性。城市汉族和少数民族均是老年贫困发生率最低,城市劳动人口贫困发生率居中,城市儿童贫困发生率相对最高。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提高以及农村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和城市就业都会减少城乡贫困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8.
中国贫困问题的研究应顺应贫困研究国际趋势其中国贫困走向进行相应调整,即顺应贫困演变趋势,从研究绝对贫困向研究相对贫困转化;改变政策取向,从关注集体贫困向关注个体贫困转化;拓宽研究范围,从研究物质贫困向人文贫困转化;转变研究方法,从一般经济学分析拓宽到制度经济学分析。在对策设计上,应从加强反贫困制度建设、实行瞄准贫困人口的扶贫政策、缩小收入差距和关注人文贫困等方面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9.
作者借用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惯习、实践、场域概念和理论对贫困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贫困惯习”概念并分析出了贫困惯习的基本特征的几种形式。作者认为,贫困惯习的产生和发展在于贫困场域与贫困实践的滋润和丰富,要破坏贫困惯习,获得贫困人口的解放,就必须破坏贫困场域和实践策略。围绕贫困惯习,作者分析了惯习、场域和实践三者的互动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10.
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全球社会发展的重大议题,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贫困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但是,相对贫困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将长期存在,如何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全面审视相对贫困的内涵和测度,从制度、资本和文化等方面讨论相对贫困的影响因素,从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分析解决相对贫困的关键环节,提出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加强教育体制改革,以此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提供制度保障、基础支撑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依法加强高校学生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近几年高校与学生的法律纠纷增多的现象,探讨新时期高校学生规章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人为本,依法加强高校学生管理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2.
国家和北京市的教育规划及北京世界城市的建设对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数量虽持续增长,但占全国留学生的比例有所下滑。北京高校留学生教育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北京各类高校中市属普通高校留学生规模偏小,来华留学生中学历生比例偏小,专业课程中英文授课课程偏少,培养模式中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偏少。加快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措施主要是:加强高校之间资源整合,增加学历留学生比例,加大英文授课力度,改进培养模式,以尽快形成与“世界城市”相匹配的高度发达的教育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3.
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的角色扮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及学生自身出现的新情况,高校学生干部的角色扮演也应发生相应变化。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的角色内涵应包括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好学者、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者和有力组织者、广大学生的忠实服务者、学生心声的代言者和广大学生的生活导航者;为履行好自身角色使命,学生干部应当具备学习意识、和谐意识、创新意识和仁爱意识等。  相似文献   

14.
四川美术学院一学生状告母校,由此引发对高校如何依法规范管理学校,如何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新时期如何运用法律调整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及高校法律地位问题的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高校强势学生群体的存在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应仅仅只关注弱势学生群体,同时也要给予强势学生群体必要的关注,及时掌握和了解这些学生的动态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为科学合理地展开大学生强势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许多高校的大学生出现逃课现象,其根源在于长期以来高校单纯依靠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学生,这显然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应针对大学生逃课现象进行深刻反思,要以学生的求知和发展为需求,大力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改革,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更加合理化、科学化,从而根治学生逃课现象。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分析了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明确了新时期高校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就学生、教师、党政管理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等学校师生关系出现了一些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师生双方角色认知的差异;师生生活和生存压力增大;忽视新型师生关系的建设等方面。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要从教师做起,准确把握师生关系的内涵,努力调整自己的认知和教育方式,提高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重视师生关系,对学生进行尊师重教的教育和引导,要关心爱护教师。进而通过学校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国当前高等院校学生住宿资源(宿舍及相关设施)严重匮乏、住宿管理模式落后等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中国高校学生住宿的发展模式建设资金多元化(招商引资,贷款兴建,联合兴建),管理模式物业化,学生住宿自主化.  相似文献   

20.
论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管理创新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学生工作管理创新是新时期高等学校教育创新的重要环节和服务学生成才的时代要求。实施这个创新,要把"以人为本,学生第一"教育理念作为学生工作的灵魂,优化学生工作组织设计,创新学生评价奖励制度,改进学生工作内容和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学生工作的流程再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