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自19世纪初西方大学确立科学研究职能以来,西方大学中涌现出众多著名的大学学派,这些学派在推动各自学科领域的学术繁荣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考察西方大学学派的发展历程与成功因素,可以发现学派领袖人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学派的孵化孕育,到学派的组织运行,再到学派的代际传承,都离不开学派领袖人物的引领和推动。综合而言,学派领袖人物在大学学派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多重角色,他们是学派研究范式的引领者、学派研究团队的凝聚者、学派学术活动的组织者、学派新生力量的培育者以及学派价值文化的打造者。分析和借鉴西方大学学派领袖人物的学术角色,有助于我国大学更好地开展学术团队建设,以培养出符合我国大学学科建设需求的优秀学术带头人。  相似文献   

2.
“学派”是学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领域虽然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派,但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学科近30年来的学术积淀,为它最终培育成为一个儿童文学学派提供了可能性。从学派培育的角度看,该学科今后应该把握和处理好理论上的借鉴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以及学术团队中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解剖学派与微针学派是现代针灸临床学派中深具理论创新特征的新学派,透视其理论内涵,发现解剖学派的临床与理论多是早期针灸的再现与现代解释,微针学派则提示着针灸与生理学发展的新方向。新学派的发生与发展是针灸本身理论固化与教育僵化的结果,背后亦有其谋求学术认同与执业利益的追求,同时也为针灸学科体系施加了打破固有框架的外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目前比较文学领域对学派问题的探讨,提出法国、美国和中国学派得以生存的历史原因,弥补了大多论著中只谈学派而忽略学派形成问题.作者认为,对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和学派探讨有利于该领域研究的深入,同时也有利于我们依据中国文本和理论形态与国际学界展开对话、发展自身.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史学界发生了重大变迁,社会史在这一时期复兴。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社会史研究在理论与方法、研究特色、学术传承、学术期刊等方面逐步出现了分化与整合的学派化趋势。"华南学派"深深扎根历史人类学之中,并开始跨区域研究;"华北学派"以北京、南开学术群体为代表,逐渐多元化,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且团队合作优势明显;"新社会史"派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逐步扩大在社会史学界的影响力。各学术团体及学者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使中国社会史研究不断分化与整合,这不仅推动着该研究领域不断细化、深化,也推动着该领域的重新定向。  相似文献   

6.
将学派作为学术共同体范式并对其研究,中西方古代早已有之。但与西方学术史相比,我国历史上仅有少数朝代(或世代)能够容得下学派。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内各个学科都出现了学术共同体实践,但这种实践群体的广度和对其进行讨论的深度,却不尽如人意。人类思想的发展是与学派的发展交织在一起的,学派的发展对于理论创新、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具有根本性的促进作用,且是拯救不良学术生态的最佳选择。学派形成与学科建设具有高度关联性、共构性,因此,培育和发展学派是地方高校做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凸显学术影响力和凸现重点学科建设成就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19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德国吉森大学的化学学科实现了从寂寂无闻到跻身世界一流的历史转变,不但使吉森大学成为当时学界公认的“化学圣地”,同时还直接推动德国取代法国成为新的国际化学学术中心。在这一进程中,由著名化学家李比希依托吉森大学化学实验室创立的李比希学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近代史上第一个依托大学形成的科学学派,李比希学派在近代大学史上开辟了全新的基于实验室的化学教学科研模式,奠定了吉森大学在近代化学领域特别是有机化学和应用化学领域的领军地位,并且以高水平和多渠道的学术交流极大提升了吉森大学化学学科的学术地位和国际影响。以李比希学派为参照,中国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进程中,应着力培育学术核心人物并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积极探索符合学科个性需求的特色化学术生长点,同时努力打造一支具有高度内聚性的学术团队。  相似文献   

8.
大学创新与科学学派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几乎所有重大科学的发现和科学理论的提出都与科学学派有关。有学派才会有科学观点的碰撞,才会产生新思想的火花。学派与创新总是行影相随。科学学派为创新活动提供了最基本的动力和发展平台。中国大学的学派建设任重而道远,在一些仍处于学科群的创建和分支扩展阶段的学科研究领域,中国大学的学者们完全有可能抓住机遇,创建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学派。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美国研究中 6种有代表性的学术流派的观点 ,就它们在学科研究上的方法论意义和影响进行了分析 :例外论和共和学派主要是观念形态 ,是美国价值体系的基础思想 ,它们贯穿于美国的整个历史且根深蒂固。边疆学说、碎块理论是从不同视角论证美国独特性的理论范式 ,对美国价值观的影响巨大 ;衰落派与复兴派的争论表明人们对当代美国的地位和作用出现了分歧性看法、复兴派已成为目前美国研究的重要学派 ;各派思想在学科研究中具有各自的地位并贡献出不同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中国学术界学派意识淡薄,而郑杭生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以理论自觉为指引,致力于创立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体系,在他从教50周年的今天,形成了成熟的社会运行学派。社会运行学派兼具世界眼光和中国气派,学派特征鲜明:有自己独立的主导观念作为学派的坚实学理基石,具很强的学术衍生力,学术团队(学术共同体)完备;同时,它的学术历史感和社会哲学性质使之对社会具很强的认识和解释功能,体现了理论的前瞻性并为干预、调整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思想,对中国当代社会学学科建设和改革实践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是西方现代艺术学学科的重要建设时期。在此期间,诞生了以柏林学派、莱比锡学派与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德语国家学术群体,以及一系列具有批评性、原创性与建构性的思想观念,从而在反思传统研究范式的基础上,逐步建设起具有现代意义的艺术学学科,形成了以艺术科学理念为核心,以历史研究与理论研究为论域,以形式主义分析与图像学研究为基础方法论的新研究范式。这一历史进程不仅是西方学术史与思想史的重要篇章,而且它所建构起的艺术学研究的现代学术体系及其学理依据与知识谱系也成为当代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12.
侯外庐学派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的典型代表,其产生与发展是当代思想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以侯外庐学派三代传承者的学术成果为对象,对侯外庐、张岂之的学术理路进行剖析。研究认为,善于组织和领导多样性统一的学术共同体,是侯外庐学派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学术民族化高度统一的学术道路之重要保证;《宋明理学史》的编著和出版,客观上标志着侯外庐学派顺利完成了从侯外庐为核心的第一代到张岂之为核心的第二代的传承与发展;作为第二代的领军人物,张岂之在侯外庐学派的学术思想传播、学习方法传授、人才培养等方面,均作出了重大贡献,体现着面向社会现实问题而会通侯外庐学派与张岱年学派的研究范式和鲜明特色,这是当代中国思想史、哲学史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导向和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13.
研究传统是学派存在和发展的基因。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传统,它包括以人工自然为核心的本体论、以唯物辩证法为核心方法论和以服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为核心的价值论。相对稳定的逻辑结构、巨大包容的学术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不断开拓的研究领域是这个学派的学术风范和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4.
刑法学派乃是各种刑法理论的派别,产生于刑法理论的发展过程之中.刑事法治建设的一个必要前提是刑法学界有不同观点的学术争鸣,允许存在不同的学派.反观中国,虽然刑法学界因研究领域划分或以所用研究方法分歧等原因而形成的学术争鸣一直没有停止过,但离真正意义上的刑法学派的创立尚有较大距离.仍需加强的是,学者们须增强学派意识,促成"百家竞起,异说纷争"的学术研究局面,力创刑法学派,以推动刑法学研究走向世界、走向本真.  相似文献   

15.
1949年前的20世纪前期民间文艺学史上,不仅存在着流派,而且存在着不同的流派,这些在理论、观念、方法上不同的流派,形成学科的多元格局。这些流派是:北大歌谣研究会派、"古史辨"派神话学、文学人类学派、俗文学派、社会-民族学派、延安学派和民俗学派。它们以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为依存和发展的条件,分别有自己的代表人物、理论纲领和代表作。流派的存在和多元格局既促进了中国民间文艺学的本土化发展,又显示了中国民间文艺学的边缘性、跨学科性和不成熟性。  相似文献   

16.
战国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学术主张和有师承关系的儒者和墨者群体,但并不存在以家标名的学派,更不存在有明确师承关系或其它内部联系的法家学派。儒墨道法等家产生于汉代的学术总结,而百家划分的基本标准是学术。法家区别于他家的界限是"言"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治术。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影学派”的研究热潮基于建构国家电影品牌的战略设想,它曾受到文艺研究“中国学派”的启发,“中国动画学派”和“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学派”则从创作实践和理论建构两个层面推动了其建构进程。学界目前主要从三个层面建构“中国电影学派”:概念内涵界定(核心);理论体系建构(关键);创作体系、学术共同体和教育体系的建构(基础与保障)。未来,学界还需开拓新思路,在学术史视域下拓宽“中国电影学派”的研究路径与范畴。  相似文献   

18.
周太谷宗儒兼释道,创立太谷学派,其间包含有民间宗教因素.张积中创立北宗后更有宗教化倾向.黄崖山事件后,李光炘采取去宗教化的手段以保存学派命脉.在"南北合宗"的基础上,黄葆年、蒋文田、刘鹗等人使学派的学术化不断加强.学派后期活动逐渐徘徊与委顿,但至今存在,成为民间秘密学术组织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9.
从完善的学术思想体系、规训制度及特有的语言符号系统来理解学派的涵义,宋朝真正能称得上学派的只有程朱理学一系。我国学术的发展迫切需要不同学派的争辩、竞争和合作,宋朝程朱理学学派的兴盛对我国现代学派的萌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胡绳学派”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过程,这个学派代表性的中共党史学家包括胡乔木、胡绳、龚育之等。他们的著述对于中共党史研究及其学科建设和发展产生了深远 影响,通过对他们及其著述以及中共党史活动的考察和梳理,能够为深化中共党史研究和完善党史学科体系提供思想理论资源。学界需要从多方面加强对“胡绳学派”代表性的党 史学家及著述进行研究和评析,这对深化中共党史研究及加强其学科建设均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