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创新网络要素及其协同对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升科技创新绩效是增强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因此关于科技创新绩效影响机理的研究受到诸多学者的重视。但很少有学者从协同理论视角实证分析区域创新网络要素及其协同对地区科技创新绩效的作用。文章运用协同度模型测度了各省级区域创新网络要素间的协同能力,并实证分析了要素及其协同能力对各地区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各区域创新网络要素间协同度、科技创新绩效呈改善趋势,但总体水平较低;创新主体素质、金融机构及技术中介服务水平、政府支持力度、知识转移与应用效率及创新要素全面协同对地区科技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硬环境与可测量部分的软环境因素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不显著,但在10%的水平上其作用是显著的。创新文化的地区差异性对科技创新绩效产生显著影响,且该影响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强。最后,提出了相应策略建议。研究的结果可以为区域创新决策者提供启示,为其采取相应创新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绩效评价的角度,构建了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指标体系多层次及指标值模糊性和随机性特点,提出了基于云理论的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模型。通过选取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并呈现层次化特点。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创新成为推动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专利是创新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在生产实践中成功应用专利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动力。由于我国各区域的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不同,因此,各区域的专利创新效率也存在差异。本文通过设计专利创新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创新效率进行了综合分析。继而运用多元统计回归的方法探讨了形成各地区专利创新效率差异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创新调查制度,是在科学、规范的统计调查基础上,对区域或特定领域的创新能力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价的制度安排,包括创新活动统计调查、创新能力监测与评价。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成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加强对各地区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情况及效果的监测,形成鼓励创新、激励先进的评价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将系统介绍国外创新调查的演变历程、特点及发展态势,并对广东建立创新调查制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岳鹄  康继军 《管理学报》2009,6(9):1182-1187
根据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1997~2007年的创新活动面板数据,以专利的授权数量作为创新产出的指标,实证检验区域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并解释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存在差异的原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30个省(区、市)创新绩效存在显著差异,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是由于各地区研发人员和研发费用的投入差异,也是由于各地区以FDI、市场化程度、累积知识存量和知识流动能力等因素组成的创新环境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和克服其"瓶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深化发展,国家创新体系的国家边界趋于淡化,创新国际化的趋势愈加明显,促使各国政府重新思考创新政策的重心和治理模式。基于全球视野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创新政策,并调整和改进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和相关制度安排,对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相关政策概念、分类和演进阶段进行界定,收集、梳理和挖掘各阶段创新国际化的政策,并基于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系统回顾和分析了不同阶段的政策演进特征,结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形势和新需求,提出了要加快制定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战略和政策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7.
区域创新系统已逐渐成为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热点.本文界定区域内创新活动密集、创新规模较大、创新能力具有代表性、对区域有明显支撑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创新子系统为区域中的创新极.将区域创新系统视为多创新极共生演化系统,建立基于多创新极共生的区域创新系统概念模型.进而对区域创新系统中创新极间共生演化模式进行分析,建立多创新极...  相似文献   

8.
从学界的讨论来看,对创新系统的研究主要分为几个层面,如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等。本文对这些层面的创新系统进行了比较讨论。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在国家层次上推动创新的网络互动系统,体现国家战略目标和意志。区域创新系统是在区域层次上推动创新要素的发展与互动网络的形成,体现区域发展战略目标。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则突出了在区域层次上推动以技术创新与发展区域专有技术为主的网络互动系统特性,是发展区域创新系统的基础性阶段。对于中国的各个区域而言,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空间较小,产业政策必然更多的是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区域创新系统宜突出其技术创新体系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该文建立福建省创新型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赋权的TOPSIS模型及多元分析对福建省9个地区2013年的189家创新型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区创新型企业的创新绩效受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授权发明专利数、产学研比例三个因素影响较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各地区创新型企业绩效排名能代表各地区GDP排名水平,二者之间存在极强的关联性。最后,针对各地区创新型企业间发展不均问题,提出了促进福建省创新型企业平衡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模糊理论的R&D员工创新绩效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际  矫贺明  石春生 《管理学报》2011,8(5):734-738
针对员工绩效评价模型中存在的忽视基础条件、衡量绝对绩效、缺乏相对标准、过分关注短期绩效等问题,依据创新本身特征与R&D员工绩效的特点,设计了能够有效反映企业R&D员工努力程度与潜力水平的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创新绩效作为评价主体,构建了基于模糊理论的能够客观综合度量R&D员工创新绩效的评价模型。将模型应用于某大型制造企业300名R&D员工的样本中,综合评价出每一名员工的努力指数、潜力指数、优秀程度与不良程度,作为企业全面评价R&D员工绩效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国家和区域自主创新投入产出的视角实证考察了政府R&D补贴投入对我国自主创新产出的影响绩效。研究结论表明:(1)我国政府创新R&D补贴投入政策对提高国家及区域自主创新产出有十分显著的影响,且通过对专利产出与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创新产出指标弹性系数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对专利产出R&D投入为规模报酬递减,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为规模报酬递增;(2)我国政府创新R&D补贴投入对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和科研基础较好地区(如湖北高校、科研院所较多)自主创新产出影响的弹性系数整体上明显大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这说明我国政府R&D补贴投入对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和科研基础较好地区自主创新产出影响绩效要高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其中我国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和湖北等地创新绩效较高。山西、新疆、甘肃、青海、广西和四川等地创新绩效较低。  相似文献   

12.
探讨不同类型的网络搜寻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不同地域文化下该影响效应的差异性;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技术创新网络背景下企业的网络搜寻归结为知识搜寻、关系搜寻和惯例搜寻3种类型;在陕西、江苏和广东三地选择具有较强研发合作强度和深度的典型行业实证调研,运用多元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检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搜寻与合作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相关关系在三地样本中均得到检验,江苏样本的系数最大;陕西和江苏样本中关系搜寻与合作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广东样本中仅正向关系通过显著性检验;陕西样本中惯例搜寻被视为破坏现有合作关系、不利于合作创新绩效的提升,而其余两地的样本均验证了惯例搜寻与合作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构建了外商直接投资、产学研合作的溢出效应和地区创新绩效的分析框架,运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与产学研合作的溢出效应在对区域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的影响上存在何种关系(互补/替代)。研究表明:在对区域产品相关创新产出的影响上,外商直接投资与产学研合作作为两类知识获取渠道存在替代关系;在对区域专利相关和产品相关创新效率的影响上,外商直接投资与产学研合作作为两类知识获取渠道存在替代关系。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区域创新绩效提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和污水处理效率是解决目前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中国工业用水系统可分为生产用水子系统和污水处理子系统。本文考虑两个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并区分污染物在两个子系统中的弱处理和强处理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DEA的两阶段评价模型。应用本文提出的新模型分析中国30个省级区域的工业用水系统的效率,结果表明: 中国省级区域工业用水整体效率不高,且地域分布特征明显,东部、西部、中部效率依次递减; 中国工业用水系统的非有效性主要源于污水处理效率的影响;工业用水系统效率与地区水资源禀赋存在一定的关系,水资源短缺的地区用水效率相对较高。文章所提出的方法兼顾生产用水子系统和污水处理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能够同时评价两个子系统效率和工业用水系统的整体效率,能有效发现系统中影响整体效率的关键环节,且可以应用于其他能源效率评价问题,具有明显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Davenport (1993a) has pointed out that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approach as a behavioral process change has been limited to the study of how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n be successfully adopted, rather than “how innovation can improv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This article extends Davenport's challenge to bridge this research gap by applying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approach to study accounting and control systems as an administrative process innovation approach to improve business performance. We chose to study internal auditing because it constitute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an administrative process innovation program that is critical for improving business performance programs.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mportance of innovation leadership in cultivating the strategic fit of an organization with its environment, and enhancing various economic, relationship, and product performance outcomes. It thus explores how innovation leadership enables a firm to change and adapt to its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by implication enhance its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of data collected from 117 firms show that innovation leadership, both directly and through increased strategic fit, significantly enhances firm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on strategic and innovation leadership and adaptive organizational system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机理探析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区域创新系统的一个研究内容,是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功能发挥程度的反映.在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文章界定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在分析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及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形成的条件及形成机理模型,并寻找具体的指标反映其相应的系统结构要素,通过模糊数学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界定的结构要素和机理模型可以解释目前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状况.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全面创新管理的框架,分析浙江省机械行业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情况.首先,根据全面创新管理的范式,构建主要的创新能力,分析总体的情况,然后探索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状况.最后对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作了一定分析.  相似文献   

19.
合作网络的小世界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世界网络在理论上被广泛认为是可以激发创造力,提高整体绩效的,但其相关的实证研究并不多。本研究构建了9个创新型国家和地区的研发合作网络,分析了其小世界特征,使用负二项式回归模型分析了其小世界性对整体创新产出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较短的平均路径长度和较强的小世界性,会促使更多的创新产出。进而讨论分析了此结论对国家和地区制定产业政策、科技政策,以及企业选址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