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歧义(ambignity)指的是一个句子结构有多种不同的意义,每个意义都可以独立地作为一个语言单位出现在实际话语中。如“你们六个一组”,既可以理解为“你们六个人是一组”,也可以解理为“你们这些人,按六人一组来划分。”歧义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它几乎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歧义在语言的表达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它能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幽默性。如英国著名剧作家奥斯卡·王尔德(Qscar Wilder)在他的作品《认真的重要》(The Impor tance of Being Earnest)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相似文献   

2.
歧义句与修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一个句子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含义,有不同的讲法,这样的句子就是歧义句。例如: (1)一边站着一个孩子,看来年纪还很小。(转引自《语法修辞讲话》) (2)他对共产国际及对他的错误的处理有意见,…例(1)第一个分句可以理解为只有“一边”,一个孩子;也可以理解为“每一边”,两个孩子。例(2)“对他的错误的处理”也有两种理解:  相似文献   

3.
0.1 “这个人谁都不相信”是个歧义句,有两种理解,即 A:这个人不相信任何人。 B:任何人都不相信这个人。 同类句举例如下: ①这个人任何人都不认识。 ②(在这儿)他们人人都不知道。 ③他谁也不想。 ④小李哪个也不骂。 ⑤这地方人连中央领导也不相信。 0.2 我们说这类句子是歧义句,孤立地看表达两个意思。但构成歧义是有条件的。这条件不仅来自句子的某一部分,而且是几个部分协同作用的结果,有一部分失去条件,歧义就可能丧失,或句子不能  相似文献   

4.
二、判断方面的逻辑错误 (一)判断歧义。 判断歧义是指在一个句中包含着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不同的判断。句中出现判断歧义,就会使读者对同一语句作了不同的解释,必然影响对句义的理解及正常的思想交流。例如: 最近我们学校召集了高二八个班干部开会,研究如何全面贯彻“三好”的问题。 该句既可以理解为学校召集“高二的八名班干部”开会,也可理解为学校召集“高二八个班的全体干部”开会。这种判断歧义一般是由于句中某个概念的内涵不确定而使其外延不明确造成的。又如: 赵师傅一个班就修好了两辆“桑塔那”和摩托。 句中“一个班”既可指赵师傅用了一个整班的时间,也可指赵师傅所带的一个班的人。其中的“两辆‘桑塔那’和摩托”,既可理解为“两辆‘桑塔那”和“摩托”,也可理解为“桑塔那”和“摩托”各一辆。可改为“赵师傅用了一个班的时间就修好了两辆‘桑塔那’和一辆摩托”。 (二)主谓失合。 主谓失合是指在一个肯定判断中的主项与谓项在外延上没有相容关系,或在一个否定判断中的主项与谓项在外延上没有不相容关系。在表达中常见前种错误。例如:  相似文献   

5.
歧义纵横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歧义的性质所谓歧义,是指同一语言材料的意义不确定、可以作出不同理解的现象。例如: (1) 爱孩子,象妈妈。 (2) 他们制造材料,无限上纲,把九十五岁的彭湃烈士的母亲周凤打成“黑旗”。例(1)可以理解为“爱孩子如同妈妈”:也可以理解为“爱孩子的原因是由于孩子长得和妈妈相象”。例(2)的“九十五岁”可以  相似文献   

6.
语音与岐义     
1 通常所说的歧义,是指同一个句法结构表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思。例如: (1) 我去上课 (2)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3) 小李的衣服做得好 (4) 对营业员的意见造成歧义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1)是由于词义不明确造成的,“上课”可以当“听课”讲,也可以当“讲课”讲;例(2)是句法结构不固定,“没有调查”可以是动宾关系,也可以是偏正关系;例(3)是语义关系含糊,“小李的衣服”可以理解为领属关系,也可以理解为非领属关系;例(4)是层次难以切分,可以分析为“对营业员的/意见”,也可以分析为“对/营业员的意见”。对于上述几种因素造成的歧义现象,我国学者已作过不少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此不再论述。本文只拟就因语音形式不同而造成的歧义现象作个初步的探索,以期更加全面地认识汉语的歧义现象。  相似文献   

7.
一种语言形式有时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可以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析。这种现象一般称之为歧义(ambiguity)。深入探讨歧义现象,对于阐明语言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对于研究机器翻译和信息处理,对于提高语言教学水平和促进语言学科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处理歧义问题,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有所不同的。在口语中,我们可以借助语调、节奏、重读、甚至手势和脸部表情等来区别或消除歧义。但在书面语言中,由于缺乏上述手段,往往同一个句子可以作不同的理解,就存在着由潜在的歧义(potential ambiguity)向实在的歧义(actual ambiguity)转化的可能。除了“一词多义”(polysemy)常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8.
谈谈英语的歧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即一种语言形式能够传递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可以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歧义现象是语言中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这也是人类自然语言不同于人工语言的一大特点。研究歧义现象不仅对语言的理解、写作、翻译有着实际意义,对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现代中外语言学家,几乎没有不重视歧义现象的。近二三  相似文献   

9.
一歧义是指同一语言单位可以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如:出租汽车(述宾/们正),长一尺(述宾/主谓)。本文打算对介词以及由此组成的介词结构所产生的组合方面的歧义现象做一整理,旨在说明汉语的常用介词中有相当一部分能引起歧义。以下就举例说明。1二在1)在火车上写字这是一个层次相同的同形结构。可以指:A把字写在火车(车厢)上,B坐在火车上写字。朱德熙先生是用变换的方法来分化这类句子的。。但是,如果我们以“火车”为参照物,来看动作“写”发生时“人”与“字”所处的位置,就会发现这样的情况,见表。表中“+”号表…  相似文献   

10.
浅析英语中的歧义现象王华琴,王清亭,连松青歧义(Ambiguity)是一种语言现象。一般说来,"'歧义'是指一个句子或一句话模棱两可,可以作两种或多种解释。"(伍谦光,1992)。虽然确定某一个句子或某一句话是否产生歧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歧义...  相似文献   

11.
0.1 歧义结构,也称同形结构、多义结构,指包含的词语相同、词语的线性排列相同而意义不同的一种语言片段.0.2 歧义结构属于句法的范畴.下面两种现象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围:一种是“同音同形异义词”(如“词”,可以指文学中的一种文体,也可以指语言中的一种单位),一种是“多义词”(如“走了半个月”的“走”,可以指在路上行走了半个月,也可以指离开某地已经半个月),句法结构歧义跟具体词的词义不发生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以意义,而不是以语法和结构做为教学的中心。语法结构与意义不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这其中存在着一个歧义的问题。如“He didn’t come because he was ill”。这一句子在没有具体语境的情况下就很容易产生歧义,可以理解为“他因为有病所以没有来。”或“他并不是因为有病才来。”这两个迥然不同的意思。要消除这些歧义,仅靠精通语法结构是远远不够的。有时即使在具体语境中我们也很难准确地理解词义和句义。如小男孩冲着他爸爸说:“The  相似文献   

13.
引言0.1 歧义结构,也称同形结构、多义结构,指包含的词语相同、词语的线性排列相同而意义不同的一种语言片段。0.2 歧义结构属于句法的范畴。下面两种现象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围:一种是“同音同形异义词”(如“词”,可以指文学中的一种文体,也可以指语言中的一种单位),一种是“多义词”(如“走了半个月”的“走”,可以指在路上行走了半个月,也可以指离  相似文献   

14.
作为英语语法现象之一的歧义句在英语中很常见,歧义句在意义表达上含混不清,影响人们相互间的交流,因而,无论对于语言理论还是语言实践,研究歧义句都是十分重要的。一般说来,一个句子表达的是一个固定含义,但当一个句子表达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时,这个句子就有了歧义,让人觉得语义模棱两可。歧义句大致可分为两种:语义歧义句及句法歧义句。一、语义歧义句话又歧义句通常由向江引起,即同形异义词或多义词可能引起的歧义现象。例如:IhavemovedthesecretaryIntothenextroom.这句话有下述两种理解方式:a.Ihavemovedmythin…  相似文献   

15.
句法歧义的产生和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Ambiguity)在R.R.DHarmanF.C.Stoke主编的《语言与语言学词典》中是这样定义的:“一个结构如果是对它有不止一种解释,我们就说这个结构有歧义或二义性。”(P17)因为产生歧义的多半是一些个别的词或短语(词组),也有人把它称为‘biaswords’(使人误入歧途的短语),语言学界也有人把“歧义”分为“句法歧义”和“语境歧义”,句法歧义着眼于语言分析,属于语句的语义内容,可以分析为不同层次或变换为不同的结构体,属句法平面,语境歧义着眼于说话分析,属于说话的思想内容,是作家或说话人因一定表达效果的需要为烘…  相似文献   

16.
质疑前人对“N1+在Np上+Vp+N2”类句子歧义成因的解释,从物质世界中名词运动的位置角度对这类句子的歧义形成的深层原因进行新的探索。认为名词在句中必有其对位置词语所表示的位置的占据,其占位情况视动词而定,有已定(包括常位和变位)和待定(定位)之分,名词N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对于物体Np的占位有里层、表层、外层交叉起来共计七种可能,当N1、N2对于位置Np的占据既可理解为重合又可理解为离散时,歧义便会产生,这种歧义实质上这是一种空间歧义。  相似文献   

17.
1.引言在日常谈话中,人们常会发现一句话有时可有多种理解。例如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举的一个很有名的句子:“鸡不吃了”。当没有上下文或特定的语境约束时,这句话就存在两种理解。a.“鸡”作为动词“吃”的施动者,指的是家禽,意为鸡已经吃饱了,它不想再吃别的食物。b.当“鸡”作为动词“吃”的逻辑宾语时,意为“鸡肉”。说话者或许已经吃腻了鸡肉,因此说出这句话来。这类存在两种或多种含义的句子被称为歧义句。歧义(ambiguity)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英语作为自然语言,也必然存在歧义。本文意在探讨有关英语的歧义现象…  相似文献   

18.
根据语言学分析,文本中有些字、词、句的含义可以作出几种解释,这种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含义的现象谓之“歧义”。对于大多数英语、非英语专业中国大学生来说,词汇歧义是他们学习过程中很难攻克的堡垒。本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词汇歧义现象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期帮助学生掌握词汇意义的多维层面,达到词汇的深度扩展和习得。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语言学家很重视书面语中因句法方面的原因而产生的歧义现象的研究,本文讨论的是另一类歧义现象——书面语中因语义方面的原因而产生的歧义现象。产生这类歧义现象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种:一是句中至少有一个成分是多义的,二是句中至少有一对成分语义关系是多解的。本文讨论的重点是后面这种情况。先看一个因含有多义成分而产生歧义的句子:(1)他一天不吃饭也不行。句中的“饭”至少可以表示如下三种意思:  相似文献   

20.
语用平面歧义指同一语句可以解释为不同的预设义 ,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语法歧义。研究语用平面歧义可以精细地考察句子的意义 ,深入揭示某些副词的句法语义功能。随着语法研究中语用分析的逐步深入 ,语用平面歧义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并在近十几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其中对否定句、“也”字句和“最”字句歧义的研究最为全面深入 ,对“更”字句和“又”字句也有较多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