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今中国社会的伦理价值导向是一个争议颇多的问题。个人本位主义、合理利己主义、虚假的集体主义等等,由于其种种局限性,不能作为现时代的伦理价值导向。“新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一方面摈弃了无视个人利益、目的与手段错位的虚假的集体主义的说教,另一方面,它以利益作为现实的基础,以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其出发点和归宿,是个性实现的必要条件。这一新集体主义原则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表现为一种互利的现实原则,应该成为当今社会的伦理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社会价值导向的含义和作用入手,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几种主要的社会价 值导向,并论述了社会价值导向多元化的危害和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导向的主导地位 的重要意义。最后,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内在层次性和发展的阶段性、正确理解集体主义 的原则以及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利益分配制度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围绕科学价值观的主体定位,主要探讨、回答了三个问题,一、确立科学的价值观,必须把自我定位于与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相一致的主体,反映这一社会主体的根本利益、需要。科学价值观是与主体进步的社会理想、信念相一致的。二、评析了种种无视集体主义价值导向中鲜明的价值主体及根本利益、需要的错误观点,明确了集体主义的精神实质,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价值导向的主体定位只能是集体主义的。三、正视现实中个体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客观性,强调坚持社会价值导向一元化的必要性,因为它是维持社会稳定、有序的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伴随着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方面的变化。但是 ,不管人们的价值取向何其多样 ,作为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必然是一致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确立社会价值导向应正确处理好物质价值追求和精神价值追求、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价值导向一元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三个方面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争论到迅速确立的社会现实存在,使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问题日趋成为人们关注、争论的焦点。于是,义利之辩在当今中国已成为社会认识论和价值论的重大问题而被广泛地讨论.本文立足于市场经济的现实存在,把当今中国的义利之辩概括为经济人的利己主义原则与道德人的合理性原则的对立,并在揭示这一对立的物质根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集体主义原则。这既是我们对现时代又利之辩给出的一个结论,同时也是我们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遵循的价值导向原则.  相似文献   

6.
集体主义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集体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产生了一些失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集体主义仍然具有存在的基础,依旧是我们社会道德价值导向的主导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坚持集体主义,应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集体主义的性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集体主义,与时俱进,对原有的集体主义进行扬弃,根据新的情况完善和发展集体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价值导向不仅仅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争,而是具有多层次的特点。第一,忠于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价值导向的最高层次。第二,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的道德价值导向。第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般的道德价值导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价值导向的多层次性是由于这个阶段的经济关系以及人们的道德状况的复杂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论集体主义伦理价值观的历史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是在集体的劳动创造中发展起来的,因而集体主义就成为一种衡量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的必不可少的价值准则。基于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的两大伦理关系,处理(或调整)个人与集体、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之保持和谐与协调,就成为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代伦理价值原则的主要内容。随着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集体主义的伦理价值观发展为无产阶级集体主义的伦理价值观。放眼世界,只有当全球各国和人民都能把集体主义的伦理道德原则和价值准则自觉地放在第一位,人类才能真正最有效地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地球”、“拯救地球”,从而拯救人类自身!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社会价值观导向与个体价值取向的相互联系入手,阐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正视个体价值取向多元化自由化的客观性,更应重视加强集体主义一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导向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使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变迁凸显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其表现为:价值取向从整体向个体的转变,价值追求从道义导向向利益导向的转变,价值标准从一元性向多元性的转变。面对多样而复杂的价值观念,必须赋予主导价值观以时代内涵,建构新型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价值取向变化的特点呈对积极价值的追求和错误价值观念蔓延两种趋势,而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仍是现今正确价值导向的主要内容,为此,必须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与途径,高扬与光大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文考察了功利主义伦理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理论内容,客观地分析了其中的合理性因素和在历史上所起的社会作用。剖析了功利主义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史。实质,指出我国只有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才能促进经济改革的健康发展和杜会主义观代化的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受到了冲击。其主要原因是人们长期以来将集体主义与我国古代的群体主义混为一谈。弄清它们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克服计划经济时代所宣传的集体主义的片面性 ,正确把握集体主义的内涵、本质特征 ,对于坚持当代中国的道德价值导向———集体主义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4.
论当代中国社会主导价值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构社会主导价值观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主导价值观是社会自觉建构 ,被社会多数成员接受与认同 ,具有现实社会合理性基础和价值导向功能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社会主导价值观念体系的内核是核心价值观。应当在扬弃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确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体现了我们的社会理想并具备了最广泛的现实社会基础 ,应该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无产阶级的阶级本质、共产党人的历史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的观念表现等 3方面的分析 ,论证了社会主义社会坚持集体主义的必然性 ;从市场主体逐利目的的膨胀和当前个体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论证了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导向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中肯地论述了对大学生加强集体主义思想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与实用性,集体主义是和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相对立的一种首先准则,它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一部分,是共产主义道德观的核心,针对大学生中的某些非集体主义思想及表现,加强集体主义教育,高扬集体主义,坚持不懈地以集体主义精神陶冶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腹是我们长期坚持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并存发展的情况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坚持以社会为本位的集体主义价值导向 ,反对“以个人为本位”的个人主义价值导向 ,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8.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导向。全面、系统、深入地开展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就要从理论和实践上认真总结、深刻反思,根据大学生价值取向变化的新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切实提高教育的力度和深度。应加强对大学生集体主义思想教育的理论引导,加强班集体建设,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载体作用,强化集体主义教育的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冲突及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转型期面临着一元价值观和多元价值观、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等价值观念的矛盾和冲突,要正确处理价值主体关系、明确合理的价值标准、坚持价值评价的导向,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相符合、与人类发展规律相一致、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坚持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价值导向,这是我国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中,无产阶级思想与资产阶级思想斗争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有人向集体主义发难,说什么集体主义否定个人正当利益,限制和抹煞个性的完善和发展,要为个人主义正名。因此,正确地阐明集体主义的含义以及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导向的必要性,就是一个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实践意义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