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造假”是为非法获利而冒险 ,要有效打假 ,至少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要加重对造假者的惩罚 ,以提高其期望成本 ,通过使造假的期望效用小于合法谋利的效用来制止其造假 ;二要将对造假行为的惩罚准确地落实到个人 ,防止出现造假者的收益与风险成本不对称的现象 ;三要设计地方政府的管理与打假激励相容的机制 ,以杜绝地方保护  相似文献   

2.
合谋造假是指经营者与会计人员串通一气,通过编造利润,粉饰经营业绩,提供虚假会计报表,掩盖真实情况,借以实现其寻租的一种经济行为。导致这一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利益驱动,而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对造假者的处罚不严、审计独立性的降低激发了合谋造假的强烈需求。为此,必须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严惩造假者、提高审计监督的有效性从根本上抑制合谋造假的冲动。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一个行为选择模型,应用多主体计算机仿真实验模拟经理人性格特征对其诚信行为选择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好胜心、创新性和冒险性以及独立性和自主性程度越高,经理人选择诚信行为的概率越大,但是程度超过一定值后,经理人的诚信概率反而下降;在一定范围内,耐心程度越高,经理人选择诚信行为的概率越大,但是由于经理人的行为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选择诚信行为的概率提高到一定值就不再提高。政府监管政策影响经理人期望收益,进而影响其诚信行为。当政府提高抽查比例和增加惩罚额时,经理人选择诚信行为的概率就会提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次的根源,提出了治理会计造假行为、加强行业自律、重塑会计诚信新形象的几点措施。并从完善会计制度的科学性、严谨性,加大对造假者的惩治力度,提高造假的风险成本和机会成本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惩治腐败的定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通过惩治手段使腐败决策者理性地放弃腐败 ,是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分析了风险中立型的决策者的腐败决策过程 ,认为提高腐败查处概率和增加腐败遭惩罚所带来的损失 (以下简称腐败惩罚损失 ) ,可以有效地制约其腐败行为选择。当提高腐败查处概率到 0 .5以上时 ,高薪才能养廉 ,同样条件下 ,无论腐败租金金额多大 ,也会失去诱发腐败的效力。腐败惩罚损失的大小是根据腐败租金来设定的。当腐败租金增大时 ,加大腐败惩罚损失使之超过前者的增加速度 ,或在前者不变时提高后者 ,能够起到制约决策者腐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违约”行为效用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加大对“违约”交易行为的惩罚力度、提高发现以及对“违约”行为实施惩罚的可能性、降低交易者选择“违约”行为收益的概率、较大的信用重构成本,可以对信用交易中的“违约”行为产生抑制作用。在“违约”成本较低的经营环境中,选择“违约”交易行为能够提高交易者的交易效用。  相似文献   

7.
导致会计信息造假的原因很多,经济与政治利益的驱动、监督管理机制的不协调、会计法律体系的不完善等都是会计信息造假的诱因.会计信息造假会给国家、企业及会计行业本身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明确会计法律责任主体的范围、改变举证责任方式、加大惩罚力度、完善会计法规体系这四个方面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以达到预防会计信息造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核电作为一种高效清洁能源在全球性的能源危机以及环境问题中得到重视。几次大型核电安全事故,告诫当追求核电经济效益时一定要注重核电的安全发展,走核电安全经济发展道路。中国核电行业安全监管中存在寻租行为,文章运用博弈模型对公众、政府安全监管部门及核电企业三方寻租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众监督受到罚款金额和行贿的影响,与惩罚金额呈反比关系,与行贿呈正比关系;政府安全监管部门选择行动概率受到工资、行贿、惩罚金额及监督成本的影响;核电企业行动概率与政府监管部门的工资及惩罚金额相关。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造假现象屡打不止 ,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一大顽症。从博弈论的角度提出一个“造假者”和“打假者”的混合战略博弈模型 ,以此对其期望收益进行比较 ,并对我国目前所采取的打假政策效果深入分析 ,从而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成本-收益角度分析银广夏造假及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银广夏财务报告造假案为例,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剖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原因,指出在理性的经济人假设前提下,正是由于造假的收益大于造假的成本,使得上市公司产生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冲动和后果。提出上市公司治理的重点应放在提高造假成本方面,加强证券市场监管,加大会计造假被发现的概率,加大会计造假被惩罚的力度,加强全方位的诚信教育等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博弈论思想,在建立政府、投资商、官员两两参与的混合策略博弈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政府、投资商、官员三方参与的混合策略博弈模型,通过分析模型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提出了降低投资商向官员行贿和官员受贿概率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投资商行贿行为、官员受贿行为的概率与政府查明投资商和官员之间行贿受贿的能力、政府反腐败的成本、政府对投资商行贿行为和官员受贿行为的惩罚力度等因素有关。因此,利用信息手段提高政府查明投资商和官员之间行贿受贿的能力、降低政府反腐败的成本、加大对投资商行贿行为和官员受贿行为的惩罚力度,能够有效提高政府的反腐败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为了降低技术创新网络成员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运用演化博弈方法分析在分配机制和监督机制下技术创新合作中机会主义的演化路径,并分析了在分配机制下是否存在最优的分配系数使得合作企业采取机会主义策略的可能性最小,讨论了是否惩罚成本越高网络成员合作效率越高。研究发现:利益分配系数在一定值时,可以使得合作企业采取机会主义策略的可能性最小;惩罚成本C在达到一定值时,可以使得企业合作的概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操纵行为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操纵行为已对证券市场的信誉形成强烈冲击。盈余操纵风险主要由盈余操纵的动机、机会、发现概率和惩罚力度四“因子”组成。因此 ,要有效地抑制盈余操纵行为 ,必须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 ,构筑起综合的、多层面性的防范和治理体系 ,削弱其动机 ,减少其机会 ,提高其发现概率和惩罚力度。  相似文献   

14.
宏观环境缺乏诚信,是会计缺乏诚信的根本归因。因为会计信息造假者的行为,不可能脱离宏观环境其他个体或集体行为的影响;被造假的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由宏观环境决定供求关系;对会计诚信的宏观环境监督,因监管队伍的素质问题而乏力。要再造会计诚信,就需再造宏观环境诚信之势,各级地方政府尤需先行。  相似文献   

15.
企业中普遍存在会计信息造假。从博弈论的经典例子“囚徒困境”出发,构建了会计舞弊行为模型,从成本收益和治假机制角度分析了会计信息造假的必然,提出要加大违法成本、加强执法力度等措施来约束会计信息造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改进上限的传染病模型,探究媒体响应速度对谣言传播信息量的影响.首先分析互联网环境下的谣言传播机制,构造受谣言影响的网络舆情演化模型,然后通过数值模拟实验分析不同量级媒体的响应速度对谣言传播演化的影响.实验证明,媒体响应速度与媒体影响力存在负相关.将模型应用至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发生的"双黄连"事件,发现根据媒体的影响力不同模型能够提出不同的响应对策,使谣言抑制率达到最大,同时在达到系统平衡点时使得谣言对舆情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7.
论财务会计造假与打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财务会计造假危及会计工作的生命。本文在分析了财务会计造假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大惩罚力度,重点处罚造假责任人;明晰企业产权,组建国有企业经营组织;以财政部门成立政府监督协调组织;建立健全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财政部门要督促企业单位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强化企业单位领导人的法制意识和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等打假对策。  相似文献   

18.
间接互惠下公共文化PPP项目机会主义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引入间接互惠机制,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公共文化PPP项目中公私部门决策过程,研究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私人部门当期机会主义收益的大小是影响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的关键因素;严厉的惩罚机制并不能有效遏制机会主义行为;未来合作收益和声誉系数越大,私人部门越倾向于采取互惠主义行为,实现公私部门合作的帕累托最优。基于上述结论,提出政府部门应出台激励政策扩大PPP市场规模,并建立惩罚机制及声誉机制,有效防范公共文化PPP项目中的机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的视角,通过构建顾企价值创造互动行为演化博弈模型,深入剖析其演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运用MATLAB模拟验证相关参数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从而揭示了顾企价值创造互动行为协调机制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顾企价值创造互动行为呈现出"共创型互动"与"共毁型互动"并存的演化特征;资源整合能力、价值共创效率、资源投入意愿以及惩罚的提高能够促进顾企价值创造互动行为的协调稳定,双方互动行为收敛于"共创型互动"而最终实现价值共创;但成本系数与投机收益的提高则会使其趋于不协调状态,双方互动行为收敛于"共毁型互动"而最终造成价值共毁.  相似文献   

20.
利用山东省399家生猪畜禽养殖场户的调查资料,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实证分析安全风险认知对违规用药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养殖户对疫病风险的发生概率与损失强度感知较强;对惩罚风险、市场风险与系统风险的发生概率与损失强度感知相对较弱,且形成的震慑力感知依次减弱;疫病风险、市场风险、惩罚风险的概率感知和损失感知对震慑力感知的影响显著,且损失感知作用强于概率感知;农户违规用药行为受疫病风险与市场风险的震慑力感知影响显著,惩罚风险与系统风险的震慑力感知对养殖户用药行为影响偏弱。研究指出,推进我国的“无抗养殖”进程,应充分发挥安全风险认知对行为选择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应加强对市场与法律环境的监管,全面降低动物疫病风险,提高不安全产品入市的违规风险代价,强化养殖者对安全风险的威慑力感知,为抗生素减用提供技术支持与外部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