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之三足鼎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电影作品片名是了解一部电影内容的关键所在,而外国电影作品的片名只有翻译过来才能让大多数观众了解。因此,翻译过来的片名就具有了航标灯的作用。目前在中国,英文电影作品的片名翻译主要存在三种状态:大陆译名、香港译名和台湾译名,有些混乱。在英文电影的片名翻译方面,要通过加强交流、疏通信息交换渠道、取长补短等方式,打破这种三足鼎立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在翻译学领域,研究者提出不少翻译的原则,对翻译实践提供了有效的指导。然而,针对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原则却不多,导致片名翻译不统一局面的出现。以现有的翻译原则为基础,再把电影作品自身的特殊性考虑进来,英文电影作品片名应遵循七个翻译原则:开门见山原则、音意结合原则、一见钟情原则、内容等价原则、文化体现原则、审美体现原则和票房效应原则,以期对英文电影作品片名的汉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英汉语言文化和观众的文化审美和期待心理的差异为出发点,以电影片名翻译的预期目的和功能为准绳,分析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实例,探讨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所应采取的翻译策略及其方法,指出电影片名翻译中的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4.
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翻译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整个过程和结果;电影片名特定的翻译目的决定了其翻译的独特性。笔者通过分析电影片名的功能和翻译目的探讨了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原则和方法,并提出了目的论对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德国功能派的目的论出发,比较英文电影片名在两岸三地的译名并分析产生一片多名现象的原因,最后提出翻译电影片名的方法技巧旨在取长补短,译出经典片名,促进两岸三地的交流。  相似文献   

6.
从文化交流融合的视角,研究了中西方电影片名的相互翻译理论以及文化交流问题。首先分析了文化交流过程中,电影片名翻译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根源;接着研究了电影片名翻译的一般原则,通过文化传播的视角探讨了电影片名翻译相关理论,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应用了相关的理论,并给出了相关的实际例证;最后针对电影片名翻译提出了两点建议。深入研究我国电影片名的自我翻译的理论与实践,以此作为探索我国电影对外推广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电影片名的翻译是电影翻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角度分析大量英文电影的汉语译名,归纳出了当前电影译名具有简明概括性和商业广告性等主要特点,并结合相关的翻译原则指出了电影片名的六种基本翻译方法,为今后影片片名翻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将英语电影片名译成汉语,以功能对等为目标,按照片名的信息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的要求进行翻译。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对片名进行分析、转换和重组,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使汉语译名形式与英文电影内容达到辩证统一。既注意到标题的字面意义,又注意发掘其深层意义。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对不同的翻译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译界对电影片名的翻译不少,其中不乏洞见,本文试图从一个与以往不同的视角——生态翻译学视角,在探讨英文电影片名文体特征及其三大功能的基础上,尝试用生态翻译学理论中的"三维"翻译原则分析英文电影片名汉译。对翻译教学中的电影片名翻译进行研究。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来观察电影片名翻译宜用生态翻译学的"三维"原则为指导,译者进行有效适应与选择,作者期望本文的探析能为其他翻译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活跃,越来越多的英文电影进入中国市场。对大量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例证分析表明,片名翻译基本采用三种策略:直译、音译和意译,在跨文化视野中考察,当前部分所谓"精彩"片名翻译中存在硬伤:望文生义、乱点鸳鸯谱和低估他人的理解力。  相似文献   

11.
电影片名翻译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好的翻译能为影片锦上添花。电影片名翻译的方法主要包括直译、意译、按照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来翻译、按汉语的语言特色来翻译。在翻译过程中应坚持功能对等原则和适应市场需要原则。  相似文献   

12.
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是一项重要的、充满创造性的工作。英语电影片名有其特点。从目的论视角来看英语电影片名翻译应遵循若干原则和采用多种实用翻译技巧,翻译原则包括:信息原则、文化原则、审美原则和商业原则;翻译技巧包括:音译、直译、意译、创译。  相似文献   

13.
电影片名中的文化“他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加之当今中国大规模地引进外国影片、且以英语影片居多,因此,电影片名翻译尤显重要。电影的本质与电影片名的功能决定了电影片名中"他者"的存在;同时,源语片名必然与文化"他者"紧密相连。与汉语文化相比较,英语电影片名中存在语言及思维层面的文化"他者",对其加以清楚的认识,有利于电影片名翻译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的策略和方法与文本类型相关,并由译文预期的目的或功能决定。电影片名属于呼唤型文本,其主导功能就是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为观众提供信息,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中文电影片名翻译成英语时,必须考虑中英电影片名各自的命名特点以及电影片名的感染功能,恰当运用音译、直译、增减译法、改译、重新拟定等各种翻译方法,以达到吸引英语观众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大众和媒体传播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不同于其它翻译,电影片名本身肩负着文化和商品的双重使命,因此,它具有简约特征、审美特征、文化特征和商业特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考虑这些独特特征方能翻译出准确本色且脍炙人口的译名。  相似文献   

16.
英语中称谓词其意义一般说来是明确的。语言使用者 /作者使用该词 ,有其语用意义 ;理解者 /译者是否理解到这些语用意义 ,理解得是否正确 ,是一个问题。而在翻译这个层次上 ,翻译者语用意义理解正确了 ,是否能正确、无遗漏地把语用意义用另一种语言形式表达出来 ,又是一个问题。考证来自小说《名利场》原作及译品的诸多实例 ,从关系因素、语境因素和文化因素三个不同角度 ,可以考察在特定的社交语境中英语称谓词sir的语用含义及翻译。  相似文献   

17.
英语新闻标题的修辞格与翻译之间关系密切。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可使英语新闻标题大为增色,产生新颖别致、引人注目、形象生动、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许多英语新闻的标题正是因为运用了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而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在翻译英语新闻标题时应尽可能地体现原文修辞特点,使译文和原文在修辞上基本吻合,从而让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近乎一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18.
英语习语作为一种广为流传且具有特定含义的固定词组和短句 ,是经过长期锤炼而成 ,其表现力异常丰富 ,是构成语言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习语的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的转换 ,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在实际翻译实践中常会出现欠额翻译的现象。文章从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融合和语言融合的内在关系阐明了翻译的实质在于异化与归化的适度 ,并且由此探讨产生欠译的内在原因以及加以补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电影片名英译汉中受众文化心理关照的现象,在阐述文化心理的内涵、意义的基础上,分析电影片名英译汉中作为受众的中国文化心理特征,并通过实例分析翻译中对这些心理特征的关照。认为,电影片名英译汉中对受众文化心理的关照是必要的,有助于提高电影在目的语文化中的可接受性。同时指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受众文化心理及其在翻译中的关照。  相似文献   

20.
浅谈中国电影片名的英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中国电影名片译成英语,必须以功能对等为目标,按照片名的信息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的要求进行翻译。翻译过程中,应对片名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直译、音译、意译、另译等不同方法,使英语译名形式与电影内容达到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