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臣民文化具有根深蒂固的基础。顺从思想和"官本位"思想,造成臣民文化中人的主体性被抑制。公民文化是一种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文化相融合的、以参与型为主导的复合型政治文化。在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进程中,只有以公民文化为价值取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和完善法制和民主政治思想,发展市场经济,培养公民主体意识,合理借鉴与吸收西方公民文化,才能构建中国特色的公民文化。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宪法中的公民的文化基本权利并不包括教育权和宗教信仰自由。我国现行宪法对于公民文化基本权利的保障,不仅在"总纲"部分确立了国家的文化政策,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中对于自由权性质的文化权和社会权性质的文化权分别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也在"国家机构"一章中确立了国家完成文化任务的组织体系。在我国目前的宪政体制中,具有自由权性质的文化基本权利,尽管法理上具有主观权利的规范效力,但其司法保障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具有社会权性质的文化基本权利,尽管规定在我国现行宪法"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但其仅具有宪法委托的效力。  相似文献   

3.
试论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研究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前者以一切文化现象为对象;后者亦即文化批评则主要把文化研究的方法与旨趣引入文学研究,是文学研究的一个范式,与它相对的不是文学研究而是审美研究。事实上,文化批评恰恰极大地得益于文学批评"内部研究"中发展起来的语言学、符号学与叙述学这些被认为是"文学的本体批评"的分析工具与分析方法。文化批评与形式主义或审美研究的真正差别在于它们解读文本的方式、目的、旨趣不同,文化批评的目的主要是揭示文本的意识形态以及文本所隐藏的文化一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4.
文化的竞争,最为关键的是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的竞争,是不同文化所代表的核心价值观的竞争。蕴含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价值体系包含着具有普遍共识的、勿容置疑的、公民忠诚和认可的"立国价值"。在公民文化的视阈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蕴含"立国价值"的兴国之魂,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公民文化建设。培育公民文化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落实、落地生根、融入国民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詹姆逊的文化批评理论对中国文化批评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只有深入研究其理论中的"历史意识"才能够深入理解他的理论,从而更好地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批评以及文艺理论。论文从"对理论及作品的历史化"、"历史与现在"、"历史与文本"三个方面对詹姆逊文化批评理论中的历史意识进行了分析,并探讨其在我国文化诗学的建设中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詹姆逊从"马克思主义阐释学"出发,反对俄国形式主义一脉所谓"纯文学"批评;批评对象从文学文本日益拓展到广义的文化文本,最终走向了文化批评.在文化批评日益兴起的背景下,詹姆逊从文学到文化的批评之路为众多纯文学研究者转向文化批评提供了一个直接的范例.  相似文献   

7.
[摘要]电视批评的民间化是电视批评的活力源泉,网络电视批评正是其集中体现。报纸的应和、提炼、引导也必不可少。在电视批评的报网互动中,网络是一个超大回音壁、超级麦克风,各方观点通过网络传递、放大、汇聚、反馈,共同指向和谐的文化生态。由此,在充分利用媒介批评资源的基础上,电视批评的力度及其现实影响力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8.
一、大众文化 在中国,严格意义上的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的出现是近几年的事.尽管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也有过所谓"文化热"之类的现象,但这并不能称之为文化研究或文化批评.申明这一点是十分必要的.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众文化在中国社会迅速勃兴,成为世纪之交中国文化最为清晰的"变更线".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正与这一大众文化的兴起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后期起,美国的"生态批评"在美国西部大学中得到相当的响应并广为传之,它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中既反映了美国固有的西部文化传统,也体现了当代文化批评的开拓精神和全球意识;在中国当今的生态建设中,文学文本、传统意义、日常生活等方面,都可以看到生态与人文的密切关系;"全球意识下的生态文化批评"是一个亟需开拓的文化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0.
文化批评并不仅限于文化批判。文化学的文化批评着眼于人类文化,坚持文化主义的理论立场,是与政治诗学的文化批评不同的一种文化批评模式。探讨文化学文化批评的批评立场、问题域、批评特征等问题,有助于澄清对文化批评的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11.
公民或公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是实现社会目标、提升整体运行水平的必然要求。然而由于现实中对社会管理文化属性认识不足,公民长期作为社会管理对象,被忽略于管理主体之外。公民范畴所具有的实践品格强调公民身份只有在公共交往、社会管理以及享有权利履行义务过程中才能实现。社会管理文化指向公共领域的公共性、针对多元异质文化的包容性表明公民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具有原发性。肯定公民主体地位的社会管理能够给意见、分歧乃至冲突提供交流平台,以"和而不同"的文化共识实现社会管理的良性秩序。  相似文献   

12.
基于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的传统为背景,考察了其高校公民教育在多元与认同之间追求成为"加拿大人"的理想;通过对加拿大高校公民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的研究,试图揭示加拿大高校在多元文化与多元化的公民观中如何寻求国家认同、公民认同,为我国高校公民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匡扶和指导公民文化,使其向"参与型文化"转变,是公民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要支撑。唯有如此,才能坚固公民文化的意识内核,使公民文化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实现质的提升,微博问政就是其中的典型表现形式。作为公民文化和公民权利的扩展和延伸,微博问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14.
公民教育与国家政治契合一直是西方社会的传统,公民教育实质就是公民意识的培养教育.从政治-文化角度探讨公民教育就应充分认识到公民文化对公民意识形成的重要性.在我国践行公民教育,政府应从集权过渡到放权,学校应从"政治"教育过渡到公民教育,公民则应从义务本位过渡到权利本位.  相似文献   

15.
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科学-技术系统"标志了人类文明的文化性存在,它也因此成为隐急匿于文化批评话语背后的价值标准,并在更深层的意义上造成了理性的破缺.生态社会的本质特征要求文化批评的唯一平台必须是"多样性",而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进化亦可在趋同中走向整合.  相似文献   

16.
鉴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对组织绩效和管理效能的积极作用,组织行为研究探讨了组织文化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但过于紧张的"狼性文化"反而会产生消极作用。为此,该文基于组织文化视角,进一步探讨了企业伦理文化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及其边界条件。结果表明,企业伦理文化可以显著提升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企业社会责任在此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作用受到亲社会动机的正向调节。企业领导者应当积极构建以商业伦理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让员工感知到组织的伦理价值观和"责任行为",激发其更多的角色外组织公民行为。  相似文献   

17.
公民文化权利是指公民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应该享有的不容侵犯的各种自由和利益。公民文化权利在我国宪法中一直都有体现。通过宪法直接规定公民的文化权利,是实现公民文化权利的主要方式。文章探讨了公民文化权利的定义与内涵,并通过宪法规范分析了我国宪法语境下公民文化权利的内容和特点。  相似文献   

18.
西方"公民文化"之政治文化传统是人类政治文明的组成部分.其公民文化从古代、经欧洲中世纪至近现代,经历长期涵养涵育过程,其前提是公民身份在商品经济持续发展和民主政治曲折发展基础上的确立,其内容主要是在西方社会历史条件下,公民自由、权利义务、民主和法治等政治价值观的树立.就其在各国的实现而言,至今离其理想诉求和理念要求差距仍很大;但从普遍可以借用、借鉴的概念、理念、意识、观念而言,值得认真研究,吸取其理论和实践上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其重视公民文化建设的经验也应引以为参考.  相似文献   

19.
魏宝涛 《南都学坛》2012,32(3):62-65
"十七年"文学批评进程中,《文艺报》参与了读者批评舆论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文艺报》建构人民大众读者批评空间的历史角色表现为:读者身份引入和存在的潜在策略需要;"双百"方针推广、整风运动和"反右派"等斗争中,《文艺报》积极建构人民大众读者批评空间,彰显权威建构批评规范及制造文化认同的媒介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该文阐释了批评策略和文化深层动因之间的互动关系.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体主义文化是孕育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母体";个体独立性则是东西方文化趋异的"发动机".个体独立性不仅是东西方两大文化集团的分水岭,也是东西方文化对于不同阶段不同对象施以不同批评策略的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