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关联理论对翻译标准和翻译实践从全新的角度做出了合理的诠释。根据关联理论,翻译被看作是特殊形式的交际。本文以沙博理的《水浒传》译本中的习语翻译为例,分析了习语的各种汉译方法中关联理论的运用:以关联为原则,以交际为目的,重视认知语境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关联理论对翻译标准和翻译实践从全新的角度做出了合理的诠释。根据关联理论,翻译被看作是特殊形式的交际。本文以沙博理的《水浒传》译本中的习语翻译为例,分析了习语的各种汉译方法中关联理论的运用:以关联为原则,以交际为目的,重视认知语境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赛珍珠代表性的小说<大地>为蓝本,从关联理论语境视角分析王逢振先生的中文译本,证明关联理论对于翻译的顺利进行和翻译质量的好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关联理论为译者在处理译文时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献表明,我国关联翻译理论研究已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喜人局面--有宏观上的理论构建,微观上对翻译现象的解释与应用,和中观上对翻译概念的剖析.关联翻译理论的研究成果也让关联翻译理论本身成了翻译学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本文梳理了国内关联翻译理论的重要研究成果,并对其中一些研究作了粗略的评论.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翻译研究”“影视翻译”为关键词进行交叉检索,获得823篇相关影视翻译研究论文,并从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和正文等方面对所获得的论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4年十年间,国内影视翻译研究论文数量明显呈增长的趋势,2013年达到小高峰。研究主题主要集中于字幕、片名和配音的翻译,其中字幕翻译研究多于配音翻译研究;研究的视角、方法和具体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影视翻译评介、翻译策略、相关理论应用、文化翻译、个案分析等。但实证研究偏少,理论体系尚不完善,学术性不强,社会影响力较弱。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语用学的视角对目的论下的翻译法则进行了简要解读,讨论了关联理论、言语行为理论以及合作原则对翻译目的论下的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的解读。基于研究结果,本文为我国的翻译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建议:译者要重视翻译理论和语用学原理的相关性,以实现翻译理论的拓展和深化,从而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格特根据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提出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关联翻译理论,通过分析关联理论对翻译的研究对象和翻译本质两方面的揭示,说明关联理论对翻译有较强的解释力,尽管关联理论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仍然是一个值得我们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可以为跨语言、跨文化的翻译研究提供科学的语用学分析方法。关联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中心寻求关联的跨文化“明示一推理”过程。译者站在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进行跨文化交际。译者在原语认知环境中寻求关联并在目的语认知语境中做出动态适应。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对交际做了新的诠释,合理地解释了跨文化翻译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描述性称谓语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塑造起着关键作用,但由于缺乏固定的称谓对象,常常给翻译实践带来困难.运用关联翻译理论的称谓语的翻译研究方法,以贾平凹小说<浮躁>及其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描述性称谓语的翻译,旨在说明关联翻译理论对描述性称谓语的翻译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为称谓语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从关联翻译理论视角看商标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关联翻译理论视角,对商标翻译进行了探讨。在关联翻译理论框架下,商标翻译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其目的是诱导译语的潜在消费者购买译名符号所代表的商品,激发他们强烈的购买欲。因此,译者必须充分考虑原语作者意图与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努力追求原文作者意图(即商标命名者)及译语读者(即潜在消费者)之间的最佳关联性.以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通过对商标翻译方法的探讨,笔者最后指出关联翻译理论对商标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成功翻译商标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歇后语是具有独特的结构形式和独特的汉民族文化特征的语言形式,已成为俗语翻译实践中的“瓶颈”。现讨论Sperber & Wilson关联理论和Gutt关联翻译理论的观点,并运用关联翻译理论中的两个重要翻译模式——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模式并通过对比分析来讨论汉语歇后语的翻译问题。关联理论对两个翻译模式都有着充分解释力。就歇后语的英译而言关联理论对间接翻译有着更充分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关联理论实现语用翻译中的语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联理论为翻译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它强调语境效果,而翻译也可以通过关联来取得最佳语境效果。本文以关联理论研究为基础,通过回顾关联理论在语用翻译中的作用,从情景语境,文化语境等不同角度揭示关联理论对于语用翻译的启示。同时结合语篇实例,进一步阐述该理论的语用价值及对语用翻译中语境分析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数据分析为依据,以接受理论为理论根据,通过对《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分析,探究了接受理论与菜单翻译实践的关联关系。为了得到较为客观、准确的研究数据,本研究设计了针对中文菜单英译文本的实例分析,通过对实例的有效数据的统计,结合接受理论的基本原则,分析了《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中所选用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关联、翻译等相关内容的论述,指出关联理论和翻译具有很好的互容性,关联理论为翻译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根据关联理论,翻译是一种言语明示—推理的阐释活动,也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制约翻译的基本原则就是关联。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任务就是:力求在分析选择语境的过程中找到最佳关联,创造足够合适的关联效果,以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语读者的企盼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角度看英汉谚语的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汉谚语是学习研究英汉语言与文化不可缺少的钥匙,但是英汉谚语的翻译却并非易事。关联翻译理论为动态灵活翻译英汉谚语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关联翻译理论的框架下,为达到翻译的最佳交际效果,译者必须综合考虑原文作者的意图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使英汉谚语的译文具有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16.
社会的进步和中西交流的日益频繁催生了新词的大量涌现,新词翻译开始倍受关注.新词翻译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可以从关联翻译理论中得到强有力的解释.笔者析取新词翻译的旧意翻新名、显隐信息的处理、翻译策略的选择、新词词义推理四个方面,试图用关联翻译理论四个相对独立的理论视角来逐一例证阐述.希望本文能为新词翻译提供了具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7.
网络流行语具有时效性,简约性,通俗性和灵活性的特征。以关联翻译理论为指导,提出其英译时应遵循传情达意、简明扼要和保持风格的原则,并以2010年网络流行语为例,探究网络流行语直接翻译、间接翻译和创词翻译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作为认知语用学核心理念的关联理论对翻译这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具有强大的解释和指导意义.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一直以来是困扰翻译界的难题.文章以关联理论为视角,以英译"茅盾农村三部曲"为典例,探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成功的广告交际意味着说话人使其新信息与听话人认知语境中的原有信息相互作用,从而改变其认知语境。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归纳了广告翻译的三种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本文认为关联理论对广告翻译有着很强的解释力,为了实现广告预期的交际效果,广告翻译应该以最佳关联为指导,让观众以最少的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可以为跨语言、跨文化的翻译研究提供科学的语用学分析方法。关联理论认为人类语言交际是一个通过寻找关联进行明示——推理的过程,翻译活动是一项涉及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双重交际。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对交际做了新的诠释,合理地解释了翻译过程和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