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非营利组织及其可持续发展是转型期政府和企业所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从非营利组织治理问题及其产生原因、非营利组织治理要素及与环境的关系、非营利组织治理机制等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同时结合我国非营利组织治理实际得出了一些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影响我国非营利性组织信息披露质量主要在于组织特征、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这三大因素。通过考察中国国情下的非营利组织,利用2010—2012年全国性基金会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可对影响我国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质量的这三大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组织规模、管理效率和捐赠依赖度等组织特征、组织的政治联系等外部治理因素以及理事规模和平均年龄、监事规模和平均年龄等内部治理因素均会影响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质量。通过完善基金会自身建设和外部治理环境,明确非营利组织内部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与义务,以及处理好政府与基金会的关系,有助于完善我国我国基金会的信息披露,促进基金会信息透明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财务治理缺失和财务信息披露问题已经阻碍了非营利组织的正常发展。本文对上海市浦东新区部分非营利组织进行了一次小规模问卷调查,运用自抽样方法研究了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治理与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治理与信息披露之间正相关,且理事会财务人员的数量显著增加了信息披露的可能性,降低了项目资助人和外部捐助者获取财务报告的难度;编制财务报告的频率和种类也增加了信息披露的可能性。但是监事会的财务人员的数量对信息披露的影响微弱。非营利组织的信息披露可以改善组织的筹资情况,尤其是外部捐助者获得财务信息的难易程度与组织是否能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之间显著正相关,但由于我国非营利组织的项目资助人主要是政府,所以项目资助人获取财务报告的难易程度与筹资情况之间的关系不显著。本文的研究不仅拓展了非营利组织财务的影响因素,而且丰富了非营利组织财务领域的文献。  相似文献   

4.
公共危机由于其与生俱来的突发性、紧迫性、危害性、不确定性及对社会影响的扩散性等特性,使以政府为中心的单一治理模式无力应对其挑战,以政府为主导的多中心治理模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多中心治理模式下,政府要大力扶持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非营利组织也要加强自身建设,注重提高自身形象,树立社会公信力,通过实现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良性互动共同治理公共危机。  相似文献   

5.
因特殊的产生背景、双重管理体制及私人捐赠激励机制的缺乏等原因,中国非营利组织在资金来源上存在着较强的政府财政依赖,由此决定了中国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是政府主导模式。这种模式极不利于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快速发展。要促进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对非营利组织和政府的关系进行改革和完善,这需要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双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自上而下推动的政府向非营利组织购买服务的体制创新,会如何重塑我国的政府—非营利组织关系,现在依然是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现有文献为我们认识这—关系的性质提供了四种可用的分析视角:契约主义视角将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看作买家和卖家的市场交易关系,法团主义视角强调两者关系的组织依附性质,合作治理视角注意到某些合作关系的平等伙伴特性,分类控制视角则强调政府会依据不同情境权变地构建两者间关系.但是,已有视角都没有考虑我国非营利组织之间“身份差异”的影响,并且对两者可能存在的目标不一致现象重视不足.今后的研究方向,应当是以本土经验为基础,探索一种既能促进不同理论之间对话、又能体现政府在不同情境下权变选择的综合性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非营利组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日趋严重的声誉危机。基于非营利组织声誉理论内涵的分析可知,社会转型期我国本土化非营利组织声誉的形成及水平受国家制度、社会氛围和组织管理三个因素的制约与影响。转型期我国非营利组织声誉危机源于声誉投资机制、信息传播机制、激励约束机制、惩罚机制和监控机制这五大声誉机制的失灵或缺失。因此,可通过由个人治理和组织治理构成的主体性实施以及由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客体性实施两条路径来实现我国非营利组织声誉的重塑。  相似文献   

8.
非营利组织具有的非营利性、公益性和利他性等特点,决定了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发挥着政府和企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借鉴国内外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的现状,为打破外部环境、内部管理和社会公信力等因素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的制约,提出可通过强化商业化营销理念、构建共同愿景、构筑战略合作联盟、完善监督体制和建立激励机制等路径,使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9.
以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为个案,发现其存在收支紧平衡和资金支持不稳定的资金困境、政府资源闭环运行体系中官民组织地位不平等、政府传统管理角色意识与现代契约精神间冲突所导致的NPO与政府合作的尴尬。运用Rhodes的政策网络分类模型对NPO发展环境构建中涉及的政策社群、专业网络、生产者网络和议题网络等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其与政府、企业、其他非营利组织以及专业网络和议题网络存在互动关系,提出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与政府之间是基于资源依赖的非对称性互动关系、与企业之间是基于资源交换的对称性互动关系、与其他非营利组织间存在合作与博弈的双重关系、与专业网络和议题网络间主要表现为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上海儿童福利院寄养家庭集中地区的z县为例,通过个案访谈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孤残儿童寄养家庭资源获取途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目前该区的寄养家庭的资源获取途径主要分为政府、社区和社会非营利组织三个层面:政府主要提供政策和制度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经济资源等,社区主要是利用既有的资源网络形成对特殊儿童的"社区照顾",社会非营利组织包括英国注册慈善组织在内的国外非营利组织和国内的非营利组织.如全国妇联下属科学育儿基地、中华慈善总会、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最后的结论和建议是社区资源和非营利组织的支持资源尚待进一步挖掘,使儿童福利事业更加社会化,从而减轻政府的压力.  相似文献   

11.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一直是困扰人类社会的难题,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创新,提供了体制上的第三种选择.非营利组织也存在着失灵,利益的驱动、道德的失控、监管的缺失、官员的腐败侵染其组织诚信,作为一种特定类型的社会组织,诚信问题是关系其组织前途发展的核心问题.为此,从道德、自律和他律以及社会信任入手,多角度地分析非营利组织诚信问题的成因,深入认识和理解非营利组织,走出对非营利组织诚信治理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频发的各种公共危机事件超出了单个的行政区域,具有一定的“跨界”特性,某一行政区域政府的单独治理已经出现了明显弊端,因此,公共危机的跨界合作治理成为世界各国危机治理研究的焦点。云时代各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有效合作,为解决公共危机的跨界合作治理提供了强大的力量支持。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社会地位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志愿服务意识薄弱,缺乏社会公信力;沟通协调机制的不完善和政府的不信任也导致合作的局限性。因此,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在治理中应进一步完善合作法规、改变政府职能、扩大合作领域、加强资源整合并加强志愿服务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国家体系和市场体系配置资源分别有其效率缺乏和公平缺失的先天不足,一种新的资源配置体制非营利组织能有力地弥补前两者的缺陷。然而,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却在政府规制和市场挤压下困难重重。以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对于改革进程的规制为视角,从政府、市场和非营利组织三方的关系出发,讨论相互配合的复合式公共物品供给模式的规范性均衡和实证性均衡。比较两类均衡的性质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才能实现政府、市场、非营利组织三方在公共物品提供的最优均衡。  相似文献   

14.
非营利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风险规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危机是社会环境遭到重大威胁时的一种突发状态,它对社会发展会造成严重的损害.非营利组织对公共危机的缓解和解除具有独特作用,但由于外部环境和非营利组织自身的局限性,使得它在危机管理中承担着很大的风险.对这些风险的规避,有利于非营利组织职能的有效发挥,同时需要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协调和努力.  相似文献   

15.
以广东、浙江和新疆三省的采供血机构为样本,通过分析前因变量对中国非营利组织市场导向的影响后发现,与传统的资源依赖假设相反,全额拨款方式比自收自支方式的采供血机构有更高的市场导向水平;另外,组织规模对市场导向的影响并非只是简单的正向关系,而是具有复杂性.本文研究为理解前因变量与非营利组织市场导向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解释与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阐述了非营利组织的内涵、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过程,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分析了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认为两者是一种合作与互补的关系,从而得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在中国社会转型关键期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广东、浙江和新疆三省的采供血机构为样本,通过分析前因变量对中国非营利组织市场导向的影响后发现,与传统的资源依赖假设相反,全额拨款方式比自收自支方式的采供血机构有更高的市场导向水平;另外,组织规模对市场导向的影响并非只是简单的正向关系,而是具有复杂性。本文研究为理解前因变量与非营利组织市场导向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解释与依据。  相似文献   

18.
国外非营利组织理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概念、起源及与政府、企业的关系三方面评述了当前非营利组织研究的主要理论。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在中国政治、经济背景下对非营利组织的概念、起源、与其他组织形态之间关系的研究还较为薄弱,因此基于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现状,进行更为深入和详尽的研究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9.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治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剖析了当前影响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组织内部管理混乱,缺乏经济收入来源等自身因素,以及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外部环境因素,并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建立促进中国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的适度监督管理机制、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扩大筹资渠道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和方向。以网络化治理理论为视角,明晰政府职能转变与其他社会主体发展的关系、培育非营利组织、构建政府间网络以及公私合作网络是实现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