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英语目前正作为一种使用具有一定语言特色的人数最多的"使用型国别变体"被国内外语言学家重视。中国式英语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一种中介语现象。其成因受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包括语言迁移、跨文化交际等。但中国英语成为一种受目的语影响的中介语变异体,在中国式英语考核标准影响下,它以标准英语的规范形式,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本土化问题。但随着英语的全球化普及,它的传播也更加区域化。尤其是在反对语言殖民化,保护本土语言的吁求声中,未来的英语一定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人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人越来越多,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具有中国地域色彩的英语——"中国式英语"也是遍地开花。面对这种语言现象,我们是要"禁止"还是"提倡"呢?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中国式英语的发展现状,进而从思维方式、社会文化、语言变迁等角度来解析中国式英语这种语言现象,为全面客观认识中国式英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英语和英语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依据中介语理论和错误分析理论分析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运用的策略和途径 ,指出由于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所致的母语语言规则干扰及母语社会文化因素干扰是中国式英语这一畸形语言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 ,提出中国式英语是英语学习过程中暂时且必然的语言现象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4.
英语在加速全球化的过程中带来了英语广泛的本土化。世界英语是指世界范围内各国地区使用的英语变体,但它们都遵循同一种语言机制,具有同质性。中国英语是众多英语变体的一种,是英语在中国本土化的结果,具有自己的语言特色,即异质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英语(Chinglish)是中国的英语习得者受到母语的干扰或由于英语体系本身的庞杂,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所犯的语音、词汇、句式、语篇甚至标点上的错误。拟探讨中国式英语的定义,并从语音、词汇、句式、标点、语篇等层面讨论中国式英语的表现形式,分析中国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中国英语习得者在英语学习中所犯的错误。  相似文献   

6.
中国英语的文化身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透视文化身份的一扇窗户,是个体与某文化团体归属关系敏感而重要的标志,在文化身份的认同和维护中起重要作用.文化身份是语言的管轨,文化身份的差异形成了语言使用的差异.随着英语的国际化与本土化,英语拥有了多种文化身份.中国英语的出现意味一个正融入国际文化和现代社会的中国在国际交往中有了自己的文化身份.中国英语身后隐藏着中国人的文化身份,中国英语的出现是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7.
中国媒体的"中国英语"现象,一方面是中国文化及思维方式在英语使用中的客观反映,同时也是中国传媒在其特定政治、文化语境之下的一种主动的话语选择。借助媒体巨大的影响力,"中国英语"正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展示并传播着中国的语言文化形态,并对英语在中国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英语口音是一种英语口音变体,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是中国英语的组成部分,学生对中国英语口音的态度直接影响他们的英语学习与应用。试图通过一个多元英语口音变体语料课程,测试受试者在课程语料输入前后对中国英语口音的态度变化。研究结果发现,该课程虽然不能明显改变被试者对中国英语口音的态度,却可以使他们认识到英语口音多元化的客观存在,让学生接受中国英语口音存在的现实,进而影响学生的英语语音学习态度,克服因说带有中国口音的英语导致的自卑心理,提高对他人带口音的英语的接受度和容忍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英语是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严重妨碍了他们学习地道英语和跨文化交际。本文运用迁移理论分析了中国式英语的类型、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在教学中克服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用来表达中国特有的事物与现象的一种英语变体。"中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受母语负迁移的干扰和影响,在语言交际中出现的不符合规范的英语或不符合英语文化的畸形英语。两者的有效区分有助于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引发师生乃至学者们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1.
Chinglish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Chinglish是影响汉英翻译译文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从词汇、语法和文化习惯方面对Chinglish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及解决途径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浅析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式英语是影响中国学生汉英翻译译文质量和英语作文的主要问题之一。中式英语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思维方式固有化以及受母语干扰和影响,套用汉语规则和习惯而导致的不符合英语语言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文章尝试归纳分析中式英语产生的若干原因,并以此为鉴,以期在翻译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中式英语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英语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它的大量出现直接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中国式英语的形成有诸多方面的原因,而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则是根本的原因。为了杜绝或减少中国式英语的产生,应采取开设西方文化课,多模仿等多种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英语是表达中国文化中特有事物或现象的符合英语语用习惯的规范表达,而中式英语是或因中西文化差异影响,抑或因使用者自身英语水平欠缺而出现的不符合英语语用习惯的非规范表达。二者既相互联系又有质的区别。中国英语符合英语的语用规范和表达习惯,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而中式英语不符合英语的语用规范和表达习惯,容易导致歧义和误解,影响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15.
鉴于学习者在实际操作中频繁使用中国式英语(Chinglish)这一现实,对母语(汉语)和目的语(英语)之间的差异及过渡语和中式英语进行比较;并从神经机制和模糊语言学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发现这种近似于过渡语的Chinglish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一个自然的正常现象,不能一概归结为语法错误.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学习者在操作英语时出现的文法变异.  相似文献   

16.
中国学生汉式英语思维动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英汉两民族在思维模式上的差异 ,以及由此引起的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旨在探讨中国学生汉式英语的深层思维动因 ,以供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比分析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正确揭示语言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文章通过大量典型的实例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句子结构、篇章及文化四个层面进行对比分析,重点揭示英汉语言之间的差异,以帮助学习者确定英语学习的重点,增强学习的针对性,从而避免在汉英翻译时出现中国式英语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词汇诞生,译者在汉译英时易产生“Chinglish”倾向。文章通过了解中式英语的成因和对中国英语概念的界定,提出若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恰当地使用规范中国英语进行翻译,译者需要从多个角度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口语是最直接的语言表现形式,也是人的思维习惯的直接反应。由于中英思维方式存在着差异,英语学习者在口语中犯的中式英语的错误屡见不鲜。如果不从根本上认识这些错误的形成原因及表现形式,就很难在学习过程中加以注意并纠正。本文正是从此入手,进行大量的例证说明,使英语学习者对中式口语的错误有个全面直观的认识,从而增强意识,避免在口语中犯中式英语的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