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狼、牲畜、老鼠、旱獭、黄羊和人的关系剥夺了人的自由,人得不到发展。人类对狼和草原的认识必然要超越“腾格里”,科学地认识自然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人必然凭借技术而超越自然。超越自然的人与自然之间究竟如何“天人合一”?当代中国的根本问题不是狼性与羊性之争,而是包括草原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启蒙,用理性让自己摆脱被监护、禁锢和遮蔽的状态,这就是人的现代化。狼性与羊性之争不过是用一种传统文化来观照另一种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狼企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狼性的挖掘和升华来表达企业文化是一种仿生学企业文化建设模式。华为公司倡导狼性企业精神,七匹狼公司以狼性塑造品牌个性,联想集团以狼性重塑企业文化,体现了狼文化在中国企业发展中丰富的实践内涵,是当代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创新。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大肆推崇狼性文化.由于狼性文化鼓励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导致企业老板与员工之间及员工与员工之间相互猜忌,缺乏信任感,企业也在市场竞争中失利.狼性文化只是阶段性的产物,必须根据企业的发展环境进行调整,逐渐向人本管理文化转变.根据狼性文化的缺陷,提出狼性文化转变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人们把草原文化和汉文化对立起来,认为狼性没有德性。我国入世以后,各个企业纷纷高举狼性法则,实行狼道管理。这两种截然不同对狼的态度给我启示,想从狼身上挖掘其具有的德性。文章论述了狼形象的历史变迁,以及狼文化中儒家德性的具体体现,并阐明研究本题目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化演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企业文化的研究包括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静态研究关注企业文化的概念、内容、结构以及企业文化对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动态研究关注企业文化的形成、演化过程和演化的影响因素.要深入研究企业文化,就需要在对企业文化进行静态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企业文化的演化过程.企业文化从内容的同一性和形式的显性化程度出发,可大致归结为四种状态:默契文化状态、离散文化状态、形式文化状态和系统文化状态.在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会经历不同的企业文化状态,并在企业家思想观念的变化、企业员工素质和需求的改变、企业的发展和企业重大事件等因素的影响下,通过自然演化和强制演化两种方式实现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演变.  相似文献   

6.
企业体育文化具有健身、健心、沟通凝聚、激励等价值与功能,长株潭企业体育文化则表现出体育资源的共享性和体育环境的共建性等特征。其发展有三套车、校企双赢、区域城市群体育产业品牌、连锁俱乐部、企业与两型社会叠进等模式可供选择。  相似文献   

7.
中国信贷文化的发展经历了“拔款”信贷文化、“父爱”信贷文化及“晦涩”信贷文化的历程。目前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正由“晦涩”信贷文化向市场经济下的以效益、双赢为核心的信贷文化转变 ,这对银行至关重要 ,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生存与发展。首先是要明确银行作为企业 ,信贷业务的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 ;第二是构建完善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 ;第三是建立新的收入分配机制 ;第四是将信贷业务视为利润中心 ,以利润的多寡作为考核奖励信贷人员的标准 ;第五是与客户建立双赢的合作伙伴关系 ,给客户搭桥 ,走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8.
当今文化日益成为人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这一时代特征逼着人们反思文化的内涵与功能。从史化内涵的变迁可以看到文化与人的不解之缘——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同时人也是文化创造物.从文化哲学的独特的诠释方式和视角下审视人,发现特定的文化模式对于人的存在,就是一种给定的、自在的和群体性的“第二自然”这种外在于个体的文化软环境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制约作用,通过对文化模式的生成、发展、衰落和砖型,探究文化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狼意象往往是充满负性情感的阴险、狡诈的代名词。21世纪以来,关于狼性的文章作品重新审视了狼意象的基本特征。梳理并勾勒狼意象及其文化内涵的演变,可以更为明晰地辨识出“狼”形象在文学、史学、社会学等文化中所扮演角色的变迁历程,从而改变中国文化中狼意象在较长一段历史时间上的单纯文化内涵,使之重新恢复其多元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借用美国人类学家米德的代沟理论术语,可以说在华夏现代文化转型过程中其实有两种不同的发展态势:一种为前喻文化制约下的中西文化撞击态势,一种为同喻文化制约下的中西文化磨合态势.总的来看,是后者在逐渐替代前者.正由于前喻文化长期制约了新诗运动的价值取向与历史走向,新诗才表现出喜新厌旧的激进型艺术特质--长处在于创新有余,短处则在于积累不足;而一旦中西文化撞击被代之以相互磨合过程,同喻文化就可以取代前喻文化.这种文化现象,有助于现代诗形成相对稳定的艺术传统.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浪潮下的民族文化--再论21世纪的新道学文化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西方文明是"狼的文明",中国儒学文明是"羊的文明",那么道学文明则是"龙的文明".道学文化是人类唯一保存下来的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原生态文化,它是人类最初的文化,也必将是人类最后的文化.新道学文化的创立是中国文化的第三次重构,也是世界上"第二轴心时代"普世文明的发现.我们应以道家的自然生态文化为基础进行现代化诠释和综合创新,将现代西方文化的精华接纳进来,创立集古今中外文明精粹之大成,有时代精神的新道学文化,以解决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这是21世纪人类唯一可行的文化战略.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的文化实践正从文化工业向人民的大众的文化转向,相应地,如何使不同的发展机制协调工作,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就成为当前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日常生活方式、文化主体、现代教育等的相互作用构成当代中国文化的内在发展机制,生产生活方式、科学技术、社会组织结构等的相互作用构成文化的外在发展机制,两方面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的、动态的、开放的系统,促进当代中国文化的独立自主和健康发展,进而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3.
论生态文学视野中的狼文化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一大批与狼相关的文学作品和写狼崇狼的出版物,掀起了一股探索人与自然万物关系的生态文学热潮。当代文学中出现的这股狼文化现象,尽管有不少人为夸饰的成分,但却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对人们既定的价值观念形成强烈的冲击,预示着文学在生态观念的影响下将产生结构性的变化。《怀念狼》和《狼图腾》堪称这方面的代表作,它们对狼文化、狼形象、狼书写所作的探索,真实地反映了当下中国生态文学的生存状况和精神状态,为文学如何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及实现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协调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文化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主导大学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大学文化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主导大学文化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文化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5.
《狼图腾》成为21世纪初一个标志性的文化现象,引发了传播与中国国民性格改造关系的理论思考。本文从传播学结合心理学、文学研究的视角出发,构建了一个传播与性格、行为以至于国家命运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其文本进行了全面剖析,研究发现:《狼图腾》运用了"狼性"与"羊性"等两组对立的民族性格划分方式解释了中国历史兴衰王朝更替的内在逻辑,蕴含着某些合理性和深刻性,但是也存在简单化等问题。毕竟,传播与民族性格的互动与呈现过程,具有历史复杂性。中国国民性格改造可以汲取"狼性"中的积极成分,在加强强悍勇武、锐意进取、冒险竞争、抱团合作类型的性格之外,还是要继续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性格特质,还要积极学习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性格品质。中国真正需要的一定不是让世界轻视的,也一定不是让世界畏惧的,而是让自己有尊严、让世界尊敬的民族性格,这才会引领中国走上一条持续长久的和平崛起道路。  相似文献   

16.
CBF模型与银行并购中的文化相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在企业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降低银行并购中的文化风险,应在并购前对双方的文化相容性进行分析,并将其作为选择并购对象的重要依据之一和并购后文化整合的基础。文章引入CBF模型对我国各类银行的文化类型作出了初步判断,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化分类三角形作为判断企业文化相容性的工具,并对各类银行并购中的文化相容性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学的视野分析传统文化对毛泽东的渗透和影响,并论述毛泽东极力走出传统文化的束缚,而对传统文化扬弃、改造以及创新实践的成功与失误,从而剖析毛泽东与传统文化复杂的、内在的精神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