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美国现代戏剧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爱德华·阿尔比以《动物园的故事》一举成名,凭借《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芙》达到戏剧创作的高峰,从《小爱丽丝》开始步入低谷.在他的戏剧作品中,早期即主要剧作最受评论界关注:《沙箱》、《美国梦》、《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芙》和《一个微妙的平衡》.两性之争是这些剧作中反复出现的母题.阿尔比通过对这一母题的使用表达了对物质社会中精神空虚的嘲讽.也正是由于阿尔比对于这一母题游刃有余的使用,巩固了他在美国戏剧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著名作家、诗人和剧作家赛福鼎·艾则孜的话剧创作生涯、发展阶段、主要作品的艺术特征 ,探讨其作品的特点、创作风格及赛福鼎·艾则孜戏剧创作在维吾尔戏剧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派戏剧之于中国现代戏剧创作,与其在中国的传播相类似,开启于“五四”时期,鼎盛于20年代,30年代延续下来但不象前一时期那样热闹,随着全民族抗日战争的爆发,现代派戏剧创作就逐渐趋于消隐了。创作过中国现代派戏剧作品的重要作家有:洪深、田汉、郭沫若、陶晶孙、向培良、白薇、陈楚淮。徐等。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可以说没有一个始终和完全从事现代派戏剧创作的戏剧家,但众多剧作家的含有现代派戏剧美学特征的戏剧创作流,显示出现代派戏剧创作由显到隐的历史过程及流变轨迹。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文学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不乏其例,"十七年"戏剧概莫能外。除此之外,它还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戏剧创作呈现丰产期;二是形成了创作模式化现象。这种模式化随着"颂歌"、"阶级斗争"等模式形成与转换,戏剧推向极左,"文革"戏剧雏形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5.
纪蔚然的戏剧创作对于当代台湾剧坛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纪蔚然钟情"带刺的"戏剧而正视现实、直面人生的创作精神,其创作关注"人"、关注"生命存在"的人生内涵挖掘,他从感受最深的社会人生经验中提炼重组而成的人物形象刻画,都赋予其剧作深沉的人道情怀和文学深度;纪蔚然采用传统的戏剧样式,透过情节铺排、性格刻画和人物对话来表达自己对于时代、现实和人的深刻体验与独到发现,同时,其创作又充满实验性和探索性,这又使他的戏剧能够在艺术和娱乐的平衡中达到雅俗共赏的审美创造。它们成就了纪蔚然个人的戏剧创作,又推动了当代台湾戏剧的发展和深入。  相似文献   

6.
完整的戏剧教学应该兼顾剧本文学与剧场艺术,但从国内几个综合性院校兴办戏剧学专业的现状来看,由于教学软件或硬件的缘故,大都以戏剧文学为权宜。戏剧一旦转向戏剧文学,剧本则成为"戏剧"的中心,剧本创作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文总结了自己在戏剧创作教学中一些心得: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灵环境到精读经典剧作;从播放戏剧影片溶入剧作法讲授到学生分角色朗读台词体会对话;从剧本提纲构思到戏剧对话写作,最终完成个人的戏剧创作。  相似文献   

7.
教育戏剧与戏剧教育不同,教育戏剧是以教育而非演出为主要目的的戏剧,是作为教育手段的戏剧。在幼儿自发性戏剧游戏活动、以“戏剧”形式为主的即兴创作活动和以“剧场”形式为主的即兴创作活动这三种戏剧类型中,教育戏剧定位于以“戏剧”形式为主的即兴创作活动。教育戏剧在教学上的发展经历了“以人为中心”到“以问题为中心”再到“以科目为中心”的三个阶段。美国偏重戏剧的艺术价值,主要以创造性戏剧为主;而在英国偏重戏剧在教学上的工具价值,强调利用戏剧来统整教学及实现教学目标。教育戏剧在幼儿园的发展形成了两个类别四种形式:在以幼儿自发性戏剧游戏为主的类别中,包含了随机性的戏剧游戏和主题引导的戏剧游戏;在以教师安排的戏剧教育活动中,包含了议题性的戏剧教育活动和创造性的戏剧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8.
当郭沫若以天才的浪漫主义诗人身份进行历史剧创作时 ,他的诗人的禀赋、个性、气质、才情便无形中灌注到创作之中 ,因此他的历史剧呈现出一片葱茏朴茂、灵气飞动、摇荡心旌的浪漫主义诗意美。这种诗性审美品格在郭沫若历史剧中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贯串全剧的诗魂和全剧主人公的诗人气质 ;二、融合在戏剧情境中各体各样的诗 ;三、诗的戏剧结构情节、戏剧场景、戏剧气氛 ;四、诗的戏剧语言。  相似文献   

9.
普希金的创作对中国现代戏剧有着潜在的影响 ,影响途径有六 :小范围的演出 ;留俄学者的推介 ;中国戏剧艺术家赴俄考察、演出时对普希金戏剧的观摩 ;移译国外关于普希金戏剧的研究成果 ;普希金剧作的翻译出版 ;将普希金的非戏剧作品改编成戏剧或电影剧本 ,在中国舞台演出或影院放映。普希金对中国戏剧的潜在影响 ,有放送与接受两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新文学第一个十年是新诗的时代,第二个十年是小说的时代,那么,第三个十年——主要是抗战时期,便是戏剧的时代了。正是这个戏剧时代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时代戏剧,同时也产生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戏剧理论与批评。抗战戏剧创作的繁荣同戏剧理论批评的活跃几乎是同步进行的。本文试图从戏剧运动、戏剧创作与戏剧理论批评的关系的角度,勾画出抗战时期戏剧理论批评发展的一个轮廓;并对其历史作用和功过作出尽可能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回顾与反思:儿童戏剧的发生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诞生的儿童戏剧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仍未摆脱原创剧目少、原创观赏性不强的创作困局。困局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把教育性视作儿童戏剧的本质属性。这一困局自儿童戏剧诞生之时就已初见端倪,回顾儿童戏剧发生期的创作,勾勒美苏两种儿童戏剧模式的传统,反思儿童戏剧理论里西方话语霸权的影响,对于摆脱儿童戏剧创作困局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美国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的一生遭遇坎坷,这些不幸磨练成他观照世界与生命的独特方式。几乎从一开始,奥尼尔就认定生活是一出悲剧,这种悲剧观贯穿了他创作的始终。在《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这一部最具自传色彩的作品里(以下简称《旅程》),奥尼尔的悲剧观更是充分地投射其中。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分析,挖掘出影响奥尼尔创作的思想根源:深沉的宿命感、深刻的孤独感和深重的罪恶感,以期能更好地诠释奥尼尔的其他作品。  相似文献   

13.
李援华是现当代香港剧坛的中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话剧创作最有代表性的剧作家。他的"为人生"的戏剧观念;他"敢于面对一切残暴和不平",憎恨丑恶、同情弱者、反抗黑暗的现代意识;他对于"人类的缺点"的严峻审视,对于人性真善美的坚守和追求;他用戏剧叩问生命,对于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严肃思考等等,都将中国现代戏剧精神在香港剧坛发扬光大。上世纪50至70年代香港剧坛荒漠贫瘠,李援华坚韧执著地从事本土戏剧创作,全力地、艰难地推展校园戏剧,对当代香港戏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琼斯皇>是奥尼尔现实主义戏剧和现代派戏剧的转折点,融表现主义、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戏剧美学思想为一体.作者以前人开拓的领域为起点,以新的视角、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创作并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5.
山姆·谢泼德是美国 6 0年代先锋派戏剧的代表人物 ,目前已受到国外学术界中凯瑟琳·休斯 ,鲁比·科恩等学者的普遍关注。他的名作《被埋葬的孩子》也同时引起了一些国内学者的瞩目。本文则重点介绍他写于196 3年至 6 0年代末的早期作品。这些作品在情境的设置、结构、语言及舞台手段等方面都较好的体现了先锋派戏剧的创作特征 ,揭示了现代生活的突发和不可预料以及现代美国人表面轻松欢快而内在孤寂困惑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6.
本文力求把老舍的戏剧创作和小说创作“打通”了来研究,找出老舍戏剧与其小说在现实主义、幽默、京味、史诗性等美学层面上的联系和沟通,从跨文体创作角度更加深入地把握和理解老舍戏剧的风格特点,同时也利于全面地了解老舍整个创作的流变。  相似文献   

17.
对古希腊至德国古典美学中的戏剧人物理论作了系统考察,着重对其中关于人物在戏剧诸要素中的地位、人物的创作原则和人物塑造的心理规律三个问题以及对今日戏剧创作的借鉴意义作了述评。认为欧洲古代戏剧理论经历了一个从情节第一向性格第一转变的发展历程;在人物塑造原则上,也经历了一个由神到人,由帝王贵族到平民百姓的发展过程,这表现了戏剧理论的进步与革新。在欧洲古代戏剧理论中已有不少内容涉及了人物塑造的心理规律,其中关于角色体验的论述尤其值得重视,对我们今天的戏剧创作也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般学者认为,尼采哲学对尤金·奥尼尔的戏剧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尤金·奥尼尔的创作思想对尼采哲学既有继承也有反叛,特别是他对人的精神价值的关怀,使他的剧作因其深刻的思想内涵而独具魅力.  相似文献   

19.
曹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接受西方戏剧,特别是西方现实主义戏剧的影响,从而走上话剧创作道路,从其代表作《雷雨》《北京人》的戏剧结构、戏剧冲突、人物刻画和戏剧语言几方面,可以看出曹禺话剧创作的民族化过程。曹禺为中国的话剧艺术走向成熟做出了巨大努力,对戏剧艺术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静止戏剧"理论是比利时作家梅特林克提出的戏剧创作的一个重要理论.与梅特林克同时代的俄罗斯短篇小说家、剧作家契诃夫在戏剧创作中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自觉的运用与发展,开了现代派戏剧的先河,并对20世纪戏剧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契诃夫戏剧的情节、进程、动作、语言几个方面去分析"静止戏剧"理论在契诃夫戏剧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