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9 毫秒
1.
“中文信息处理”课程教学面临着三个突出问题:一是教学内容不规范,随意性较大;二是学生学习畏难情绪大;三是教师教法不当。按照面向应用的原则、学生主体性的原则、教师主导性的原则和学习知识与提高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当前的“中文信息处理”课程教学改革要在更新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革新教学方法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两课教学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情感因素”缺失。应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和实施爱的原则;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情感教育方法,善于调节情绪,演好“情感角色”;善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善于对部分教材进行适当地“编辑”;探索有自身特色的课堂教育评价模式等提高两课教育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3.
运用积木模型增强构形能力吴经纬一、培养学生的构形能力应贯穿于制图课教学的全过程众所周知,制图课的教学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的画图与看图能力;二是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和空间思维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要使学生想到形状即能画出图形;看到图形就能想出其结构形状...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注重抓好以下三个环节:一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二是突出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精神,激励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投入,主动参与,做学习的主人,从‘学会”型向“会学”型转变;三是注重素质教育的发展性,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内驱力”,并在教学中善于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竞争氛围,重视各种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素质的影,使学生在整体素质提高的基础上个性和特长也获得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任鸣 《新天地》2011,(12):427-428
兴趣是与人的愉快情绪相联系的认识(活动)倾向性。兴趣是一个人走向事业成功的开始,因此我们要多方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运用课堂的各个环节,机智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包括:导入、提问、讨论、表演、作结。课内外给予学生同样的关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学习指导课的教学改革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会学习”不仅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和就业,应着眼于人的完善全面发展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使学生“学会学习”是一项系统工程。学习指导课应使学生通过对“学习”的学习,初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提高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品格。指导课要从学习方法入手,以学习策略为核心,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文中还介绍了本校对指导课进行的教学改革并提出了对本课教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是《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的教学理念;探究活动之于科学课堂确实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和欲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意识,因此,在科学课堂中,教师一定要千方百计地组织好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一个人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和肯定态度 ,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它可以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古人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些都说明了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古今中外 ,许多科学家、发明家、音乐家之所以能取得成功 ,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 ,在音乐教学中 ,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先决条件。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 ,能直接快速地感染学生 ,…  相似文献   

9.
讲话语文这门课,使中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语文教学工作的关键要素,就是要引导中学生去感受文章。“不进园林,焉能知这春色如画?”不让中学生真真切切地去感受文章,又怎能让他们真正领略到在文字和语言的掩盖下,所蕴藏的那丰富多彩的人生精华?那么,如何培养中学生对文章的感受能力呢?一、为学生感受文章营造情感氛围。情感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只有在浓郁的情感氛围里,才能对一切感受至深。所以,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感受能力的第一步,应从老师自身着手:通过老师的情感语言,甚至态势语言,去沟通学生对文章的那一份“陌生”,去开…  相似文献   

10.
温海燕 《新天地》2011,(10):169-170
崔峦老师在《语文课程标准》问答中提到: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其培养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如,阅读教学中的讨论、交流,作文教学中的评议、修改)有意识地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二是在口语交际课上引导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三是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结合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从赏识学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依托教材,立足课堂;联系实际,开展活动;科学训练,持之以恒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总结出了“培养孩子自信,激发兴趣;依托教材,立足课堂;联系实际,开展活动;科学训练,持之以恒”等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成功经验和基本方法,以资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1.
人的肯定是人的生命过程的目的和核心,人的本质是人的肯定中的根本内容。但是,在人的本质肯定的问题上却存在着诸多难以克服的矛盾。表现在:第一,人的肯定与人的食色之性的矛盾,带来自然环境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恶化;第二,人的肯定与人的身份差别的矛盾,人在肯定自身的同时,带来各种社会异己力量,反而走向了对自身的否定;第三,人的肯定与人的实践本质之间的矛盾,实践是人的类本质的体现,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人的肯定的评价标准和机制超过一定的度,最后走向人的肯定的反面。  相似文献   

12.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学中的心理训练就是运用语文教学心理学原理、对学生进行学习训练,使之消除心理障碍,激发学习兴趣,以助解决语文教学中效率太低和不顾实用这两大问题。作为语文教师,凡是成功的课。执教者余兴不尽,听课者誉之为“艺术的享受”,其必然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认识规律;反之失败的课一定是违背了这些规律。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效率高、成绩佳、能力强者,其学习心理必然是“认识来源于主体改变客体的活动和动作”,“其一个刺激要引起一种反应,主体及其机体就必须有反应刺激的能力。”(皮亚杰语)此反应刺激能力取决于其“准备…  相似文献   

13.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获得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文章主要从学生实验兴趣现状调查、妨碍学生实验兴趣发展的原因分析、激发实验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在生物教学中,教师通过以“实”、“新”、“疑”、“首”、“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4.
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驾驭语言的能力。所谓“语言能力”,主要是指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而听说能力又是基本技能的基本。因此,音标、字母、句型和课文教学改革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和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前提;师生关系是学习外语、坚持听说的先决条件;开展多种多样的辅助教学活动是持之以恒地坚持听说的有力手段;履行诺言则是持之以恒地坚持听说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5.
智慧·谦虚     
智慧是人的相对完善的认知能力;智慧分为道德智慧和非道德智慧。道德智慧与利人行为成正比而与害人行为成反比;非道德智慧可能与利人行为成正比,也可能与损人行为成正比。要取得智慧,应具备天资,应努力学习。谦虚是较低地看待自己而较高地看待别人的心理和行为;谦虚是一种卑己尊人的大善;人要具有谦虚的德行就应“以己之短量人之长”和“与强者比”。  相似文献   

16.
大学语文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传承传统文化和陶冶情操、培育人文精神为基本目的和主要任务。培养语言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语言的训练在根本上是思维的训练,是思想能力的培养,而大学时代是人思维走向定型、思想迈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在传承文化方面,我们认为主要是为了认识、了解我们自己,认清我们的当下现实,为发展新(传统)文化,为社会的进步、为未来服务;而所谓人文精神的培养,则一方面是要学生认识到人文学科(首先就是“大学语文”本身)的重要性并乐于去学习,另一方面是以引导、熏陶、涵养的方式去进行教育,要让学生大量地阅读人文性作品,在这种广泛阅读中逐渐养成人文素质、人文情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巧妙地设计和运用课堂导语十分重要.作者在运用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趣、奇、情、辩、新等方面探讨了运用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导语的运用要做到因材择言,因生施言.  相似文献   

18.
民族民间舞蹈是一门表现力极强的艺术,在民族民间舞教学中,韵律和风格的强调是十分重要的.怎样做才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首先要求教师在授课时,给予学生们活跃的课堂气氛,讲解与示范教学交替进行,分解示范与整体示范相结合,正确与错误的比较相对比;其次教学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自我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智力技能素质;再次就是通过排练节目进行实习表演,提高学生观察能力与判断能力,发挥学生潜力,开拓其独立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9.
“唔曾”是茶陵话中一个比较特殊的否定词。其有二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否定中含有肯定,即在表示否定的同时包含肯定;另一个是否定过程中的有限结构,从其否定的谓词性成分的内在时间性方面来看,“嗯曾”否定的只能是有限结构,从其否定的外在时间性方面看,其否定的为时间流逝过程中的活动,否定的时间范围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1。“嗯曾”的这两个特点联系密切,否定有限结构在过去、现在和将来1的时间范围内发生,肯定其在将来2一定会实现。  相似文献   

20.
刘影 《宿州学院学报》2005,20(4):134-134
观察是发现和发明创造的首要步骤,是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是发展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基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能力培养任务中的重要一环。(1)观察兴趣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兴趣是活动最重要的动因。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对于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在观察活动开始时,往往带有一种极强的诱惑感和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正是兴趣、爱好的原动力。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抓住学生“好奇心”,变好奇心为观察兴趣,进而转化为求知欲望。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