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从曲元衡杖杀柏公成之母案看唐代保辜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辜制度是中国古代刑法为处理伤害案件创立的一种特殊的法律制度。古代保辜制度从产生到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唐律作为中国古代法典范,对保辜制度作了最为详细而全面的规定。儒家思想渗透于唐律,对唐律及唐代司法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现结合曲元衡杖杀柏公成之母案来探析唐代保辜制度以及儒家思想对唐代司法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保辜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法制史上一项独创的刑事法律制度,从产生、发展到逐渐成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其中,唐律对其作了详细而全面的规定,形成了完备的保辜制度。儒家思想渗透于唐律,对唐律保辜制度及唐代司法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就唐律关于保辜制度的具体规定以及体现于其中的儒家思想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3.
《唐律疏议》是儒家思想法律化的重要成果之一。女性财产权的来源在《唐律疏议》中分为娘家与夫家两种情况,有官品邑考的女性也可直接从朝廷获得财产。根据女性在不同阶段的身份角色,《唐律疏议》对女性财产权取得又作了在室女、缔结婚姻、解除婚姻三种不同状况下的具体规定。通过身份特征建立起来的财产权取得制度,反映出了儒家思想中的妇女观对唐代法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诸法合体”是人们冠诸《唐律》的一个重要特点。它认为:《唐律》“以刑法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包括民事、婚姻、继承以及行政和诉讼等方面的法律规范”。此说流行中外,影响极大,被学界肯定为《唐律》(扩而大之是封建的“中华法系”)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作为一部刑法典,《唐律》规定的只有刑事法律规范,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将民事、婚姻、行政、诉讼等法律规范“合为一体”这种内容范围及形式结构方面的落后性。  相似文献   

5.
据《唐律疏议》探讨了唐代礼制中几个重要部分的内容、唐礼与唐律的关系以及有关丧服的问题,并就古礼与相关法律的关系提出了一些不同于时贤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从《唐律疏议》看唐礼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唐律疏义》探讨了唐代礼制中几个重要部分的内容、唐礼与唐律的关系以及有关丧服的问题,并就古礼与相关法律的关系提出了一些不同于时贤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浅议唐律中的刑事责任年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唐律》是中国古代法律发展史的巅峰。它既集前朝历代法典之大成 ,又为后世所沿袭。因此 ,深入研究《唐律》对于我们研究刑法中的发展历程 ,具有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本文试图在对中国古代刑事责任年龄的立法沿革作简要回溯的基础上 ,对《唐律》中有关刑事责任年龄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以期对当今的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辽代刑法,今存史籍未能完整保留下来。本文利用现有资料拾遗和整理出部分辽代刑法内容,对其沿革和变迁进行了探讨,并将其与中国法典制作的楷模《唐律疏义》作了比较研究。作者认为,辽代刑法既渊源于以唐律为主体的汉法,又不尽同于唐律。它参酌国俗,具有自身的民族特点,又保持了中国法律的传统,是适合其多民族统治需要的法律制度,有很突出的延续性和发展性,对后代刑法制作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文明的维系都起到了巨大而深远的作用。儒家思想是以伦理为本位的,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政治教育三方面的作用整合社会政治秩序、道德秩序。探讨儒家思想作用于社会的几种方式,对我国现阶段进行思想道德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社会各朝统治者均把惩治贪污贿赂犯罪作为其法律规范的一项重要内容.唐律的出台,更是集历代立法之大成,把贪污贿赂犯罪作为吏治立法的重点进行了严密而科学的规定,从侵占型、挪用型、贿赂型三方面对唐律的贪污贿赂犯罪立法进行探讨,以期在法律上为我国的反腐倡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法律儒家化是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儒家思想向法律的渗透影响着中国法律的走向,汉朝是法律全面儒家化的开端。本文从立法思想、法律解释、法律内容和司法制度等四个方面对汉朝法律的儒家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唐律疏议》中法律词语之间的反义关系界定为反义谱系关系,分出点点对立、点阵反对、梯度反对三种类别进行分析,以探讨法律词语义位之间的系统联系。  相似文献   

13.
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塑方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文明的维系都起到了巨大而深远的作用.儒家思想是以伦理为本位的,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政治教育三方面的作用整合社会政治秩序、道德秩序.探讨儒家思想作用于社会的几种方式,对我国现阶段进行思想道德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义征分析法对《唐律疏议》中法律词语的法律义位进行语义特征分析,探索研究古代专科词义微观语义结构的思路。将一个法律义位分析为主体义征和附加义征,前者包括类义征和表义征,后者主要包括评价义征。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研究中国古代法律教育之历史沿革,分析封建皇权政治、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教育发展的影响,揭示古代法律教育的特点,为现代法律教育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 唐律在中外法律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然而,对于它的研究,过去多偏重于它的阶级本质是镇压人民的工具,这是无可置疑的。但却忽视了它调整阶级关系,安定政治局面的作用,尤其是唐律中的官吏奖惩责任制,殊少有人论述,本文拟据现有有关文献就这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唐律“断罪引律令”是依法裁判的表现。依法裁判是实质,引用律文是形式,唐律“断罪引律令”是实质和内容的结合,是罪刑法定的要求。关于引用律文,唐律在律、令、格、式不同法律形式之间的关系和引用顺序方面有具体规则。唐律要求“断罪引律令”,否则应当承担司法责任,是为确保法律得以忠实实施、实现罪刑法定的重要设置。  相似文献   

18.
儒"义"考论     
在儒家思想中,"仁"、"义"是其重要的两端.本文从先秦儒家思想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自孔子、子思、孟子到荀子等儒家学派不同时期对"义"的发展和规范,认为在先秦儒家思想中,"义"并不是作为一个单独的伦理道德范畴孤立存在,而与"道"、"仁"、"礼"、"勇"等紧密相联.它既是政治理想的规范,道德伦理的标准,又是完美人格的重要方面,对我国国民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自古时至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政治结构、法律体系始终都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这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法思想融合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以说既是全方位的,又是深层次的。所以,现实的法治建设不能无视传统的法律思想,只有克服传统中的缺陷,汲取传统中的精髓,才能为正在进行的法治建设提供可借鉴的资源。  相似文献   

20.
魏相是西汉时期有名的政治家,他的政治思想包括“奉顺阴阳”的顺动思想、“各有常职”的四时政治原则以及重民思想和法先王思想。从整体上讲,他所修持的是一种含有阴阳灾异内容、具有神学倾向的儒家思想。它不仅是当时普遍存在于政治生活中的神秘主义思想的一种反映,也对当时乃至以后政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