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结合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具体环境,实证研究习惯对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作用机理。以信息技术接受模型、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等理论为基础,将习惯作为关键因素,构建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通过统计数据对模型中的影响因素和假设关系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和路径分析检验,同时把习惯作为中介变量对其前置因子和持续使用行为间的关系做中介效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假设关系均成立,证实了习惯对信息系统采纳后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并且其在满意、系统使用方便性、系统使用重要性、便利条件及持续性承诺与系统持续使用行为之间的关系有着明显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信息系统的用户行为研究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文章从决策机制的角度分析了现有的关于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的研究,将用户的信息系统使用决策行为划分为理性决策、情感决策和习惯决策三个阶段。理性决策强调用户持续使用某一信息系统是一种有意识的理性决策行为;情感决策强调用户在使用某一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形成的情感、感觉和态度等心理感受会影响其持续使用该系统的意愿;习惯决策则意味着用户持续使用某一信息系统是一种无意识的重复行为。文章重点介绍了在信息系统使用中维持现状偏好理论的具体体现,及其对用户使用决策的影响,以期对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政府门户网站在电子政务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用户与政府进行交流的重要平台。如何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更好地服务公众,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已成为政府和研究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在回顾了信息系统效用、技术接受理论、任务技术匹配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研究模型,并以浙江省政府门户网站为实证研究对象,从用户使用视角研究门户网站效用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给相关政府部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智能手机中特有的网络相关使用行为对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为指导高职学生科学使用智能手机上网提供参考。方法 我们采用了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和高职学生智能手机使用行为问卷对4 116名高职学生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有18.7%的高职学生存在手机依赖现象。女生的手机依赖得分比男生高。学生从大一到大三,手机依赖率逐步提高。手机依赖组和非依赖组的高职学生在第一次拥有手机的时间和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长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在手机网络使用的娱乐行为、信息获取行为、消费行为等方面,手机依赖组和非依赖组的得分也存在显著差异(P值均<0.01)。娱乐行为、消费行为与手机依赖呈显著正相关,观看网络新闻和网上学习/办公行为与手机依赖呈显著负相关(P<0.01)。消费行为和娱乐行为正向影响手机依赖(β值分别为0.072、0.116,P值均<0.01)。结论 智能手机网络使用的具体行为与高职学生手机依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中国营销渠道中私人关系对渠道权力使用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营销渠道行为理论中关于权力的讨论为基础,实证性地探讨在中国的营销渠道中私 人关系对权力使用的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第一,供应商代表与零售商相关人员的私人关系对 零售商使用非强制性权力无显著性影响;第二,供应商代表与零售商相关人员的私人关系对零 售商使用强制性权力有显著的负向的影响. 最后,讨论了研究结果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卢长宝 《管理评论》2006,18(5):37-44
消费者人口统计因素及因学习而形成的心理因素对其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一结论对于研究销售促进效用降低的内在原因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国内消费者调查中获得的一手数据,系统检验了消费者有关销售促进的四种心理因素,即销售促进社会刻板印象、过度促销的社会认知、销售促进的规律认知以及销售促进激励效应,对消费者“理性的使用行为、正常的使用行为以及有意识的利用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过度促销造成的麻木效应、促销规律化以及虚假促销造成的疑质效应等应对销售促进效用降低负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7.
8.
《经理人》2011,(8):72-74
当手机不再是手机,它已华丽转身为拥有纯正IT血统的互联网移动终端;当传统手机改姓“智能”,人们对它的评判标准与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9.
用户是社交网络平台的基石,用户的活跃行为为平台创造内容、带来价值,因而用户活跃度一直是社交网络平台的关注重点。已有研究仅关注用户是否存在持续使用意向或行为,将持续使用行为定义为二元变量,未对持续使用行为细分,忽略了对用户活跃行为的研究。此外,社交网络中用户活跃行为之间有着不可忽视的相互影响,而受制于用户的关系网络数据难以获取,少有研究从该角度对社交网络中的用户行为进行研究。 将持续使用行为进一步细分为个体活跃和沉默行为,从网络外部性视角探讨同伴活跃行为对焦点个体活跃行为的影响以及个体网络规模与活跃行为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个体间关系强度和个体特征的调节作用。以超过百万用户的真实关系网络、个体特征信息和使用行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Tobit模型验证上述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同伴活跃度和个体网络规模对个体活跃度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关系强度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个体特征在同伴活跃度与个体活跃度之间起调节作用,具体来说,女性用户和年轻用户受同伴活跃行为的影响更强。 从网络外部性的角度探讨用户活跃行为的影响因素,拓展了关于在线社交网络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研究和网络外部性测量方式,关注不同节点对于网络外部性贡献的差异性,对今后网络外部性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基于中国数百万真实用户的数据集,结果更具普适性,同时反映出中国在线社交网络中用户的行为特征,可为今后的研究者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可以帮助社交网络平台的管理者更加了解用户活跃度的影响机理以及用户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能以更科学合理的方式激发用户活跃度,保持社交网络平台的持续运营。  相似文献   

10.
以TPB理论和消费者的3种角色视角为基础,对正在使用移动即时通讯服务的消费者进行调查,运用问卷调查法收集 401 份问卷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均显著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向,感知有用性、技术复杂度、网络外部性显著正向影响态度.主观规范对持续使用意向影响不显著,互惠对感知行为控制影响显著,这表明消费者对移动即时通讯服务的持续使用意向不仅受技术方面因素的影响,还受消费者之间人际关系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连带责任治理在供应商集群中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核心企业与供应商集群的渠道关系情境下探讨连带责任治理对机会主义行为的作用,将网络中心性和使用渠道权力纳入连带责任治理研究框架,考察二者对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响以及对连带责任与机会主义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以一家出口企业的供应商集群为研究对象,获得82个连带责任小组样本共246个被调查者的调查数据,应用SPSS 19.0软件和层级回归法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供应商之间的连带责任对其机会主义行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供应商领导者的网络中心性负向影响其他供应商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并强化连带责任对机会主义行为的抑制作用;核心企业通过使用渠道权力负向影响供应商集群的机会主义行为,但会弱化连带责任对机会主义行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公车腐败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有效防治公车腐败必须找准其问题症结,对症下药,方能收到实效。一、公车腐败的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公车腐败,是权力腐败在公务用车使用管理领域的折射,发生在公车的配备、使用、管理、处置等各个环  相似文献   

13.
移动支付的使用者与使用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华平  唐军 《管理科学》2006,19(6):48-55
基于整合型信息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探讨影响接受与使用移动支付的因素,通过文献分析和调研提出了研究模型,该模型是对整合型信息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的扩展,新增的两个影响移动支付接受意愿的因素是风险认知和成本.通过对移动支付使用者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可知,社会影响对移动支付使用意愿有最显著积极影响,其次是期望效用,成本和努力期望对移动支付使用意愿没有显著影响,便利条件对使用行为也没有显著影响,风险认知对移动支付使用意愿也有显著积极影响,移动支付使用意愿对使用行为有显著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整合TTF与UTAUT视角的移动银行用户采纳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移动银行可以提供无处不在、实时的服务而得到众多传统银行的重视和推广,但调查报告显示用户对移动银行的采纳率相当低.整合任务/技术匹配理论和技术采纳与使用统一理论,构造移动银行用户采纳行为模型,分析影响用户采纳移动银行的因素.对收集的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USREL进行估算,研究结果显示,除努力期望外,绩效期望、任务/技术匹配度、社会影响和便利条件对用户采纳有显著作用,任务/技术匹配度显著影响绩效期望,而技术特征显著影响努力期望.因此,传统银行不仅要采取措施改进用户对移动银行的技术感知,还要根据用户的任务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从而改进任务/技术匹配度,促进用户对移动银行的采纳.  相似文献   

15.
工程造价管理是指遵循工程造价运动的客观规律和特点,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等管理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力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达到提高投资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  相似文献   

16.
17.
林新奇  丁贺 《管理科学》2019,32(3):54-67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优势理论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优势使用理论作为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它认为个体优势使用不仅能够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工作投入、自我效能感和绩效,而且还能降低个体的工作压力和缺勤率。尽管大量的研究表明员工优势使用有益于员工的成长和发展,但是员工优势使用与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以工作要求资源理论为理论基础,在中国情景下探讨员工优势使用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时间压力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在3个时间点收集数据,共得到226份工作在中国各类型企业中的有效员工样本。通过Spss 22.0软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Bootstrap检验方法,对构建的员工优势使用对创新行为影响机制模型进行验证。         研究结果表明,员工优势使用对员工创新行为和创新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创新时间压力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员工优势使用不仅能够通过促进创新自我效能感提升创新行为,而且还能通过降低创新时间压力对创新行为产生影响。         研究结果为员工创新行为驱动力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进一步丰富了员工优势使用的影响效应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员工优势使用与创新行为之间的转化机制以及打开两者之间关系的黑箱,拓展员工优势与创新关系理论的跨群体适用性;有助于丰富工作要求资源理论的应用范围和内涵。对于如何构建和执行基于优势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以及如何管理员工的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时间压力以便促进员工创新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 商标注册人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其他人使用自己的注册商标,是商标专用权的一种延伸。商标使用许可制度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制度。商标注册人通过运用商标使用许可策略,既可以从中获得稳定的巨额使用费,还可迅速地扩张市场份额,增强消费者对该商标的认知程度,促进商标升值。但如果商标使用许可策略运用不当,则会给自身带来现实的巨大损失以及潜在的巨大风险。 当前商标使用许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的结构及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问卷调研方法,通过4项子研究,探讨中国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的结构及其测量。子研究1运用归纳法将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归纳为8大类、66小类;子研究2编制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问卷,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包括失德行为、抵制行为、钻空子行为、消极服从行为、保守知识行为、撒谎行为6个维度;子研究3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六因素结构拟合度最佳,内部一致性系数分析以及与效标变量的相关系数分析表明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子研究4进一步对六因素结构模型的稳定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问卷可以作为未来的基本研究工具,而且对知识型企业也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