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于十一月十五日至十九日召开环境法学学术讨论会。来自北京、长春、沈阳、西安、重庆、广州、武汉、云南、湖北等地的科研部门、大专院校司法部门及环境保护部门的环境法学者、专家及实际工作者共五十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二十篇,有十二人在会上宣读了论文。会议就国际环境法、比较环境法、中国环境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于十一月十五日至十九日召开环境法学学术讨论会。来自北京、长春、沈阳、西安、重庆、广州、武汉、云南、湖北等地的科研部门、大专院校司法部门及环境保护部门的环境法学者、专家及实际工作者共五十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二十篇,有十二人在会上宣读了论文。会议就国际环境法、比较环境法、中国环境法的理论与实践、环保法的立法与司法、环境法的教学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学术交流,对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法的立法,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到会的教授、专家及来自环境保护部门、司法部门的环境法工作者认为: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经  相似文献   

3.
河海大学公用事业法研究所是于2007年5月成立的法学院内设机构,现任所长为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邢鸿飞教授。  相似文献   

4.
历经40年的大量环境立法,促成了我国环境法律制度体系框架的生成。然而,当前部门利益主导的分散式环境立法,造成环境资源保护立法碎片化。为探究环境法体系化路径,借助实证分析和比较考察的方法,根据环境法规范的属性特征和环境法的生成演进历程,明确污染控制法、自然资源法和循环再利用法为环境法领域的主要范围。在此基础上,反思我国环境法立法体系的样态,检视与评价我国环境立法体系的实然构成,以找寻我国环境立法体系化进程中的结构性难题。参考域外环境立法模式与体系化趋势,为我国环境立法体系化的方向提供指引,认为环境法的体系化是一项阶段性的立法工程。具体而言,近期先以现行的污染控制法、自然资源法、循环再利用法为基础,理顺和完善相关环境法律规范;中期环境立法规划是制定环境法总则,最大限度地统合相关环境法律规范;最后以环境法的法典化作为终极环境立法目标,遵从社会的实际需要,循序渐进地完善环境法体系,以解决当前环境立法的重叠、冲突等不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厚的哲学意蕴,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不同层次来加以认识,因此,环境法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联系也就表现在不同层面上。在规范和制度层面上,可持续发展是环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环境法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内容,包括环境与发展一体化和环境公平,其中,环境公平由环境利益的公平享有和环境责任的公平承担两个方面组成。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环境法的贯彻,需要从改变环境法立法目的、专门领域立法和建立健全相关环境法制度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以调整对象及调整方法的部门法划分为标准,形成了“行政法说”“经济法说”“社会法说”“独立部门法说”等有关环境法性质定位的传统学说,造成了环境法的性质定位认知焦虑。基于对传统部门法理论下环境法性质定位困局的反思,又形成了“行业法说”“边缘法说”“交叉法说”等有关环境法性质定位的新兴学说,同样给环境法的性质定位造成了认知焦虑。其中,“领域法说”提出的“领域法”概念则为纾解环境法性质定位的认知焦虑提供了必要而妥适的解决思路,从而使得环境法的性质定位认知有了真正的理性回归。对环境法的领域法性质定位之归位效应的思察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环境法作为领域法的性质定位对生态文明时代的环境法学体系产生重大影响,有利于构建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要素的“三位一体”的环境法学体系,从而为我国环境法学之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立健全与完善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环境法作为领域法的性质定位对生态文明时代的环境法治体系产生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统合环境立法、综合环境执法、集合环境司法、全民环境守法等多个环境法治环节,进而影响我国“多元共治与多规范协同”的、“四位一体”的环境法治体系工程建设与发...  相似文献   

7.
2013年7月7-10日,由重庆大学、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环境法学院、美国国际开发署、美国佛蒙特法学院主办,重庆大学法学院、重庆大学西部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研究中心承办的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环境法学院全球环境法教学与研究高级研讨会在重庆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高校的30余名环境法学科专家学者就"提升中国环境法学科的教学与研究方法,共同推动环境法学科发展"进行了为期4天的研讨交流。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从明确中国环境立法原则、积极开展环境法信息交流、积极签署国际环境条约、“求同存异”方法的运用、确认国际环境法的原则和规章制度、不断补充和完善国内环境立法、加强国内各相关部门的协调、积极开展环境外交等八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协调中国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从明确中国坏境立法原则、积极开展环境法信息交流、积极签署国际环境条约、“求同存异”方法的运用、确认国际环境法的原则和规章制度、不断补充和完善国内环境立法、加强国内各相关部门的协调、积极开展环境外交等八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协调中国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学界关于环境法典的研究缘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学者对环境法体系化的讨论。几十年来,学界围绕环境法法典化的必要性、编纂环境法典的必要条件、环境法典的模式以及环境法典的内容等问题展开了激烈论争。回溯整个讨论历程,学者们围绕“环境法法典化”命题发表了不同的观点和学说,在激烈的讨论中或弥合分歧达成共识,或各持一端持续争鸣。对环境法法典化研究的推进状况、论点聚焦进行总结归纳,找到环境法典编纂仍需突破的理念障碍,明确环境法典编纂仍需攻克的技术难题,有利于形塑环境法法律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环境资源法研究日渐深入。研究问题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市场化、环境法理论、环境与贸易关系三个方面。具体研究了排污权制度的具体安排、环境权的概念和主体、应对环境壁垒的环境法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作为独特的环境法治模式,欧盟环境法在我国环境法学研究与立法中备受推崇。然而,现有欧盟环境法研究普遍存在理想主义倾向,欧盟环境法治的内在不足与缺陷往往无人提及。为此,文章首先阐述了欧盟第六个环境行动规划、环境责任、气候变化、化学品管理等领域的新近发展,随即剖析了薄弱的基础法依据、易变的指导思想、执行不足的困境、一体化的悖论等欧盟环境法治依然存在的内在缺陷。最后,文章探究了欧盟环境法新发展及不足对中国环境法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被各国所公认的、适用于国际环境法一切效力范围、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构成国际环境法的基础的法律原则。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有很多不同主张。虽然各国学者对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认识不一,但是笔者认为国家环境主权及不损害国外环境的原则、全球共享共管资源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国际环境合作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应当作为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并由各国在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中遵守。  相似文献   

14.
环境法原则的产生与发展是伴随着国家、地区环境法和国际环境法的演进而出现的一个重要法律现象。在不同法律传统和文化背景下,环境法原则在世界范围获得了广泛的发展,并成为许多国家、地区环境法和国际环境法所认同的一个共同法律话语。人类环境问题的时代性及其共性特征决定了环境法原则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国际环境法之间的共通性。环境法原则的共通性反映了国际社会、国家和地区环境法观念和环境法律秩序之间的互动关系和趋同化发展。同时,由于环境法原则是在国内法、国际法的不同法律背景,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法律文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使其在产生和发展的法治背景、创立方式、法律规范功能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环境法原则的规范性建构,有助于发挥环境法原则在我国环境法治中的规范功能,以指导环境立法,并实现其引导环境司法解释、弥补环境法律规则不足的司法实践功能。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0月17日~19日,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在河海大学召开。本次会议旨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维护生态安全,实现社会和谐。会议主题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会议由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与水利部联合举办,  相似文献   

16.
2008年4月11日,“水文信息及水资源政策合作与构建”中美国际研讨会在河海大学开幕。来自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的8名专家、教授和河海大学以及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同行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期间,中美专家分水信息、水管理、水文水资源3个组进行了广泛  相似文献   

17.
介绍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立的原由和河海大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培养计划及专业定位,结合河海大学农业水利工程学科的特点,提出了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思路和建设举措。  相似文献   

18.
美国学界围绕环境法是否应当被重述形成了观点对立的两派。激烈争论的背后,是环境法学者试图通过法典化改变美国环境法窘状的努力,更映射出学者们对环境法向何处去的不同认识及态度。尽管美国环境法重述被宣告搁置,但这场法典化争论值得探析和思考。我国环境法学界最终确立了“适度化”编纂环境法典的目标,明确了当代环境法学的历史使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环境法共同体逐渐显现,而无论是我国环境法典编纂的探索还是美国环境法重述的争辩,目的都是为环境法律部门更具体系性而进行重塑,消弭环境法律内部规则之间冲突、分散、重复的弊端。对于我国环境法典,需要进一步明确编纂目标,夯实编纂方法,坚持编纂的程序性定位,树立起环境法学科独立自信的价值体系,增强环境法学术共同体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9.
环境危机在当代的加剧是现代环境法发端的根源。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现代环境法的整个体系乃是构建于现代环境伦理的若干理念之上的,这就为从伦理特别是环境伦理的视角诠释现代环境法提供某种理论可能。选取秩序、正义、安全、效益等若干范畴进行展开,试图以伦理学的视角对现代环境法的某些基本理念做出诠释。  相似文献   

20.
环境法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1月18日至20日在我校隆重举行。这是自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就环境问题举行的第一次国际性学术会议。来自中国、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基斯坦和香港地区以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开发署、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同盟等国际组织的89位专家、学者和官员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61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法律和机构部主任孙林先生、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同盟环境法委员会主席普维兹·哈桑先生、国家环保局法规司胡保林司长出席会议并作了专题报告,我校副校长候杰昌教授和李进才教授到会祝贺,著名国际法学家韩德培教授致开幕词。与会者就环境法制与当代中国、国内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的协调、当代环境法的发展趋势等问题作了广泛的探讨,现将主要论点综述如下: 一、环境法制与当代中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环境法理论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