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小说《这边风景》存在着政治话语、日常生活话语和“小说人语”三种不同的话语。政治话语表达政治意识形态的声音,在文本中居中心支配地位。日常生活话语表达日常生活内容,总体上是对政治的疏离,但也受主流意识形态的规约,在小说中居于次要地位。“小说人语”是作者在《这边风景》正式出版前于每章末尾所加入的一种回顾性反思话语,它实现了对政治话语和日常生活话语的反思和超越。多重话语的表达与纠结,表明了《这边风景》创作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在布克奖获奖小说《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中,库切借助风景这种动态的存在深刻探讨了有关沉默与逃避的问题。沉默的风景呼应着主人公迈克尔内心的创伤,它是历史和现实的表征,同时也受制于权力的规训和破坏。风景最终以想象的方式成为了迈克尔的精神庇护所和梦想中的家园,让他得以一次次逃避压迫和强权,小说至此也陷入了逃跑与被捕的无望循环。库切通过风景集中反映了殖民的历史与内战给普通南非人民造成的不可愈合的伤痛,而人文地理学也为解读库切笔下的自然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快速转型,中国社会、尤其是城市,呈现出一种“类消费”“类后现代”的社会形态。基于此一背景,“新都市小说”应运而生。新都市小说不是空中楼阁,它是20世纪以来已有的城市文学的一个合理发展。新都市文学有着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文学生产机制,它同传媒、出版、网络、影视等有着不解的源渊。新都市小说在叙写城市日常经验、呈现城市生活方式、表达都市想像方面为当代小说提供了新质。但部分小说对于“欲望”的一味俯就,缺乏积极的精神建构,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快速转型,中国社会、尤其是城市,呈现出一种“类消费”“类后现代”的社会形态。基于此一背景,“新都市小说”应运而生。新都市小说不是空中楼阁,它是20世纪以来已有的城市文学的一个合理发展。新都市文学有着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文学生产机制,它同传媒、出版、网络、影视等有着不解的源渊。新都市小说在叙写城市日常经验、呈现城市生活方式、表达都市想像方面为当代小说提供了新质。但部分小说对于“欲望”的一味俯就,缺乏积极的精神建构,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快速转型,中国社会、尤其是城市,呈现出一种“类消费”“类后现代”的社会形态。基于此一背景,“新都市小说”应运而生。新都市小说不是空中楼阁,它是20世纪以来已有的城市文学的一个合理发展。新都市文学有着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文学生产机制,它同传媒、出版、网络、影视等有着不解的源渊。新都市小说在叙写城市日常经验、呈现城市生活方式、表达都市想像方面为当代小说提供了新质。但部分小说对于“欲望”的一味俯就,缺乏积极的精神建构,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批海内外人士纷纷探访以延安为中心的陕北地区,写下了为数甚巨、流传甚广的“陕北游记”,“风景”是游记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对“陕北游记”中感性存在的“风景”进行探究,不仅使我们丰富和加强对“风景”作为“认识装置”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为我们揭示实用性非虚构文体与文学想象的关系提供了可能。陕北游记中的“风景”包含了丰富的“风景政治”内涵,其背后潜藏复杂的意识形态乃至政治想象,纪游者也绝非风景的简单记录者,而是某种意义上的风景的创造者。域外旅行者笔下的“风景”则提供了一种带有“东方乌托邦”色彩的跨文化想象。“风景”和“想象”实际上构成了一种互动互生模式,“风景”构建并刺激了一种“新中国”想象,后者又为前者提供了一种先在的眼光或“认知装置”。  相似文献   

7.
<正> 1987年方方的《风景》、池莉的《烦恼人生》问世,1988年、1989年以后,随着喧嚣一时的新潮小说的式微,这种贴近生活,注重显现生活原色的文学作品显著增多,于是在1989年的《文艺报》上出现了一条《新写实小说在文坛兴起》的消息,消息中说:“这些小说以它直视现实、人生的写实特征,以及探索人类生存状态的总体精神,表现出一种新的文学倾向。”“新写实小说吸收了传统现实主义的精华,具有较为完整的故事框架,保留了传统小说的基本描写方法,但更贴近生活,更注重显现生活的原色。”时至今日,文坛上  相似文献   

8.
风景素描是艺术发展中最古老的一种多元素性艺术广义范畴,一般来讲只要是以单色形式用来描绘风景一类的绘画均被称为风景素描。它在表现形式上大体分为:1.以单色线为主的风景素描;2.以明暗为主的风景素描;3.用线与明暗相结合的风景素描;4.点线面略施色的风景素描。  相似文献   

9.
美丽的风景     
在《邓小平爷爷植树》中有一句话:“‘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那么,“美丽的风景”美在哪里?  相似文献   

10.
《风景谈》采用由远及近、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方法,诉说对延安人民的新生活和崇高精神境界的怀念之情。而对六种景色的描述,则由一个主题来贯串,即对主宰风景、改造自然的人类活动的赞颂。这种赞颂在文章里反复出现,但并不使人感到单调、重复,而是一层深似一层。它犹如一根红线,把表面看来分散错落的各种“风景”串联成一个跌宕多姿的整体,从而达到对美的赞颂。  相似文献   

11.
旅游景区经营权的转让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原因何在,该不该转让,如何转让,在转让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索的。旅游景区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在保护景区所有者权益的前提下,国家以景区所有人的身分,充分挖掘政府、企业、旅游景区三者利益的共同点和平衡点,将经营权从中剥离出来,通过有偿的方式将经营权在一定年限内转让给社会受让企业进行有序开发和建设是国内旅游景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改革新路。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受让企业对景区的开发建设必须严格遵循一个中心(即保护旅游资源)两个基本点(即旅游资源特色和永续利用)进行规划和开发,转让经营权和保护景区资源双管齐下,确保开发建设的有序进行,形成"保护—利用—效益—再投入—再保护—再利用"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商品加工全过程的价值分析公式并运用这一公式,对社会总产值的价值组成进行了分析,论证了社会总资本由社会总固定资本和社会总可变资本组成,社会总资本的有机构成只能用社会总固定资本与社会总可变资本的比例来衡量。  相似文献   

13.
创立中国人民的新型军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秋收起义后,这项使命落到了毛泽东的肩上。毛泽东通过对中国革命的规律、任务等问题的哲学思考及实践探索,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党指挥枪"的建军原则,从而历经了提出、实施、完善三个阶段,把它锻造为我党领导革命军隊克敌制胜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4.
社会学所讲的社会化是一个人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因为大学新生需要完成由学习主导的高中生角色向具有高度自我管理自由的大学生角色转变。文章从预期社会化的角度来看大学新生的角色转变,其中存在着诸多可能是误区,通过对照这些误区的社会学分析,回归到大学新生的社会化过程中,力图避免种种误区和困惑,在此基础上,将与其社会化之于大学新生的价值现实化,正面探讨了如何促进大学新生按照预期社会化的目标自我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文学本质问题是近年来文学理论界论争的一个焦点问题,而在论争过程中往往混淆了文学的定位和文学的本质。文学的定位和本质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文学的定位是:文学是一种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社会意识形式。在这个定位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关于文学本质的新表述方式:文学是一种审美话语实践。  相似文献   

16.
文章指出如果你能确信你正在学什么及你如何学才有效果 ,那么你的学习就会变得更加有趣。因此提出了两个基本框架内容来帮助你学习案例 :对案例教学中遇到的挑战和如何将这种挑战用案例困难度坐标来表达进行了分析 ;对学习过程的三个阶段进行探讨 ,并形成了文章的另一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战略管理的新世纪曙光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战略管理的后现代图景强调战略过程具有优先地位,而不是战略定位、目标和结果。这些新图景都是探究当代西方战略管理理论和组织进化的新特征、新矛盾及其理论走向,折射出当代西方战略管理理论裂变的征兆,并以不同态度、方式寻求解决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矛盾之途。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曾做过一些原则的论述,具有超前研究的性质.毛泽东根据探索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认识社会主义的辩证过程论.由于把握社会主义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人们自觉活动之间关系出现了复杂的情况,社会主义社会规律作用的方式出现了新的特点,人们对社会主义需要一个再认识的过程.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认识过程,为邓小平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阔了视野,提供了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认识过程论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过程包括两条思维逻辑运动方向相反的"道路",而传统的认识论和单向度的认识论都取消了"第二条道路"。自然认识过程包括科学认识和技术认识两个思维逻辑运动方向相反的阶段,社会认识过程也包括理论认识和社会试验两个思维逻辑运动方向相反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是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支持者和领导者,是南方谈话的发动者和关键者,是新时期解放思想的奠基者,邓小平本人是解放思想的化身和实践者。邓小平在新时期解放思想历程中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解放思想的深度一次比一次深化,影响力一次比一次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