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伴随着西方侵略势力而来,新教传教士相继在华兴办教会女子学校以传播基督教教义和训练妇女基督教徒与神职人员。随着教会在华传教事业的发展,作为教会传教事业组成部分的教会女子学校成为教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会女子学校虽是西方列强对华文化侵略的载体,但客观上又推动了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来华第一位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在完成伦敦会学习汉语、翻译<圣经>、编撰字典等传教布道任务的同时,又从事创办英华书院等教育活动,开始了华人的英语教学.在马礼逊的影响下,西方教会在华建立教会学校,将英语教学引入我国学校教育.由马礼逊引介的华人英语教学以及受马礼逊影响而初创的中国英语教学是新教传教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客观上催化了中国英语教学的开始及发展.  相似文献   

3.
缸瓦市教堂是1863年由英国伦敦布道会创办的。义和团运动后,中国从南到北的中国基督教信徒们掀起了“教会自立运动”。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与缸瓦市基督教堂的中国牧师宝乐山一起在北京地区首先发起了一场“教会自立运动”,从英国伦敦会手中夺回了缸瓦市教堂和教会的管理权,在北京基督教会缸瓦市教堂谱写了一曲鲜为人知的爱国乐章。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来华是在西方欧美国家海外传教运动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扩张背景下展开的。新教和天主教的一些传教士相继来到郑州,通过建教堂、开医院、设学校等方式进行传教活动。传教士的这些活动主要是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教会,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当时郑州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督教新教在1848年传入潮汕地区后的近百年时间里,先后有四个外国基督教会差会在这个地区传教,除传教活动外,还通过办学、兴办医院、福利院等社会公益事业扩大教会在这一地区的影响。他们的活动曾留下了大量的文献和记载。汕头市档案馆保存的有关档案资料原始具体,且较系统,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德全1908年出生在四川资中,其出生之时,正是基督教传入龙泉驿之际.她先在教会学校读书,后教书八年.1939年开始真信基督教,1941年考入华西协和神学院.1945年被安排到龙泉驿福音堂布道,1948年被按立为四川省第一批女牧师,从此在这里服务了半个世纪.到1966年停止公开传教,作为“五保户”住在乡下.1980年落实宗教政策后,她恢复传教,1990年迁入洛带镇外山坡上新建的教堂.在恢复龙泉驿教区的过程中,她作为教务主管和团体的法人代表,承担了主要责任.1995年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再主持教务,仍回农村居住.2007年被民政部门安排到龙泉镇敬老院居住,并被作为百岁老人重点照顾.王德全牧师身历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朝代的更迭,跨越20、21两个世纪,一生接受教会教育,再为教会学校服务,进而成为一名神职人员,坚持信仰、坚持传教,见证并参与了龙泉驿基督教的整个发展.  相似文献   

7.
卡尔·考茨基是较早系统运用唯物史观重构早期基督教历史的马克思主义者.他认为原初基督教会是穷人教会,其成员的财富共有理想在特定的意义上具有“共产主义”属性.尽管原初教会的财富共有模式并没有在实践中长久持续,但这种理想还是被后来的基督教父传承和保留,这方面最重要的证据来自著名的希腊教父约翰·克里索斯托为《使徒行传》所做的一篇布道词.基于同一篇布道词,罗莎·卢森堡与考茨基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约翰等教父可以被视为现代社会主义的先驱,他们的社会正义理想同原初教会的类似观念一样是消费型共有模式,因其自身的经济弱点必将消亡.与考茨基和卢森堡的论断截然相反的是,同一时期的天主教学者普遍认为不存在“教父共产主义”,教父们也不主张财富共有,他们更倾向于从宗教道德劝勉而不是经济学角度解读约翰的布道词.围绕约翰这篇布道展开的争论集中体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主义思潮与基督教传统的激烈交锋.争论双方的态度经常是善意和开放的,但是对话双方都在某种程度上误读或忽视了对方立场中的一些关键元素,带来的冲突在整体上要大于相互理解.  相似文献   

8.
梁发是中国近代第一位华人宣教士,与英国来华传教士马礼逊、米怜等过从甚密.为了传播基督教,他翻译、编撰了多种基督教布道小书.他采取派发布道小书给科举考生、在医院给病人布道等独特的传教方式传播基督教福音,他为此所作的诸般努力,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理应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后,基督教会"藉医传教",在华创办了医疗卫生事业。因女性医务人员缺乏,教会开办女子医学教育。其最先以师授徒、医院附设学校的方式进行。20世纪初,教会女子医学教育有了长足发展,民国初年至20年代中期达到高峰。1922年非基督教运动发生后,教会医学院纷纷向中国当局立案注册,教会医学教育向专业化和本土化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非基督教运动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从十九世纪中叶到本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对我国政治、经济侵略的深入,基督教会势力也得到飞速发展。据一九二三年中国基督教教会年鉴报告:“基督教在全国一千零七十三县中,没有占据的只有一百二十六县,其余都树了基督教的旗帜”。二十年代初,基督教(包括新旧教)在中国的信徒总数达到二百多万。教会在中国所办的学校更是取得惊人的发展。一八八九年,教会学校学生总数为16,838人,一九二○年则为245,049人,三十年中学生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