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教学公共性是大学教师应当恪守的基本教学道德,要求大学教师不能以"学术自由"为借口在课堂上讲授违反教学公共性的"知识"。大学教学公共性具有公益性、共在性、共价值性,主要包括教师身份的公共性、教学权力的公共性和教学知识的公共性三大核心要素。大学教学非公共性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大学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个人角色方面的非公共性,表现在大学教师的教学价值观、角色扮演、教学均衡性、教学管理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教学公共目标的实现和效益。新时代大学教师教学道德建设要针对大学教学非公共性问题,夯实大学教学公共性的价值基础、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深化大学教师的教学道德"公共性"认知,提高教学道德能力,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2.
服务型行政文化:服务型政府的灵魂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行政文化是行政管理之魂.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把服务型行政文化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服务型行政文化所体现参与性、开放性、法理性和效益性是构建服务型政府"民本"、"透明"、"法治"、"有效"要求的应有之义.笔者从行政价值观、行政政绩观、公务员的行政人格和行政制度体系这四个着力点入手来塑造服务型行政文化.  相似文献   

3.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地位性质的认定直接反映了行政法理论基础各家学说的差异。依照"政府法治论"的视角,由于政府权力来自于公民权利的让渡,公共权力至上具有合法性,行政权作为一个整体与相对人权利并不平等,行政权具有相对的优位性;就具体行政法律关系而言,每一具体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性质不但是对应的,更是对等的。这种对等是行政法合法性、合理性原则的必然要求,并且具有"质"与"量"上的论证。  相似文献   

4.
在行政领域,理性行政取得了一定成绩,并成为政府行政改革的必然要求。文中以对权力伦理与理性行政的认识作为理论基础,对政府权力行使中的非理性的表现及其深层次原因进行了较为全面地分析。针对政府理性行政存在的问题,围绕对权力伦理观的构建这一基本途径,分别从政府组织内部、公务员自身及社会这三个角度设计提出重塑权力伦理观的有效措施,提升权力伦理价值,促使政府理性行政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行政领导干部既是行政命令和组织秩序的执行者、维护者,又是以公共利益为最高准绳的价值负荷者,是具有自由裁量权的责任行政者。行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来源于权力的委托关系、权力行使的道德基础和自由裁量权。作为民主政治时代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责任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回应社会和民众的基本要求,必须承担法律的、组织的、公众的责任。责任重在落实,其行政责任的贯彻落实是以"依法"、"公平"、"正义"等基本内容为核心,以建立负责任的政府为基本价值取向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价值观与合法性的视角考察了全球化对各国政府公共行政的冲击.就其对行政价值观的冲击而言,全球化时代政府的行政价值取向将更复杂,需要在效率、公平、国家主权乃至全球公共利益等相互冲突的目标体系中寻求较优的平衡.就其对政府行政合法性的冲击而言,由于全球化时代个人对国家政府的依赖减弱,政府绩效匮乏、权力流失,腐败机会的滋长使得政府日益面临合法性危机.随后,本文考察了各国政府为抵御这种危机所进行的改革,认为改革的关键在于依全球化的需要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职能的变革要求组织模式的重组与重构,与此相适应,政府的行政方式与手段也需随之改进.  相似文献   

7.
目前教师重视知识的价值有其合理性,但对教学内在价值的重视略显不足。教师的教学价值观与时代的总体要求还有一段距离。考试制度和对教师的评价制度是影响教师教学价值观形成的主因;又由于情感、态度、价值观难于予以科学的评价,客观上影响了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它的关怀;教师头脑的教学价值观与外在的教学行为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加强对教师教学价值观的引导,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公共行政正义的研究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国内学者对公共行政正义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将正义、公正作为行政伦理的基础价值观、价值取向和价值原则;(2)将正义、公正作为政府行政的伦理目标和价值导向;(3)将正义、公正作为公共行政主体的道德原则和重要德性.正义是公共行政的基础价值,公共行政正义既体现了自由、平等的价值追求,也蕴涵着公共行政本身所具有的对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同时也是公共行政人员德行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服务型政府:“主体间”互动的分析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务型政府"作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主流话语,它是公众、学者、传媒与政府等多元社会主体间互动的结果.首先,它是公众与政府,即行政价值主体与行政管理主体之间的互动;其次,它是学者与政府,即学术研究主体与行政实践主体之间的互动;最后,它是媒体与政府,即大众传媒主体与舆论回应主体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10.
论高校教师的课程编制能力——基于默会知识的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的课程编制能力是教师顺利完成各项课程编制活动所具有的能力.从默会知识的视角出发,教师在编制课程过程中,应关注由于生活境遇特别是文化背景的差异所带来的默会知识的差异,以及由此造成的学生个体解释或理解课程内容时认识框架和行为的不同,力求学生从已有知识中获得新的暗示,觉察新发现具有的潜在意义和价值.这对教师的课程编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教师应该以促进者而不是指导者的身份促进学生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对外语教学的现状有清晰的认知,在人本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通过各种途径与学生进行沟通,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学由于受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制约,大学行政权力泛化倾向突出,学术权力长期被压制,去行政化成为当前大学管理改革的重要方向。去行政化要求大学管理改革深入到文化层面,其核心是围绕学术组织配置权力结构,保障教师的学术自由权和学生的参与权利,使行政权力和政治权力更好地为学术事务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3.
学位授予的特点决定学位授予权是一种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共同作用的行政权。论文答辩委员会是相对独立的第三方,只对论文质量负责,学位评定委员会与论文答辩委员会是专业评价的委托关系。学位评定委员会把专属于自己的学位评定权力让渡给了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两者地位相等,责权一致,不存在隶属或者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经全体成员过半数通过”是以所有委员为计算依据,而不是实到委员的投票数为依据。学位评定过程中不应投弃权票,或者通过技术设计避免弃权票难题,在计票时弃权票不应计算了总票数之内。司法介入学位评定有其必要性,但司法审查仅限除纯学术评价内容之外的其他事项,还应允许学位申请人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救济。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管理是由管理对象和内容特性来界定的,人们对于以学术事务为对象和以学术事务为内容的管理称为“学术管理”;由于行政权力的过分强化和行政机构性质凸显,高校学术管理的行政化倾向异常显著;针对这种倾向,一是要改变过分依赖行政权力进行决策的现象,二是建立健全学术委员会制度,三是建立健全专业委员会及学科委员会制度,四是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学术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与英语教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也是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还没有研究可以证明某种认知风格更有利于英语的学习,但可以利用不同认知风格的特点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利用自己认知风格优势的基础上发展另一种认知方式,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地方合并院校在合并磨合过程中,学术权力、行政权力的结构和协调对研究生教育有关键的影响,存在着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界限的模糊、错位及滥施,广大基层教师、员工以及学生的民主监督权力、制衡作用发挥不足的现象。因此,地方合并院校必须创新管理体制,增强学校活力,促进学术繁荣,提高研究生培养的水平,建立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现代大学管理体制;强化各级学术委员会及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实行校务公开,推行高等学校的透明化管理;吸收学校各层次的代表参与学校决策制定,让师生员工参与学校的民主化管理;在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正确行使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校教学活动过程中存在着教师教学投入不可观测、教学产出不可衡量和评教难以标准化的属性。在分析上述教学活动过程本质特性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教务处行政管理和现代的师生共同管理两种方式分别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所分析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任何单一的高校教学过程管理方式都具有其局限性,因而建议按照现代教育管理的思路,构建"教务行政管理与师生共同管理"相结合的复合模式,以发挥出不同的教学活动过程管理方式之间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和谐师生关系是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是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必然,也是改善我国当前师生关系的现实需要.要构建“以人为本”和谐师生关系,教师是核心,因此,教师要注意加强自身的修养,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师生间的交流,转变对学生评价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大学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多元化权力的合理配置与有效运行,在大学治理结构的变迁中需要平衡不同权力之间的冲突,形成多元权力的有效共存与健康运行。合理配置大学内外部治理结构中的权力构成,明确政府与高校的权力界限,重视学术权,建立服务行政体制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大学章程和遵循正当程序原则是保证大学治理结构中权力合理运行的重要条件。重视和保障教师与学生的民主参与权与监督权是制约权力滥用的重要防线。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要论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近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要论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改革国家管理部门,按照“两山论”的观点改革核算制度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思想;二是政府主动担当责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构建社会治理机制等生态文明机制设计思想;三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理性思维、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等特色。习近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要论述的历史贡献在于:构建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重要范畴,丰富发展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方法论思想,推动建立了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整体性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