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作品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因素在翻译过程中造成一定的翻译困难,却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为实现文学作品翻译的交际功能,令译入语读者同样能够理解文学原著的文化内涵和原文的形美意美,译者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文化关联、动态对等的翻译原则去处理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因素,在文学翻译交际功能的基础上创作出文化翻译意义上的成功译本。  相似文献   

2.
研究指出,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本文存在召唤结构.召唤结构的三大要素——"空白"、"空缺"和"否定"共同形成文学本文在语义上的空白和不确定性,实现本文从局部到整体、从静态到动态、从形式到内容上召唤着读者去填充、想象和确定,与作者共同参与创建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本文将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索尔·贝娄代表作《赫索格》中的召唤结构进行分析,探讨文中"空白"如何激发读者想象,如何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主题,实现文学作品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在中外文学作品中,隐喻是一种常见的文学表现手段,在跨文化视域影响下,东西方国家的应用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差异。传统翻译理论对翻译的实质认识不足,忽略了隐喻的本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跨文化视域下英汉翻译隐喻差异对比分析。分析东西方对于相同事物的认知差异,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中,使用频率较高且具有民族特色的修辞格,针对隐喻密度相关值展开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读者的阅读思维,探讨隐喻翻译的多种信息整合模式,完成跨文化视域下英汉翻译隐喻差异对比探析,实现译文信息与原文信息对等。  相似文献   

4.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文学文本转化为文学作品的艰难性及其深层原因,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当下对权利崇拜与金钱崇拜的后新时期的文化语境中,文学的接受主体审美趣味发生了根本变化,传统读者对文学的人文精神的接受与追求作品真、善、美的艺术境界变成了对于文学刺激性与消遣性的阅读;读者主体性在退化,读者与一些追求世俗化的作者共同联手解构当代文学的理想精神,从而使得表面繁华的当代文学实际上在退化衰弱。大量的文学文本存在也仅仅是一种缺乏读者的潜在“文学作品”。文学文本要实现其文学作品的转换,当下读者必须经得起时代的物质考验,要培养自己阅读经典的兴趣及从整体上提高读者的文学意识。  相似文献   

5.
文学空白是列锦在句法结构上的显著特点,由此而引发的不确定性为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从而激活读者的审美想象。读者据此时列锦中所蕴涵的诸类模糊进行历时性的阐释与解读,故此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得以永存。本文作者认为,尽管列锦在英文中缺失,只要译者充分考虑到列锦的结构形态,采取必要的措施,列锦所蕴涵的空白美便可以在译文中再现。  相似文献   

6.
模糊是语言的客观属性,具有审美价值。文学作品中应用模糊语言,平添美学效果,激发读者想象。本文从语言时空层面、文化时空层面、意境构建层面阐述模糊美在汉英文学翻译中的遗失,并提出补偿策略,以期译者在译文中,对再现汉语文学的模糊语言美有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模糊是自然语言的本质特征。语言是文学的载体,因此可以说,模糊亦是文学的基本属性。文学模糊的审美价值在于其中的不确定性为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从而激活读者的审美想象,使其在解读与鉴赏中完成对原作的接受。元散曲中蕴含各类文学模糊,要让译文读者同原文读者一样鉴赏和接受原作之模糊美,译者就应力争在其译作中再现原作的模糊。  相似文献   

8.
在日本文学史中,有很多文学作品是通过模仿中国文学的作品而创作出来的,被称为"翻案文学".这种翻案作品在日本江户时代特别兴盛,出现了很多模仿中国明清小说的作品.日本文学中翻案现象的兴盛反映出日本民族善于模仿并在模仿中努力再创造,是一种跨文化交流中的融汇和逾越.  相似文献   

9.
关于读者接受问题,中西文论均有丰富的论述,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文学文本是一个由作者完成的处于潜在状态的深层语义结构系统,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定的富含艺术空白的召唤性结构,必须经过读者的解读,才能实现为文学作品;以作者为中心或无视作者的地位和作用均难以进行准确全面的文学接受;读者具有参与文学作品创造的权利,其能动性的创造性的接受使文学作品的内在价值和意义得以充分表现。在一些问题上,中国文论显得更为辩证合理  相似文献   

10.
黄桂云 《宿州学院学报》2006,21(3):84-85,56
心理描写是人物描写中主要的描写方式。文学作品依赖文字的表现力,通过读者的想象再创造,使读者间接领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而影视作品将人物内心独白、动作、幻觉融合在具体的画面中,使读者直接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人物的二元化组合正是这种融合的一种创新。它为文学领域创作手法的创新提供了一种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对艺术形象的感受、理解、联想和想象,以及在感情上交流的一种精神活动。并不是所有能阅读文学作品的人都能欣赏文学作品,真正能够进入欣赏境界的人是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人,而想象与联想就是诸种审美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欣赏者想象力、联想力的高低,决定了文学欣赏层次的高低。  相似文献   

12.
浅析文学电视节目中文学与电视两大构成要素的矛盾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用抽象的文字诉诸人的想象,从而实现其内容的传达,电视却用具体的画面"扼杀"人的想象力,二者具有天然的矛盾.本文在对文学和电视两种艺术方式不同特征的分析基础上,对电视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性因素在电视传播方式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冲突做出剖析,主张应以电视为本位来处理文学电视节目中的文学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翻译史上以"忠实"作为翻译的首要标准。但文学翻译因其译作者存在对原作理解的不完整性、不同时代译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的时空差异的特点;同时,各个时代的读者也存在其特定时代读者的需要,因此,文学译作具有未完成特性。重译或复译是文学翻译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为了区别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而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旨在定义文学作品的文学性。文章解析了文学作品通过陌生化而产生的艺术魅力,即陌生化可以唤醒读者的注意力和想象力,引发读者的情感反应,使读者用新奇的思维去思考世间的事物。陌生化可以通过对时间或意象的扭曲处理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当教条式的逻辑形态粗暴侵入文学取厌于读者之后,议论成了“文学的不受欢迎的人”,读者如是说,评论者如是说,文学大师亦如是说,大有欲扫地出门而后快之势。然而,事实上是扫不出门的,因它原本就是文学作品的组成要素,在文学作品中有其特定的地位、功能及运行规律,只是一些作者不慎或故意把它面目弄得丑陋难堪了。本文试就其实质、功能和规律作一粗浅论述,以勾画其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6.
接受美学是当代西方文学研究中的一种新兴的方法论。其核心理论是把文学作品看作是为读者阅读而创作的。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不能由作品自身实现。他们视“作者──作品”为创作过程,视“作品──读者”为接受过程,这两个过程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文学过程。前苏联学者梅拉赫称之为“动力过程”,并且认为,读者在“动力过程”中,不是被动的反应环节,而是主动的。作品在接受活动中为客体方面,读者为主体方面,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的:读者阅读作品是驾驭者,阅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过程,同时读者实现…  相似文献   

17.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借助词语唤起人们的表象和想象的艺术。艺术语言必须富形象性、新颖多采、含蓄蕴籍、富感染力,能给读者以美感享受。俄语成语完全符合对艺术语言的上述要求,是俄苏文学作家手中活跃的、出色的艺术手段。一、成语是揭示事物特征、唤起读者形象感的手段读者产生形象感必须通过表象联想和想象。作家的作用在于用高超的语言技巧——即运用丰富的词语及其巧妙的组合来揭示事物的特征,诱导读者进行对有关表象的联想和想象。成语在文学作品中出现频繁,是一种揭示特征、凸现形象的积极活跃的艺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使用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也增添了文学作品的魅力。对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译本的质量。然而如何衡量模糊语言的翻译效果,却没有明确的标准。信息熵概念引入翻译领域后,将其计算公式应用到原文和译文模糊度的测量上,有望找出与原文在模糊度上更为接近的译文。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 ,文学是作者和读者的互动语言交往 ,语言共识空间的形成是文学作品艺术价值实现的保证。当前导致纯文学危机的因素很多 ,但深层原因是纯文学与读者的语言共识空间的萎缩。导致这种萎缩的原因有外在于文学的 ,也有文学的内部原因。明了当前文学现状 ,在有望迎来纯文学新的繁荣。  相似文献   

20.
《王氏之死》是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的一部带有强烈文学色彩的史学著作。《王氏之死》并非是完全客观的史料的堆积,既有相对真实的历史资料与官方记录,也有虚构性的文学作品,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形成互文、交流、协商的态势;史景迁对蒲松龄的文学作品的大量引用无疑也为其历史叙事增添了很强的文学色彩,同时又加入主观的想象与推理,这样其历史叙事就具有了典型的文学叙事特征,凸显了隐藏在文学中的社会存在与话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