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化全球化日益突出了跨文化交际翻译的重要地位 ,但也给跨文化交际翻译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常常会使跨文化交际翻译陷入困境。因此 ,只有走出跨文化交际翻译的文化误区 ,进行对话式的跨文化交际翻译 ,才能有效地将本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的国家、民族、个人之间的世界性交往的需要。熟练顺利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其一,学会外国文字语言是跨文化交际的前提条件;其二,学会外国文化知识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条件;其三,学会文明交往是跨文化交际的关键条件。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跨文化交际活动日趋频繁。一直以来跨文化交际研究主要集中于不同国家民族的主流文化之间,对于同一文化中的不同群体间的跨文化交际研究相对较少。而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对众多人物间纷繁复杂的关系的描写正体现了这种跨文化交际。在研究分析这些交际的同时,笔者发现这些跨文化交际与书中的“情”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情”文化奠定了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基础。本文尝试对“红楼梦”一书中这种群体间跨文化交际进行初步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剖析“情”文化对于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从文学作品中提炼出对社会语言学有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文化差异容易引起误解甚至冲突,常常阻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因此要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了解交际对方的文化背景对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试图运用霍尔的“高语域”文化和“低语域”文化模式探索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行为差异,并强调了高语域和低语域文化的区别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我们应该增强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克服不同文化所造成的障碍,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及有效的语言教学。  相似文献   

5.
从动物名词在中英文化中引起的不同意象看文化移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是研究跨文化交际的前提和基础,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通过文化移情这一中介,在不同的语言模式、文化模式和交际模式之间架起一座相互沟通和交流的桥梁,意义十分重要。某些动物名词在中英两种异质文化中会引发或相似、或不同的联想和文化意象,本文从这一视角论述文化移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和适度原则。  相似文献   

6.
跨文化交际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 ,由于忽略社会文化的客观背景及语言交际环境而产生语用失误 ,会使交际失败。本文通过语言、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 ,分析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语用失误 ,强调交际双方应该进入对方的文化背景中 ,洞察本族文化与他族文化的差异 ,使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中英企业之间在进行交往时,往往因文化和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而产生语用失误.从企业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和研究内容为出发,讨论企业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原因及提高企业跨文化交际语用策略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实际上是不同文化的交流。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是一个文化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翻译活动的本质是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产生了翻译交际中的文化亏损现象。本文对关联翻译中的文化亏损现象作了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因素,促进不同文化间的跨文化交际,减少因文化不同而带来的交际失误,采用Hofstede所提出的“文化二”中的“大脑软件”方法,结合当前大学跨文化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深入研究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先决条件是熟练驾驭外语语言的能力;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条件是掌握特定外国文化用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条件是了解目标语文化国家的历史、地理、风俗;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得交往者能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文化知识,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交际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跨文化交际”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在各自的语言环境又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诸多语境因素。所以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必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并加强他们此方面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文化学和符号学两个视角探讨了中英两种相异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语符承载的音韵的相异性,并从人类认知共识的角度考察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音韵这一物质所产生主观感受的认知共识,认为音韵所产生的心理感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此具有心理认知和感受的共性。尽管由于文化的相异而导致语符的相异,语符的相异则承载了相异的声音而导致音韵结构、节奏的相异,但由于人类对声音的主观心理感受存在共性,故跨文化诗歌中音韵的转换是可能实现的,即异曲可以同工。  相似文献   

12.
国籍与职业对跨文化敏感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中国和泰国的833位英语专业大学生、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和跨国公司员工进行调查后发现,中国人的跨文化敏感度要比泰国人高;而在中国和泰国的各自样本内,英语专业学生和跨国公司员工的跨文化敏感度要高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研究结果证明,在文化价值取向相同或相似的文化集团内部,存在着文化行为和交际行为的显著性差异,这些差异根据经典的文化理论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而用跨文化敏感的五个层面,即交际参与度、差异认同感、交际信心、交际愉悦感和交际专注度来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进一步的结论,但这一研究的局限是没有将英语能力作为变量在样本成员中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广告语言的文化包装和解读偏见。前者谈的是广告语言对文化因素的借用 ,即对广告语言进行文化包装 ,使之具有文化氛围和文化品味 ;后者谈的是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广告受众对广告语言的解读会有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总要产生彼此的采借转换、涵化整合之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文化的草根性力量又往往保存着各自深层的文化特性,使每种文化呈显出不同于他文化的价值体系和意义系统。汉族“天地君亲师“神牌反映了中国大传统文化的特征,布依族采借之后,转换为自己深层文化价值和社会结构的祖先崇拜的陈述。这两种文化在涵化整合的同时,都体现了独特的文化个性。文化间的采借转化,涵化整合与草根力量的关系,正是人类文化纷纭多姿、精彩丰富的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15.
英汉交际中的禁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禁忌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现实生活中人们出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对某些事物及言行有所忌讳,出现了许多禁忌问题。在英、汉交际中,我们应对各自的禁忌有所了解,以免造成交际失败。本文从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两个角度来探讨英、汉交际中的禁忌问题,揭示这一语言现象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一种既成的历史存在。中国山水和西洋风景作为东西方两种不同类型的审美文化载体,在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共同繁衍生息,以绘画形式反映了不同的审美理念和独特民族文化个性心理。解读和认识这种文化差异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这两种伟大文化的交融与发展,拓展艺术教育与艺术创作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文化传统赋予了性别关系诸多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内涵。文化多样性的现实存在,客观上要求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传统之中的人要秉持文化自觉的基本理念,审慎对待自我与他者的文化传统对于性别平等关系的不同解读与表述,进而建构起符合自身文化特点的和谐的性别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民族的谚语带有不同的民族特色。从中英文的谚语中可以发现,中西方海洋文化存在着诸多差异,同样的自然现象却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体验。究其原因,这与中西方仰赖生存的自然环境有关,与中西方对海洋的不同认识有关,也与中西方海洋文明所依附的不同文化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19.
英汉对应词在各自文化中的含义、作用、范围和感情色彩的影响等方面都是相当的,即谓等值。囿于生存空间、生存空间所能提供的物质可能性和社会群体基于二者所内化的认知差异,产生了英汉对应词词义不等值现象。文章拟从文化视角对这种现象进行深层次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论国际经贸与商务环境下的跨文化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经贸与商务活动开展必须依靠跨文化沟通来实现。跨文化沟通往往会受到不同的文化差异因素的阻碍。这些文化差异包括语言文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法律规范、风俗习惯等因素。要进行有效的跨文化的沟通,应采取适当的沟通途径,克服文化差异的不利因素,加强理解和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