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提出,今后二十年,要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这是一个宏伟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需要各个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努力。尽快制定一部具有我国特色的、适应新的历史时期战略目标需要的劳动法,已经成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拟对在我  相似文献   

2.
劳动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劳动合同是确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劳动合同、劳务合同、雇佣合同三者关系密切。将劳动合同、雇佣合同一并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畴,对保障农民工的权益意义重大。集体合同制度是全世界劳动法中普遍认同的制度,在我国,集体合同尤其是专项集体合同应当是农民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之首选。《劳动合同法(草案)》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障、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要意义,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3.
规范劳动合同的目的是保证劳动合同的合法有效。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实行劳动合同制是当前劳动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劳动法》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法律观念不强,劳动合同意识淡薄等原因,在劳动合同的签订、内容、变更和解除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劳动合同方面存在的问题,就如何规范劳动合同的对策,更好地贯彻《劳动法》中有关劳动合同的规定谈几点看法。一、目前劳动合同方面存在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16条规…  相似文献   

4.
劳动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劳动合同是确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劳动合同、劳务合同、雇佣合同三者关系密切。将劳动合同、雇佣合同一并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畴,对保障农民工的权益意义重大。集体合同制度是全世界劳动法中普遍认同的制度,在我国,集体合同尤其是专项集体合同应当是农民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之首选。《劳动合同法(草案)》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障、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要意义,但还有很多地方需兽字善.  相似文献   

5.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而劳动合同的形式,“是劳动合同内容赖以确定和存在的方式,即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外部表现[1]。”劳动合同的性质,以特种契约说为通说,即认为劳动契约不同于民事契约,而是一种特殊的契约。笔者认为,劳动合同形式的法定化是劳动合同的一大特殊之处。因此,笔者试着从法律效力角度来对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合同形式的规定进行一番解读。一、对我国《劳动法》中关于劳动合同形式规定的解读劳动合同的形式有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之分。各国立法可归纳为三种模式:一是允许一般劳动合同采用口头形式,只要求特定劳动合同采用书面形式;二是一般要求劳动合同采用书面形式,但允许在特定情况下劳动合同可采用口头形式;三是要求都采用书面形式[2]。我国《劳动法》采用了上述第三种立法模式。对于立法者为什么采用此种模式,学者有一定的解释,“其一,我国立法上一贯要求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其二,合同内容较为复杂,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有利于当事人正确履行义务,也便于劳动合同的监督管理[3]。”笔者认为,法律对劳动合同形式进行书面形式的限定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  相似文献   

6.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具有很强的合理性,取消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观点是错误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非"终身制",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不是我国《劳动合同法》所新创,在外国法律及我国原来的《劳动法》中早有规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规定,符合中国客观的政治、经济现实,不仅仅只对劳动者有利,对用工单位也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7.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劳动法》对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期限采取的是一种放任主义的态度,因而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劳动者的职业安全与稳定,限制了劳动者的合理流动,也使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期限立法与世界通行立法相左。要克服这一现象,我国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立法应与国际接轨,对期限与续签次数进行严格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8.
事实劳动关系是劳动法保护范围之内的一种关系.我国劳动法的实务中,大多数的劳动纠纷都是由劳动合同引起的.司法审判中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及适用也存在着比较混乱的情况.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立法还远远不够,另一方面更为主要的是,理论界对于事实劳动关系的有关理论体系不是很清晰.事实劳动关系的界定、效力要与"视为"实施劳动关系的情况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9.
论劳动合同书面形式的法律效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劳动合同的本质特性决定书面形式与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并无必然的联系。无论是从立法宗旨或是从司法实践经验来看,劳动法对劳动合同书面形式的要求,其根本目的应当是基于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作为证明劳动关系存在及合同具有真实内容的证据。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有关劳动合同的形式的法律规定做出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劳动合同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劳动用工制度的变化导致新类型劳动合同纠纷增多 ,《劳动法》对其的调整已力不从心。对于劳动合同与雇佣合同的区别、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实际履行问题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未规定或者规定并不明确 ,对此 ,学术界及司法界应作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经济补偿金·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法旨在调整劳动关系,重在维护劳动者的劳动权益。然而,现有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经济补偿金,以及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并得以延续劳动合同时,才具有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绝对权利的规定,却不符合按劳分配原则,不利于稳定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劳动合同的本质属性问题是一个有着重大意义的理论问题,若干年来劳动法理论界都把劳动合同的属性定位于“兼具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性质”,实际上劳动合同的本质属性在理论上还可以进一步深化定位为“就是身份合同”,同时这种身份合同具有特殊性.劳动合同的本质属性及其特殊性能够内生出订立履行劳动合同的五大基本原则,劳动合同的五大原则与统一《合同法》的五大原则没有实质性区别,但是劳动合同的公平原则应当强调注意保护劳动者权益。  相似文献   

13.
劳动合同违约赔偿的特殊性是劳动关系本质属性的法律反映.劳动合同违约赔偿的归责原则具有区分性,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应分别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与严格责任原则;劳动合同违约赔偿的方式具有法定性,劳动法应否认约定赔偿的效力,实施法定赔偿制度;劳动合同违约赔偿的范围具有差异性,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应各自执行不同的赔偿标准.  相似文献   

14.
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制度是我国劳动法中的特色规定,体现了我国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原则。《劳动合同法》在《劳动法》的基础上,扩大了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情形,增加了当劳动合同因期满发生终止时要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并取消对普通劳动者经济补偿的年限限制,但对高收入者仍有上限规定,新法的制定很明显加大了对劳动者倾斜保护的力度,但是作为一项制度,关于经济补偿金的规定仍存在很多不足,有待于继续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万龙万龙同志:劳动法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依照法律规定,劳动合同的制作,我是一家集体企业的职工,与该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于今年三月份到期。两个月前,单位有业务派我到外地,因我不在家,单位领导没有通知我,就安排其他人代我续签了两年的劳动合同。我回来后,提出解除该劳动合同,打算自己创业。但厂方却以合同已续签为由,不同意解除。请问:他人代我续签的劳动合同有效吗?应当由双方当事人签字,这是劳动…  相似文献   

16.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对毕业生实施就业协议制度,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具有深刻影响。就业协议,主要是指毕业生与符合劳动法规定的用人单位主体所签订的协议。对其所具有的法律性质,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就其法律性质而言,就业协议就是劳动合同。就业协议符合劳动合同的特征;就业协议的主要内容与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一致;就业协议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合同。对就业协议还有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包括关于学校在就业协议中的地位问题,关于就业协议中服务期的问题,以及关于就业协议中对违约金的赔偿问题等。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作为界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权利义务的法律文书,不仅需要从社会主体之间利益平衡的视觉进行理解,更应当站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加以考察。劳动合同中的试用期、劳动者担保、竞业限制等问题,不仅关乎劳动者的基本利益,在实务中也常成为争议的焦点。《劳动法》对上述问题的规制不尽完善,期待《劳动合同法》能做出较为完备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关于主体不合格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以及关于期限规定的条款的溯及力问题进行探讨。立足于《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意图,对效力问题的解释以如何更好的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为原则,得出主体不合格的劳动合同应适用《劳动法》,其效力视情况而定:用人单位不合格的劳动合同不适用劳动合同无效制度;劳动者不合格的劳动关系属于事实劳动关系,应当被强制终止,而其存续期间的劳动者权益应当受劳动法保护,以及第14条关于期限的规定具有溯及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我国立法机关正在制定劳动法。劳动法是调整我国各种劳动关系的基本法,是关系到全国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劳动权利的实现和劳动义务的履行的重要法规。如何确定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制定一部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劳动法的关键所在。因此,广大劳动法学工作者,对这一重要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这篇拙文里,作者拟对争论的几个主要之点谈些粗陋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我国立法机关正在制定劳动法。劳动法是调整我国各种劳动关系的基本法,是关系到全国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劳动权利的实现和劳动义务的履行的重要法规。如何确定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制定一部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劳动法的关键所在。因此,广大劳动法学工作者,对这一重要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这篇拙文里,作者拟对争论的几个主要之点谈些粗陋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