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论思维定势与人类认识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思维方式则以其自身特有的功能使得人类的这种能力得以表现出来。本仅就思维定势——思维方式产生发展的心理基础——从认识论角度作一粗略探讨,以此寻求促进思维方式发展、提高主体思维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创新思维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展现出来。一定程度上,观念的思维和思维的观念决定着人类及个体的解放和自由。她既表现为人类特有的能力,更表现为现代社会个体的基本素质。思维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后天习得和培养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日益朝着宏大、复杂和信息、因素众多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企业领导者要具有超前思维的能力。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思维的结果,即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二是指思维的过程,即人运用概念来作判断和推理的功夫,也称思维方式。超前思维,就其思维结果来说,是指思维“超前反映”的能力,即思维的超前性。预见、预测和未来研究就是“超前反映”的表现形式;就其思维过程来说。它是指思维要超前于客观事物(思维对象)的发展而发展,是相对思维与客观事物的发展间的关系而言的。  相似文献   

4.
论实践思维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生存状态和存在方式,而思维方式是以理论形式表达的人的生存状态与存在方式.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时代课题已经提出,马克思创立的实践思维方式,由于自觉地表现着人类实践的本性,将会得到普遍的接受和不断的发展.探讨实践思维,在当前处理和解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时代课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创新思维中的理性和非理性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新思维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展现出来,一定程度上,观念的思维和思维的观念决定着人类及个体的解放和自由。它既表现为人类特有的能力,更表现为现代社会个体的基本素质。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创新思维中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充分重视理性、非理性因素的作用、正确引导非理性思维,才能够培养出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6.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理性认识活动,它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包括改造人自身。思维总是在一定方式下进行的。所谓思维方式就是人们用思维反映客观事物的相对稳定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亦即人们认识事物、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一般说来,思维方式有  相似文献   

7.
英语习语变体不仅是语用者对习语创造性地应用,也反映了语用者的认知思维方式。人类在认识和感知世界的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促成了人类的概念,并以特有的方式在语言结构中加以兑现,人类以与生俱来的认知能力,将身体经验和社会经验投射为抽象的概念结构。英语习语的变体是一般认知过程作用于思维、概念的结果。通过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理论和原型范畴理论来探讨英语习语变体的现象,我们可以更加充分地认识英语习语变体的认知本质。  相似文献   

8.
论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独立的思维形式,它与人类的再现性思维是辩证统一的。创造性思维具有思维方式的求异性、思维状态的主动性等七个显著特征。创造性思维必须把握“辩证否定传统”和“保持批判意识”的原则。我们应当从强化知识传承和信息沟通、丰富想象力、营造宽松的环境、塑造创造性人格、掌握创造性思维策略等方面科学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经过10亿年的进化,500万年的发展,人类的大脑获得了最神奇的功能——思维。思维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同时又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和社会文明的基础。随着现代人类社会生活的日益信息化,人类的思维方式必将发生深刻的变革。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相似文献   

10.
论虚拟现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脑网络技术对人们生活方式造成了扩张性影响 ,伴随着“虚拟”技术的发展 ,一种另类的特殊存在方式——虚拟现实 ,将是哲学上不可回避的话题 ,它正深刻影响着人类的认知方式与生活态度。从本质上而言 ,虚拟现实是一个人机交互的能动过程。它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将意味着人类认识事物的深入及思维方式的跃进。  相似文献   

11.
“实践一精神掌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作为实践一精神掌握重要组成部分的实践思维。是伴随着人类的实践活动而产生的人类最早的思维形式,而且伴随着实践永无止境地发展和提高。“实践一精神掌握”同实践掌握和其它精神掌握有某些同一性,但亦有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现代隐喻学认为,隐喻是人类最古老最基本的认知思维方式,所以,对隐喻和明喻的区别必须从人类认知思维产生发展的历史角度予以说明。由此发现,隐喻和明喻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分别代表了人类认识世界的两个基本维度——事物间的相似性和相异性,以及两种基本的认知方式——感性直觉的求同认识和综合同异的理性认识。隐喻和明喻从形式到内容、从语义特征到功能效用等方面的一系列不同特征,只有在这一本源性质区别的意义上才能得到终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3.
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它是人类大脑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以及客观事物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过程。因此,思维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即通常人们所指的理性认识阶段。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抽象思维即逻辑思维,它是指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是科学研究方面的基本思维方式。它以科学的抽象概念揭示事物的本质,表述认识现实的结果。形象思维则不同,它又称“艺术思维”。它通常指文学艺术创作者从观察生活,吸取创作  相似文献   

14.
(一)审美掌握是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之一。人类社会实践内容展开的丰富性,决定了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的多样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人类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他说:“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思维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  相似文献   

15.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反省中,如何剖析中国思维方式的奥秘是饶有兴味的课题。若视文化为一个结构的话,思维方式无疑处于它的深层;一旦把握了该民族的思维方式,也就容易理解该民族的文化。反过来,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植根于该民族的文化土壤,并在历史中演进。就中国思维方式来说,它与中国特有的语言——意象的使用有关。意象的功能在于它力图通过特殊去揭示一般。意象理论源远流长,而意象作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新技术革命,正在或已经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而用新的思维方式进行思维,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技术革命导致人类思维的变革 人类的思维不是凝固不变的。人类思维的内容和方式,总是同一定的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联系,带有时代的特征。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並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页四六六),历史上人类思维方式的几次重大变化,都和物质生产及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关,同人们的认识手段和认识工具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人类思维方式 ,是 2 1世纪思维领域全新课题。人类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应 ,由于物质存在方式的不断转变和社会变革不断出现 ,激活了人类思维方式的更新转换。人类思维因人而异 ,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因此 ,须拓宽思维渠道 ,积蓄思维能量 ,克服自身约束 ,借助科技手段让思维的大脑延伸、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英语教学中,反复操练和模仿是初学阶段一种学习方法,也是发展思维的前提.但随着现代英语教学的深化,单纯地进行模仿和重复,会使得学生思维简单,学习乏味.要培养学生具有交际能力,而不是“高分低能”,就必须注重能力的培养.心理学告诉我们,智力要素包括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五个能力中,思维能力是促进交际应变能力形成的核心机制和更活跃的因素.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它只能是从实践中产生.因此,作为一名外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正> 一、现代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所处的地位哲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反思,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能够从最高层次上反映出人类思维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过程的每一个特定发展阶段,人类必然具有这个阶段所特有的思维现象。西方哲学史以其具有明显的发展阶段性而著称,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一个无限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一个杀死了另一个,并且埋葬了另一个。”在这无限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直至现代西方哲学,可以从总体上划分为下面三个大的阶段:古代本体论哲学阶段、近代认识论哲学阶段和现代人类学哲学阶段。1、古代本体论哲学阶段。从欧洲哲学的起源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20.
综观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可以看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方面表现在,科学技术的更新造成了人类生产水平的跃进,以及与之直接相关的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更迭,另一方面,新的科学技术也给其创造者——人类自身带来了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促使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过去,我们较为重视前者而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后者。而今,在科学技术以日新月异的姿态向前跃进的时代,在我们重新建构人类的思维方式以便适应社会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