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官的“得”与“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得”“德”相通是中国传统伦理的基本理念,也是权利义务关系的基本表达。“得”“德”统一就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这是官德的基本问题。“得”“德”相悖必然导致权力的异化,导致官德的沦丧  相似文献   

2.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对于个体一贯的道德行为和品质可以给予相应的精神或物质回报,就是说,“德”要与“得”相对应。这一思想我国传统文化早有论述。就理论依据而言,不仅社会给予的道德权利和个体承担的道德义务的一致关系是“德”“得”对应的有效论证,而且道德行为的价值性或社会贡献通常是“德”“得”对应的重要理论支持。面对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道德式微;建立“德”“得”对应关系是解决危机的一种可行路径。为了保证“德”“得”对应关系的实现.必须营描良好的社会环埔.同时环霉右翱苏柏制寄他拍但暗  相似文献   

3.
"德"得"相通是在本体论意义上对道德的诠释.它具有四个方面的涵义1."德"为了"得";2."得"必须"德",应该"德";3."德"必须"得",应该"得";4."德"得"合一.中国道德精神的结构就是"德"得"相通的结构,道德权威就在于"德"得"相通这一原理有效发挥作用,然而,"德"与"得"在现实中并不总是相通,其不相通恰是道德权威失落的表现.对此,文章从制度安排入手提出了两点补救措施一是建立德行代价补偿机制;二是将部分道德法律化,以实现社会公正,保护道德建设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孔子由总结上古政治经验而确立“德位合一”理想,并从“以德得位”信念出发追求该理想的实现。孔子的“无位”结局使孟、荀在坚持与发展“德位合一”理念时,不能不对孔子“无位”予以正视与解释;孟子、荀子在对孔子“无位”事件的解释中,将理想实现或归于天意或或归于时运,这在弱化或取消“德”、“位”结合之必然性的同时,强化了儒者以“德位合一”为理想、以修德为务、以等待为特征的身份意识。  相似文献   

5.
从人们道德行为选择的角度切入,通过对德行成本和道德赏罚机制在道德行为发生中的作用分析,论证了"德"得"相通的理论根据和实践基础,揭示了现实生活中人们选择善而回避恶的行为的内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6.
“德”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南宋永康学派的陈亮提出了颇具特色的功利德论:反对理学空谈道德性命之说,肯定道德的功利性。在伦理层面上,主张“功到成处,便是有德”,提倡才德并美、济时达务的理想人格;在政治层面上,主张德化为本,杂王霸、会事功的富国强兵之说。陈亮的功利德论在中国古代“德”范畴的演进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我们全面理解道德的内涵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定罪论是犯罪存在论和认识论的统一.德日刑法定罪理论的存在论与认识论都有深刻逻辑矛盾,存在论是构成要件与违法性和有责性之间关系的矛盾,认识论是构成要件与符合构成要件事实之间关系的矛盾.这些矛盾的直接原因,是德日刑法的形式化犯罪定义.其哲学实质,是混淆了存在论与认识论的性质和功能.德日刑法定罪论根本特征,是三要件的形式化犯罪存在论与二分式的对抗性犯罪认识论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老庄哲学语境中的"德"含义复杂且深邃,比如说"玄德"概念及其理论创造性地发展了由来已久的德的观念,可谓思想史进程中"哲学突破"的重要标尺。围绕着老庄哲学的"德",有若干问题值得深入探究:第一,道与德之间的关系能否归结于"德者,得也"的训诂解释,或者说道与德之间是否有那种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分有关系?如果考虑到"德"实际上意味着"性"或者更深意味的"性之性",那么德就具有两层含义:万物殊性且自得其性的性;万物玄同意义上的"性之性"。第二,老庄往往通过宇宙论模式阐发道物关系,同时也展现了探究德与物之间关系的多元思考,后者隐含了一种心性论的旨趣。第三,作为价值判断语词的"德",足以提示出超越于伦理规范的原初伦理,即更高理论层次的德性伦理学(含政治哲学)。这几个问题的新思考有助于加深对老庄哲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从自然哲学的视角重新探讨了老子的道德论,认为在宇宙论范围内的道与德,其内涵与人论、社会论的道与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可一概而论。在宇宙论范围内,道是宇宙的潜在状态,德是宇宙的实现状态。由道向德的嬗变,便是宇宙的发生与演变。老子的宇宙论,是在三代礼教崩溃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一种囊为古老的自然哲学形态的宇宙论,与科学意义上的现代宇宙学不能混同看待。  相似文献   

10.
“德修”和“智修”是大学生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大学生必须将“德修”和“智修”统一起来,认真学习,积极实践和自我改造,不断加强“德修”和“智修”,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用户需求信息的深层挖掘问题,分析了图书馆个性化服务过程中用户需求明显信息和隐含信息两种体现方式,其中明显信息包括用户的注册及定制信息和反馈服务信息;隐含信息是指在Web访问记录中用户的隐藏需求信息。根据不同体现方式的用户需求信息,提出了数据库统计、Web数据挖掘、反馈互动评价三种深层挖掘用户需求信息的方法,其中以挖掘实例重点介绍了Web数据挖掘方法,并对这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为在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建立一个综合有效的用户需求信息挖掘系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07年安徽省五所本科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的调查,与2007年本科毕业生实际职业获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安徽省部分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与实际职业获得在就业去向地区、行业、升学及起薪等方面存在差异,显示部分大学生会根据就业形势调整期望值,表现为灵活而理性的就业选择。同时,较高的就业期望仍是制约充分就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道德普遍主义要求以普适性的道德理论规制人类实践生活,然而由于其忽视了实践生活本身的复杂性,最终导致各种现代道德理论众说纷纭。在此背景下,道德相对主义以情感主义、非理性主义等新面貌重返现代社会,直接否认了道德客观性。在这两种极端之间,道德历史主义以一种折中姿态出现,既强调道德客观性的一面,又强调道德相对性的一面。然而,该主张虽然克服了道德普遍主义的局限,却因强调道德相对性而陷入同道德相对主义的暧昧之中。如果要摆脱道德相对主义,它又要向道德普遍主义倾斜。这种介于二者间的张力,既是其魅力所在,又是其困难所在。  相似文献   

14.
道德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中的重要方式和特殊样式,人的道德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道德思维水平支配和制约。道德思维作为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随着伦理学理论形态范式的演进和嬗变,相应地发生着历时性的范式转向和共时性的理论融合。探究道德思维的逻辑关系考察、结构要素分析和理论形态演进,可以廓清道德思维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实践论的理论主题的转换和研究方法的更新。道德思维从综合性思维到分析性思维再到反思性思维的演进历程,有助于深刻理解道德规范、道德语言和道德共识之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约翰·怀特教授是英国教育哲学界的知名学者,他对道德教育有着诸多的思考。访谈以与道德教育相关的理论性问题作为开端,进而论及学校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利益相关者,教师在道德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怀特教授看来,教师应当具备一些重要素质才能更好地实施道德教育。访谈的最后简要讨论了课内德育与课外德育的作用与联系。访谈的内容既有理论性问题,也有实践性问题;既论及某些经典问题,又关注当下道德教育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德育和智育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而现实的问题。在历史上,德育和智育的关系有过平衡与渗透;但更多的是不平衡,甚至是分离,它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危机。现代社会,德育和智育必须走向平衡,实现渗透,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德育和智育关系的必由之路。研究现代社会的德育和智育关系的平衡与渗透,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古今中外典当行业误收当盗赃物处理方法之考察,以及对盗赃物物权取得民法理论的评述,期望找到既符合现行之金融政策,又能合理兼顾失主与典当行利益平衡之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关注人的生活理宜是德育目标的重要价值取向。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着重社会目标、轻个体目标,重知识目标、轻能力目标,重理想目标、轻现实目标的误区,应使德育目标价值取向人本化、德育目标制定主体多元化、德育目标实施载体生活化。这对提高广大德育工作者对道德教育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水平,增强德育工作的感召力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关于道德价值的五大流行定义:“需要”说、“应该”说、“情感”说、“意义”说和“关系”说等。分析发现,这些观点均具有真理性,也有进一步完善之必要;如果把道德价值界定为:“道德事实与人之间特有的社会关系,它标志着道德事实对人的本质之确证和完善”,或许会更加接近道德价值的内在特质。进而认为,道德价值是以实践-精神、功利-道义、个人-社会、自律-他律、相对-绝对相统一的方式来把握,并通过认可正确道德价值、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互动转化、形成内在道德素质与外在道德习惯、坚持个体道德价值取向与社会道德价值要求相统一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20.
以410名学业不良或在校有打架斗殴行为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大学生道德动机在道德判断与反社会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发现:(1)大学生反社会行为与道德判断、道德动机相关显著,反社会行为与个人利益呈显著正相关,与维持规范、后习俗水平、公民意识、无私和道德同一性呈显著负相关;(2)在对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的预测中,大学生道德判断预测力高于道德动机预测力,其中个人利益在预测个体反社会行为上占主体成分;(3)在道德判断对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的影响中,道德动机起着部分调节效应.文章依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以预防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